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介入护士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脑血管介入患者的应用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08
/ 2

临床护理介入护士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脑血管介入患者的应用评价

田开语

大庆油田总医院 黑龙江大庆  163001

【摘 要】目的:探寻在接受脑血管介入治疗患者护理实践中采用介入护士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适用性。方法:选取54例于我院接受脑血管介入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病例选择时间范围是2020年12月-2021年8月,秉持双盲法将病患完成参照组(27例)、实验组(27例)组别的划分。参照组患者介入护士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介入护士给予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比对两小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护理前后依从性评分。结果:统计数据表明,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患者,护理后依从性评分对比参照组患者更高,P<0.05。结论:介入护士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护理行脑血管介入术患者效果显著,患者住院期间依从性明显提升。所以在脑血管疾病患者护理过程中需更多运用介入护士围手术期护理干预。

【关键词】介入护士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脑血管介入;应用价值

    脑血管疾病是现阶段影响我国民健康的一项主要疾病[1]。病死率、致残率高是脑血疾病的显著特征[2]。脑血管介入术对于治疗及诊断脑血管疾病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3]。但大部分患者由于对脑血管介入术并不了解,所以在诊治期间会出现紧张情绪,从而引发血压升高,最终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因而在临床工作过程中应当逐渐加深患者对脑血管介入术的认知程度。鉴于此,笔者深入剖析了适宜护理行脑血管介入术患者的方式,现有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8月于我院接受脑血管介入治疗的5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双盲法为客观准则将病患完成参照组、实验组组别的划分,每一小组包含患者数量各计27例。参照组患者年龄范围46-74岁,均数(53.54±3.82)岁;女患12例,男患15例。实验组患者年龄范围47-75岁,均数(53.59±3.85)岁;女患11例,男患16例。两小组病患常规资料经比对后并未发现显著统计学差异存在,P>0.05。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介入护士给予常规护理。

    实验组患者介入护士给予围手术期护理干预。(1)术前护理:在手术前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认知程度对患者展开全面的健康教育,使患者更加深入的了解介入手术的目的及必要性,加深患者对于疾病的认知程度。对于焦虑情绪明显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当以耐心、细心的态度与其交流,引导患者充分表达内心想法,鼓励患者通过听音乐、深呼吸等方式释放心理压力。此外,护理人员还应当对患者进行常规导尿、备皮等操作,为手术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2)术中护理:介入护士应将患者送至介入室,并协助患者进行体位的摆放,同时可通过眼神、语言等给予患者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放松紧张情绪。在介入手术期间应密切观测患者血压、心率等指标的变化,并配合介入医生完成操作。(3)术后护理:在患者手术完成后,护理人员可运用盐袋按压的方式帮助患者实现患侧肢体的制动。护理人员需密切观察患者穿刺口有无水肿、出血情况。患者术后若无出现腹胀症状,则可食用易消化的食物。但在饮食过程中应避免摄入豆浆、牛奶等易胀气的食物。为了加快患者体内造影剂排出的速度,护理人员需告知患者适量增加饮水量。护理人员还应当通过帮助患者变换体位、按摩下肢等方式加快患者血液流动的速度。在夜间护理时护理人员应当保持动作的轻柔,尽可能为患者营造安静的休息环境,保证患者睡眠的充足性。在患者用药期间护理人员需反复向患者强调遵医嘱服药的必要性,并告知患者家属监督患者合理用药,以保证患者用药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1.3 观察指标

    从失眠、排尿困难、局部血肿三个角度评估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从检查依从性、用药依从性两个角度评估患者护理前后依从性,每一单项满分为50分,数值越大,则表明患者在介入治疗期间依从性越好[4]

1.4统计学分析

    于SPSS20.0软件包录入待计算数据,t值检验计量资料,以X±S形式展现,卡方检验计数资料,以%形式展现,若P值低于0.05,则说明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并发症发生率

    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与参照组患者相比更低(P<0.05),详见表1:

表1:并发症发生率(n,%)

分组

例数

失眠

排尿困难

局部血肿

并发症发生率(%)

实验组

27

1

0

0

3.7

参照组

27

4

1

1

22.2

X2

-

4.103

P

-

0.043

2.2 依从性评分

    实验组患者护理后依从性评分与参照组患者相比更高(P<0.05),详见表2:

表2:依从性评分(x±s,分)

分组

例数

护理前

护理后

实验组

27

63.46±3.68

88.93±1.44

参照组

27

63.51±3.72

80.14±1.73

t值

0.050

20.292

P

0.961

0.000

3讨论

    由于我国老龄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多,近些年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呈现出逐年增长的态势。术后恢复快、创伤轻等优势使得脑血管介入术在脑血管疾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频率增加。大部分患者出于对手术的恐惧在治疗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的配合性减弱的情况。介入护士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手段有效弥补了传统护理手段延续性差的特点。这一新型护理方式强调护理人员参与患者手术治疗的全程,及时且有效处理患者在治疗期间的问题,力求最大限度提升患者在围手术期的舒适性,帮助患者减轻因手术而产生的心理压力,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构建良性的护患关系。

    统计数据表明,实验组患者护理后依从性评分对比参照组患者更高,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参照组患者更低,P<0.05。

    综上,介入护士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值得在脑血管疾病患者护理实践中被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秀霞. 介入护士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脑血管介入患者的影响[J]. 养生保健指南,2021,23(6):138.

[2] 张玮. 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脑血管介入术后患者并发症的影响[J]. 现代养生(下半月版),2021,21(7):67-68.

[3] 肖蓓. 脑血管介入术围术期介入护士护理干预对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21):98.

[4] 郑俊华. 介入护士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脑血管介入患者的影响评价[J]. 东方药膳,2020,13(22):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