肠癌放疗患者营养指标症候群的干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07
/ 2

肠癌放疗患者营养指标症候群的干预

孙庆丽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50000

【摘要】本研究目的是针对肠癌放疗患者,分析其营养指标症候群,同时提出有效的干预对策。方法是选择我院在2022年1月到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患者88例进行研究,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有44例。在对照组中,实施常规护理和干预,在观察组中,实施肠外营养加握力器及六分钟步行实验,统计并对比患者治疗前后体重、BIM和躯干肌肉含量变化;采用空腹抽血化验检测治疗前后营养血液指标、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结果是与治疗前相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BMI、躯干肌肉、血红蛋白(HGB)、血清白蛋白等指标均有所下降,但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D45+淋巴细胞、CD3+/CD45+T淋巴细胞、CD3+CD4+/CD45+Th细胞差值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是实施肠外营养加握力器及六分钟步行实验能够显著提高患者放疗过程的耐受性,改善营养指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的经济及心理负担,使患者能够顺利完成放疗。

【关键词】结直肠癌;放疗:营养指标;症候群

在临床中,肠癌是较为高发的恶性肿瘤,近年来,我国肠癌发病率呈现增长的趋势,成为威胁人类生命的重要杀手。由于多数人并没有重视相关症状,往往确诊病情时已经是进展期,同时伴有营养不良的症状。因此,对于中晚期肠癌患者,在进行放疗期间会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导致患者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当前,通过使用握力器、六分钟步行实验及肠外营养来促进肠蠕动改善肠癌患者的饮食情况,以改善营养指标症候群。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本研究中,选择我院在2022年1月到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患者88例进行研究,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有44例。患者纳入标准为:①病理确诊为肠癌;②患者和家属都同意参与到研究中,签订了知情同意书;③患者的年龄是45岁到78岁;④患者不存在放疗禁忌证,同时放疗周期大于10次。本研究排除标准:①排除具有肝、肾等等功能异常的患者;②排除具有重度营养不良和免疫功能障碍疾病的患者;③排除肠外营养不耐受或者是肠道损伤的患者;④排除具有认知功能障碍者和精神病史的患者。在本研究中,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在两组患者中,都实施常规饮食护理模式,在观察组中,除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外,使用握力器、及六分钟步行实验,具体策略为患者放疗后开始肠外营养,同时使用握力器训练,实施六分钟步行实验,对患者的身高、体重进行策略,计算出体重指数,同时检查血指标。按照患者自身的状况实施肠外营养支持,利用握力器进行锻炼,保持一天握15次,分别是早中晚各5次。实施六分钟步行实验,保持一天三次的频率。测量并对比两组患者初次放疗、放疗中和放疗后的指标,从而分析握力器的使用和六分钟步行实验对肠癌放疗患者营养指标症候群干预的价值和意义。本研究使用《营养风险筛查表NRS-2002评估表》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

1.3统计学方法

在本研究中,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3.0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计数资料表示为(均数±方差),使用t进行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两组干预前后营养状况对比分析

与治疗前相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BMI、躯干肌肉、血红蛋白(HGB)、血清白蛋白等指标均有所下降,但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参考表1。

表1放化疗结束与放化疗前营养指标差值比较

组别

n

BM1/(kg-m)

躯干肌肉/kg

血红蛋白/(g·L)

血清白蛋白/(g·l)

观察组

14

-0.15±1.60

-0.49±0.73

-8.29±14.29

-1.06±4.49

对照组

18

-0.58±0.67

-0.69±0.58

-13.83±17.68

-3.60±5.73

t

1.042

0.632

0.955

1.365

p

0.306

0.532

0.347

0.182

注:表内计量资料数据以(珚x±s)表示。

2.2免疫功能对比分析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D45+淋巴细胞、CD3+/CD45+T淋巴细胞、CD3+CD8+/CD45Tc/Ts淋巴细胞、CD3+CD4+/CD45+Th淋巴细胞、CD3-CD16+CD56+/CD45+NK细胞等免疫细胞指标均有所下降。观察组CD45+淋巴细胞、CD3+/CD45+T淋巴细胞、CD3+CD4+/CD45+Th细胞差值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CD3+CD8+/CD45Tc/Ts淋巴细胞、Th/Tc比值、CD3-CD16+CD56+/CD45+NK细胞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参考表2。

2放化疗结束与放化疗前免疫细胞差值对比

组别

CD15+淋巴

细胞(个/微升)

CD3+/CD15+T

淋巴细照(个/微升)

CD3+CD8+/CD15Tc/

Ts淋巴细胞(个/微升)

CD3+CD+/CD15

十Th淋巴细题(个/微升)

Th/Te比值

CLB-CD16+CD66+/

CDI5NK细胞(个/微升)

观察组

-898.0o

-619.50

-258.50

-293,00

0.13

-143.14士105,78

(-1117.75~-617.50)

(-769.25~-396.00)

(-423.50一-191.50)

(-340.50~-219.50)

(-0.13~0.99)

对照组

-1203.00

-768.00

-291.50

-399.00

0.32

-253.00士195.55

(-1643.50~-866.50)

(-1161.75~-602,25)

(-427,75~-195.50)

(-695.25~-321.50)

(-0.05~1.05)

z/t

-2.203

-2.013

-0.342

-2.697

-0.494

1.893

0.028

0.044

0.732

0.007

0.621

0.068

3结论

在直肠癌患者中,其营养不良是常见的问题,治疗方案会提高腹泻的产生概率,从而加剧营养不良问题。在当前,关于直肠癌放疗患者营养干预的相关研究依然比较少,同时主要的治疗方式是营养咨询或者是口服营养补充。周俊等人研究了消化道恶性肿瘤,分析得出有98.22%的患者需要进行营养干预,同时57.68%的患者急需进行营养治疗。在一些晚期直肠癌患者中,主要是使用同步放化疗模式进行治疗,这种放疗方式能够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消化道功能,造成他们免疫功能被抑制。营养不良可能直接缩短患者的生存周期,造成患者死亡,加速肿瘤的复发,同时让患者的治疗耐受度大大降低。免疫低下则会让患者放疗效果不断下降,感染风险明显提高,使得患者的住院时间大大延长,影响到他们的生存期。

在Ravasco等人的研究中,对直肠癌患者进行了6.5年的随访,发现和进行营养咨询的患者的生存率显著高于没有进行干预患者的生存期。因此可知,补充蛋白质和营养咨询能够确保患者的蛋白质摄入,营养咨询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他们的结局。但是,仅仅进行口服营养补充是不足的,在患者进行放疗期间,怎样做好营养咨询、加强健康教育是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4体会

在临床中,结直肠癌患者在放疗过程中十分容易出现营养不良的问题,这也是普遍存在的,实施有效的营养干预能够有着积极的作用,然而在当前,依然有半数患者不能获得有效的营养干预,特别是在一些门诊放化疗患者中更加显著。在当前,结直肠癌治疗的研究不断深入,放疗患者不断增加,这些人群出现营养不良的概率更高,同时影响到他们未来手术的治疗,必须要做好营养管理工作。在当前的,结直肠癌患者放疗中的营养管理相关研究依然十分稀少,在治疗过程中,营养问题是逐渐产生的,在门诊放疗中,也难以进行营养管理。另外,放疗常常需要一个月以上的治疗时间,在治疗结束之后,依然可能存在营养问题,怎样采取有效的干预对策,加强营养管理,这始终是未来研究的重要课题。在本研究中,选择的样本比较少,难以带来全面的数据和结果,因此,本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入。

【参考文献】

[1]孔瑜,马秀梅,黄颖等.肿瘤患者放射治疗期间营养支持情况调查[C]//.第五届上海国际护理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上).[出版者不详],2022:153.

[2]胡娟,曾凡.正念减压训练联合肠内营养对肠癌放化疗患者营养状况、免疫功能及癌因性疲乏的影响[J].当代护士(中旬刊),2022,29(04):71-74.

[3]徐佳敏.基于循证构建结直肠癌术后化疗患者营养管理方案[D].湖州师范学院,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