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背景下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模式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08
/ 4

产教融合背景下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模式研究

胡淑伟

(黑龙江工程学院昆仑旅游学院 哈尔滨 150400)

摘要在社会发展和产业变革的背景下,高校的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也随之发生了变革。在产教融合的要求下,高校加强“校企合作”的协同育人模式探究是提升高校育人模式创新和产教资源整合的重要举措。为应对高校转型期的各种发展壁垒,必须强化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模式的优化和创新,最大化地提升高校与社会、企业之间的发展融合,实现发展资源的共享和流通,进而提升育人质量,全面落实高校教育改革要求。进人新时期,我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但受体制机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仍然存在人才培养供给侧在结构、

质量上不能对接行业企业需求侧的问题。为了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必须进行校企合作协同育人,这是高校改革时期向应用型高等

教育转型和提质增效的必由之路。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打通政府、企业、高校三者之间关于人才需求、产学研资源融合、市场供给等多方元素,激发各方发展活力,形成良好的互动循环。但是目前,高校在主动构建校企合作模式、协同育人方式等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这不利于高校的转型发展,也不利于人才培养和教育质量的提升。因此,高校应正视学校发展中的育人模式的构建问题,探索产教融合背景下的校企合作育人新路径,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创新高质量发展模式。

一、产教融合背景下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现状

(一)协同育人理念相对滞后

目前,虽然教育部门针对教育发展和改革提出了关于校企合作育人、发展产教融合教育新模式的策略引导,试图以此改变传统教学方式教育质量差、师资队伍产学研融合能力低和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断层等问题,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效果却不容乐观。由于大多数高校受到传统行政管理体制的制约,不能为企业提供全面的制度保障和政策优惠,而企业作为营利组织,在合作过程中,在产教成果孵化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受到较大约束,使得企业在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的情况下,失去了合作的积极性。另外,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只能作为大方向的政策引领,不能针对不同类别的院校进行具体指导,在具体的合作过程中可能仅呈现出专业嵌人式培养、顶岗实习等形式,缺乏形式创新和模式优化。除此之外,校企养的教学内容、教学实践、毕业设计等的各项内容存在不足,最终导致协同育人流于表面。企业主要参与的学生培养环节主要集中在实习阶段,参与度不高,积极性不强,校企双方的优势资源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最终导致合作效果不佳,甚至草草收场。高校难以形成具有吸引力的合作途径和环境,政府和企业在协同育人过程中的参与程度低,协同育人的构建过程仍旧按照传统的教育观念进行,没有有效解决社会发展、企业需要和高校转型的需求,从而制约协同育人模式的推进和发展。在实际的育人过程中,往往出现校方重视专业基础掌握,企业课程重视企业观、行业观输出,没有形成良好的互动和融合模式的问题,最终让学生产生学习分离的感觉。这种情况的产生是因为高校和企业之间没有根据合作需要建立科学的运行模式,如教合作协同育人模式没能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优势,形成高校和企业合作教学、人才培养的优势。在相互的资源共享上,双方均存在保留空间,没有从观念上深人执行协同育人、全员育人;在教学实施、教学督导和教学评价上,没有形成完整的配套体系,无法形成良好的互动。优质教育资源难以集聚和共享师资力量匮乏,课程设置有待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单一,教学内容陈旧等都是高校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常见问题,也是限制高校进一步发展的绊脚石。部分高校依然故步自封,因循守旧,固守传统,在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上都未做到及时的更新,逐渐落后于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在人才培养上缺乏创新与突破,以至于人才培养效果甚微,又缺乏丰厚师资力量的支持,教学质量难以提升,教学资源无法得到有效科学的整合,经常出现资源分配不合理的现象。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这些高校将无法对社会企业形成强烈的吸引力,也无法在校企合作模式中占据优势,.合作广度与合作深度,这是产教融合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合作广度,是指校企双方合作的内容涉及面,以及师生爱益面合作深度,是指管理协调产教融合工作的专门化程度,以及校企协同育人的制度化程度。

从合作广度来看,学院层面开展产教融合占比61.2%。学校层面开展产教融合占比38.8%,跨院系、跨专业的产教融合项目较少。北京科技大学“艾默生智能制造工程实践基地建设项目”是为数不多的骑学科专业的产教融合项目。项目落菜学校“卓越计划”的材料科学与T程、机械工程、自动化、能源与动力工程、冶金工程、矿物资源工程六大专业,与艾默生公司开展以企业人才需求为导向的工程实践教学改从合作深度来看,仅有28.1%的项目,针对产教融合成立校企合作理事会、工作领导小组、专业教学委员会、管理委员会等专门管理机构,大部分项目并没有形成制度化管理。中南大学”中国中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项目”,创建了校企实践教学基地的专业教学委员会和办公室等相关组织机构,形球了成熟的实时基地教学组织管理体系。四川华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与多所高校合作共建产教融合示范基地,组建校企合作管理委员会,充分考虑校企双方的责权利,建立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产教融合项目的合作类型分为六种,分别是:实践基地建设,专业与课程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双创“教育、联合办学、科技创新。在研究案例中,实践基地建设类有34个,占比33.0%;专业与课程建设类有23个,占比22.3%;联合办学类有13个,占比12.6%;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类有11个,占比10.7%;“双创”教育类有7个,占比6.8%;科技创新类有15个,占比14.6%。前五种均以人才培养为目标,第六种以科技创新为目标。其中,实践基地建设、专业与课程建设、联合办学三种类型居主导地位,占比合计为67.9%。实际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创业教育也可以归入这三类中,如是,其占比高达85.4%。实践基地建设。这是指整合科技产业园、行业龙头企业等优质资源,构建功能集约、开放共享、高效运行的专业类或跨专业类实践教学平台,从组织形式的角度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兼具生产、教学、研发、创新创业功能的产学研用协同的大型实验、实训实习基地。如哈尔滨工程大学与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建设智能机器人创新实线基地,打通高校、孵化中心、企业之间创新创业壁垫。构建了“课程实验-企业实践-科技创新-科研训练多维递进式实践教学育人平台。第二类是以引企入校、引校进企、校企一体等方式,吸引优势企业与学校共建共享实践基地。本科高校主要通过与产业集群联动发展的方式,共同打造多功能的实践基地集群化建设实体。如浙江农林大学与浙江省江山市木竹加工产业集群的控企协同育人,形成“一体两置”实院基他集群建设范式。“一体”是指“产故综合体”,“两置”是捐”校中企”和“企中校”。高职院校主要通过引企入校的方式,打造综合性产教融合基地。如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在校内创建产教融合载体--“独野湖创客汇”,吸引12家优秀企业入胜,现已成为苏州工业园区云影牌化器。江苏省众创空间,第三类是政府主导建设产业园区。学校与入驻园区的企业合作共建实践基地。如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江苏省西太湖科技产业园共建了西太湖现代服务业学院。政府提供办学场地和基础设施,学校与产业园区内的现代服务业企业开展全方位合作,建立跨境电商基地、“互联网+”商务实景实训平台等,让企业精准参与人才培养全过释。

专业与课程建设。这类项目聚焦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企业不仅给高校提供信息技术支持,而且主动适应技术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全面器入专业和课程建设。如南京农业大学与北京世纪超星信息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教材建设的深度融合,建设了一批体现“大国三农”教育内涵、具有农林特色的通识教育“金课”,开发并完善新形态数字教材。清华大学与学堂在线共同研发了智慧教学工具“雨课堂”,疫情期间利用雨课堂技术,向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6所院校同步课程,将优质教学资源分享给全国更多高校,推动新型校际课程共享及应用。联合办学。校企共建产业学院、共建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现已成为企业拓宽产教融合参与途径,发挥重要主体作用的新趋势。为充分发挥产业优势和企业主体作用,高校探索建立了现代产业学院。如淄博职业学院与鲁南制药集团合作成立“鲁南制药学院”,创立校企订单班和现代学徒制班,实现单独代码招生,把课堂搬到企业,实现教学与岗位需求的“零对接”。为深化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职业院校与企业共同探素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以南京旅游职业学院为例,学校与北京广慧金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混合所有制的乘务学院。双方明确各自责权利,以及入股方式;学校主要以办学场地、师资力量、教学管理等入股,企业主要以技术、部分师资、部分资金、部分实习实训场所等入股。

(二)产教融合育人深度不够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在专业课程建设、产教成果转化、人次培养模式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例如:教学过程和企业发展之间不协调,出现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与企业生产、产业发展、市场需求等方面不能有效衔接的问题;校企合作基地建设中资源对接和资金投入不对等,作为合作主导者的高校不能充分调动政府和企业的参与积极性;在人才培养方面,除了企业课程和实训课程的设定,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比较缺乏,导致师资力量在对接上存在一定错位;校企合作过程中搭建的“理论+实践”课程体系不能完全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和产学研成果转化的需要;企业更重视经济效益和成果转化的现实利益,高校更注人才培养实现和专业转型等综合长远利益,两者之间的有限衔接出现问题。在产学研成果转化方面:理科、工科等实验性成果转化的效果较为突出,但是其成果转化周期长,高校人员流动快,导致在具体成果转化的过程中无法形成可持续的高效运行模式;文科方面的协同育人合作触及行业、产业方面的变革,往往也需要较长时间的调研和研判,在短期的学生培养中难以触及深度发展。这些不同层面的无法深入的问题,也导致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合作止于表面,不能推动深入合作的进行。在国内,人们普遍认为培养人才的任务在学校,不在企业。但实际上,目前仅凭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远远达不到企业的要求,必须校企结合。从高校来说,受传统观念影响,社会上仍存在着鄙视职业技术教育的思想,许多家长和学生不愿报考职业院校,社会上对职业技术教育持怀疑态度。市场经济在中国的出现毕竟没有多少年的历史,很多人的观念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而对于为企业服务不屑一顾。教育与经济脱节、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还比较普遍。从企业来说,由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上还比较落后,企业对科技的需求欲望不够强烈,还满足于以增加资金、资源、劳动力投入来扩大生产。竞争压力增大,对科技的需要显得急迫,但对相当一部分企业来说,尚未意识到这一步,因而与高校合作的动力不足。有些企业虽然已经认识到高职人才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但是并没有真正意识到培养高职人才也是企业的责任,所以缺乏办学的主动性。

(三)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不够完善

目前,高校在推行校企协同育人的过程中,对于人才培养和企业需求等方面的调研不够持续,导致关于协同培养的教学内容、教学实践、毕业设计等的各项内容存在不足,最终导致协同育人流于表面。企业主要参与的学生培养环节主要集中在实习阶段,参与度不高,积极性不强,校企双方的优势资源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最终导致合作效果不佳,甚至草草收场。高校难以形成具有吸引力的合作途径和环境,政府和企业在协同育人过程中的参与程度低,协同育人的构建过程仍旧按照传统的教育观念进行,没有有效解决社会发展、企业需要和高校转型的需求,从而制约协同育人模式的推进和发展。在实际的育人过程中,往往出现校方重视专业基础掌握,企业课程重视企业观、行业观输出,没有形成良好的互动和融合模式的问题,最终让学生产生学习分离的感觉。这种情况的产生是因为高校和企业之间没有根据合作需要建立科学的运行模式,如教育教学过程督导机制、教学评价激励机制、调研反馈机制等良性闭环。因此,在合作初期,双方的合作激情比较高涨,进入合作中后期,往往动力不足、效果不佳。

二、产教融合背景下落实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必要性

(一)产教融合背景下落实校企协同育人是实现高校应用型转型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加之“95后”“00 后”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种种变化均对高校建设和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国家层面也对高校建设提出了经济新常态下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及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引导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提升产业发展活力和人才培养动力。在高校层面,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也面临着重大改革需要,特别是无优势学科和专业的普通本科学校,仅仅依靠内部改革已经无法形成建设优势。因此,普通本科高校应提高与企业建立协同育人的专业增设和政策倾斜,明确以“市场需求”“产业需要”为导向的人才培养观念,积极融合创新教育理念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面深化改革。为了更好地解决当前的经济困难和社会问题,维护社会各行各业的有序运行,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受到很大的关注与重视,这也是面对新形势下高校和企业所做出的新的改变与尝试。产教融合为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提供了基础和条件,企业参与人才培养能够有效弥补高校教学的不足,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推进人才培养进程,协同高校打造出一个教育发展、人才培养的新格局,让人才培养模式的价值真正发挥出来,并让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人才更具有实际竞争力,在社会上能够更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二)产教融合背景下落实校企协同育人是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举措

“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新的发展要求为高校“三全育人”、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优化教学培养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指引。新时代,人才的竞争才是最根本的竞争,无论是高校还是企业,在人才需求和培养上都是有共同目标和需求的,“校企合作”的协同育人模式将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要求融合,联结校企双方的优势资源,优化产学研体系,让学生的培养牢牢围绕“理论联系实际”,强化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双提升。而通过校企合作的深度优化,能够实现产业体系、市场供需上的良性循环,更能进一步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和发展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产业供给侧改革。建立联合人才培养机制产教融合是校企合作的重要内容,校企合作模式能够有效实现产学研结合,将各方资源进行重新整合,建立起多位一体的人才培养平台,将校园内的教育教学转移到社会企业之中,为学生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建立联合人才培养机制,需要企业、高校以及政府三方进行协调,分工合作,在实现人才培养、社会进步过程中各司其职,把好各自关卡,减少矛盾的产生。企业不仅要为学生提供实践的场地和平台,更要主动参与到高校的学生管理之中,适当地为学校课程设置优化而建言献策,运用自身的管理經验为学生提供更加完善的课程,让学生在课程之中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同时,学校自身方面也要不断的努力,改革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在教学实践中做出更多的尝试,改善教育现状。完善相关法规和激励政策政府在校企合作模式虽未直接参与人才联合培养,但是其政府职能要求它必须为校企合作模式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完善相应的制度与规范,实现资源的整合与统筹管理,为实现校企合作有序进行保驾护航。为了更好地解决当前高校和企业在校企合作模式中遇到的问题,政府应强化其服务职能,以科学的规章制度保障合作的有序进行,减少双方由于明细不全而导致的矛盾的产生,保证双方能够积极参与合作、乐于参与合作,同时更好地维护好双方的合法权益。对此,政府不仅要制定出台相应的政策,更要结合实际情况为校企合作开通绿色通道,给予足够的资金支持和服务支持。

(三)产教融合背景下落实校企协同育人是提高学校科研成果转化、优化“双师型”队伍建设的需要在应用型转型的过程中,高校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刺激和推动科研成果转化率的提升。

目前,在一些普通本科高校内部,教师的职称评定基本上还是围绕教育教学、科研立项为主,但是考核标准没有具体体现科研成果转化率和教学实践成效,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成长,也削弱了高校人才引进的吸引力。因此,在校企协同育人、产教相互结合的政策引导下,将创新型科技人才作为搭建人才培养和资源合作的桥梁,能有效推进产教成果转化,强化人才激励和师资队伍建设。

三、产教融合背景下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创新实施

(一)明确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创新理念

在整合各方资源,创新协同育人模式方面,高校应该深刻理解国家政策,紧跟社会发展和产业需求的走向,积极寻求服务社会和地方发展的校企合作新模式。

首先,在思想层面,政府、高校、企业要积极从自身需要出发,精准研判,加强内部和外部的创新联动力,多方协作,共同促进协同育人合作的落实。在合作过程中,要厘清各方工作责任和目标分解,搭建互动反馈、定期考核的畅通渠道,校企双方的教职工和员工要树立校企协同育人的坚定信念。其次,在深化校企合作的过程中,要将人才培养工作和产业需求、经济发展相结合,将学生的培养和产学研究紧密结合实际,并落到实处。

最后,产教融合背景下的校企合作,最重要的是充分激发和调动政府、企业、高校三者之间的合作活力,除了需要发挥政府等政策部门的引导作用,还要充分发挥行业和社会公众等各方的发展内驱力。高校可以根据地方需求和高校改革趋向,搭建校企合作教育平台,不仅仅实现“一校一企”的合作,可以通过平台建设实现“多校多企”的循环交集,盘活协同育人资源,实现行业企业与大学之间的深度融合。

(二)优化校企合作协同育人运行机制

科学高效的运行机制是产教融合背景下校企合作系统育人的重要保障。协同育人模式的创建需要从学科建设、资源对接、制度建设、人才培养等各个方面建立既符合企业发展需要又适应高校改革需要的科学机制。学科建设是多方合作的基础,在机制建设上要着重突出企业创新人才、行业产业发展需求、学生特点等,导向学科建设和专业设置。在资源对接上,要加强资源共享。

首先,要实现人才资源的共享,通过人员交流、企业挂职、企业冠名班等形式将企业和校园的人才资源实现互通互动。其次,可以通过合作科研、共同开展承办行业会议、共建科研基地等实现科研资源的共享,在一定程度上为产学研成果转化提供良好基础。

最后,实现就业创业资源共享。通过校园招聘会、企业定点实习、创新项目合作等,将师生和企业的发展结合在一起,既提升企业影响力,也帮助学院实现学生就业岗位适配度的提升,实现双赢。在制度建设方面,学校要从顶层设计方面完善引企人校、合作共建的制度和政策优惠,重视二级学院,结合专业设置进行校企合作,规范校企合作程序,优化引企入校的人才、技术、资金、制度保障。在人才培养上,校企双方共同参与和制定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突出企业实践需求,明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等,并根据实际需要配备专业教师、企业课教师等师资队伍,共同打造校企精品课程,精准贯通教学课程和企业产业实践全过程,培养专业素质高、岗位适应性好的综合性人才。协同育人是整合社会资源,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哈肯提出的协同学理论在现代社会中深受喜爱,产教融合机制正是汲取了协同学理论的创新之处,通过对教学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整合,实现教学效率的提升,教学效果的改善以及学生综合素质的进步。同时,这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于推进高校的发展进程,帮助树立高校优秀的外在形象,扩大高校的社会影响力范围等也是具有直接帮助的。就发达国家的产教融合机制来说,历史悠久,丰富经验,体制完善,高校与企业的参与度都非常高,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已经逐渐成熟。但是,就国内的产教融合机制而言,要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目前,产教融合机制也只是处于起步阶段,在体制建设和制度建设等方面都还存在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因此,如何解决产教融合机制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更好地推行产教融合机制是目前的主要任务之一。

(三)强化校企合作协同育人评价激励机制

合理的评价激励能够为校企合作模式的存续提供更有力的动力支持。在校企合作协同育人评价方面,一定要坚持内外评价双向进行,建立规范的校内外教育教学质量评价、过程评价和成果评价体系,建立多方参与的教育教学质量检测、人才培养质量检测、产学研成果转化检测等体系,强化企业、高校、学生等多方面的教学督导。评价时要注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将教师教学绩效考核、员工绩效考核、学生培养考核相结合。在合作激励方面,应该对参与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企业和高校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在产学研成果转化方面提供多方保障,对于企业方面给予税收优惠和行业支持等,积极引导企业参与到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全过程中,形成全员育人的良好局面。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对表现比较良好的教师在职称评定、绩效考核等方面给予支持;对表现优秀的学生在评奖评优、实践学分认定等方面给予支持,形成良好的激励机制。另外,充分重视反馈机制的构建,在不同阶段及时进行各方的满意度调查,根据反馈结果及时调整、有效沟通,形成良性循环。

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高校改革的需要,高校应该联合多方资源,创新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理念,引进企业、行业等高端人才,参与到高校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提升产学研成果转化。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创新实践模式已经成为高校应用型转型的重要首选,高校特别是普通本科高校应该抓住机遇,主动搭建多样化、多元化的育人新模式,实现学校高质量发展,打造创新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理念,引进企业、行业等高端人才,参与到高校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提升产学研成果转化。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创新实践模式已经成为高校应用型转型的重要首选,高校特别是普通本科高校应该抓住机遇,主动搭建多样化、多元化的育人新模式,实现学校高质量发展,打造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企业发展、行业进步输送高质量人才,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产教融合背景下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模式创新研究养、师资队伍建设理念,引进企业、行业等高端人才,参与到高校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提升产学研成果转化。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创新实践模式已经成为高校应用型转型的重要首选,高校特别是普通本科高校应该抓住机遇,主动搭建多样化、多元化的育人新模式,实现学校高质量发展,打造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企业发展、行业进步输送高质量人才,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简介:

  1. 胡淑伟(1984年05月15日)女,汉族,黑龙江省哈尔滨人,在读博士,副教授 黑龙江工程学院昆仑旅游学院,主要研究方向: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研究。

基金项目:产教融合背景下的校企合作新模式研究(课题编号:Cie12022023),中国电子劳动协会

邮寄地址:哈尔滨市道外区嵩山小区28栋2单元505室,胡淑伟 1510463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