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寄宿生心理健康维护探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09
/ 2

高中寄宿生心理健康维护探略

陈承兴

福建省尤溪第一中学 福建 尤溪 365100

摘要:在高中寄宿生心里健康尤为重要。因此,对于高中阶段的教育工作而言,由于绝大部分学生正处于心理较为矛盾的青春期,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始终是班主任日常工作的重点内容。尤其是对于部分学生而言,受到实际教育资源与教育环境的影响,很多学生不得不选择寄宿学校,加之该阶段部分学生并未独自生活过,若教师对这些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到位,就极容易对学生未来的实际发展产生较为消极的影响。

关键词:高中;寄宿生;心理健康;策略

引言

在高中心理教育中,教师需要从多角度、多方面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从而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同学们的个人素质和综合能力,使他们学会生活、学习和训练,为他人做事,对于推动高中生心理健康文化教育的长期发展也尤为关键。

1寄宿高中的特点

我们当前所说的寄宿学校,主要是指寄宿学校的学生在校统一吃饭住宿,遵循统一的作息时间,在教师的指导下上早晚自习,每周或者每月(一般有固定时间)的末尾回家的一种学校模式 。从当前趋势来看,寄宿高中和高中的数量呈现减少的趋势,原因就是城镇化进程较快,高中向城市集中。从整体来看,寄宿高中有这样几个特点:首先,因为学生家长自身的受教育水平有限,思维方式比较陈旧和封闭,他们对于学生在学习方面的指导很少,大多只停留在经济层面;其次,寄宿就导致了学生的时间绝大部分都呆在了学校,受到家庭教育影响的机会就大大减少。在高中阶段,这个阶段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习惯、思维方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之外部环境压力,使得学生的主要关注点都集中在学习成绩上。调查研究发现,寄宿高中的学生普遍存在着较大的学习问题。一部分学生想学但学不好,他们不知道如何学习,不会使用学习方法,不会规划自己的学业,学习能力严重不足;还有一部分学生根本不想学,他们消极懈怠,逃避学习,甚至有些学生直接放弃了学业,而这些都与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

2为何寄宿生容易产生心理健康问题

学生实际身心发育水平的影响。高中阶段的学生受到身心发育水平的影响,对他人的认可较为渴望,独立意识也较强,但由于其生活经历较少,具体的问题处理能力仍然较弱,无法满足其实际的心理发育需求。而且受学业压力的影响,教师以及家长的期待往往不符合该阶段学生的实际心理发育特点,从而容易导致学生矛盾心理的产生。家庭教育方面的影响。随着我国城市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学生的家长选择到城市谋生。在这样的情况下,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就落到了其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身上。而在这些长辈的心理健康教育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教育理念不够先进或自身的经历难以支持实际的家庭教育工作,从而导致学生受到的家庭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质量较差,最终导致其实际的自我约束能力较弱。

3高中寄宿生心理健康维护策略

3.1学校与家庭要积极沟通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两者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交融在一起,彼此都需要双方的支持与配合。建立经常性的家校联系制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必要条件。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辅相成,教师和家长经常性沟通,是及时发现学生心理问题的关键,是深入分析学生心理的必要条件,也是为学生营造各种良好学习氛围的关键。为了更好地解决寄宿高中生的家庭教育问题,必须要加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两者的沟通与配合,形成教育合力,在家校相互信任配合的前提下,家长能够更了解自己的孩子,走进孩子的内心,知晓孩子所思所想,而学校也能够更清楚地了解学生的需求,更及时地引导学生,让学生能够从容面对所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例如,学校可以经常召开家长会,加强教师的家访频率或者进行电话交流,建立家长微信群等,让家长尽可能多地了解自己孩子在学校的表现,而对于一些家长困惑的教育问题也要及时进行解答,为他们提出一些建议,以此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与质量 。

3.2营造更加和谐友善的班级氛围

班级氛围对高中生的影响虽然较慢,但也是最直接的。因此,教师要想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首先就需要通过对学生日常行为的科学引导实现对班级内实际环境与氛围的优化。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组织一些集体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参与活动逐渐形成高水平的集体荣誉意识,并通过与其他学生在活动中的交流构建起更加科学的同学关系,更好地推动班级内和谐友善氛围的形成。

3.3家长要积极吸收先进的家庭教育方法。

寄宿高中生的家长们普遍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较深,他们对于家庭教育首先是没有足够重视,其次是没有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因此,要想改变这一情况,家长理念的改变至关重要。在家庭教育的诸要素中,亲子关系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它直接影响着家庭教育的效果。而要形成健康的亲子关系则应从以下几点出发:一是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温馨而充满关爱的家庭环境将有助于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它为学生提供了最好的学习动力,学生在其中发展出完善的信念和价值观系统,内心充满自信、自爱和自尊。二是家长应摆正自己的身份。家长在孩子面前应展现平等的姿态,不要给孩子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家长不是超人,也不是完人,家长也要承认并认识到自己的问题与不足。三是信任与尊重孩子。信任是教育的前提,相信谁就信谁的话,相信谁就跟谁交流。作为家长,要尊重孩子的想法,让孩子感受到他自己被尊重,这样会使孩子更容易产生责任感。只有尊重孩子,父母才能走进孩子的心灵,才会使孩子激发出更多的潜能。但目前来看,家长对于寄宿的学生缺乏关注,过度依赖学校教育。而要想改变家长过于依赖学校的思想观念,家庭和学校就应该明确分工,互相发力,这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点。同时,学校可以给家长进行一些培训,给家长们分享一些经验、文章和视频,让家长们学习先进的家庭教育方法。

3.4对学校教育作用进行整合

虽然对学生心理健康进行教育是班主任的主要职责,但由于班主任承担着具体的教育任务,因此不可能始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进行关注。因此,在开展日常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班主任就可整合学校内的教学工作,积极与各学科任课教师进行交流与沟通,及时掌握班级内学生的实际心理变化情况,并通过与任课教师合作,借助学科教学内容,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3.5积极与学生沟通,提高学生自信。

为了给一些问题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指导,教师需要了解什么是健康心理,调整心理行为,使学生有积极健康的心理。老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与学生轻松愉快地交流,让学生开阔思路。高中生喜欢听别人的夸奖,还是很有道理的。为了更好地理性处理这类问题,教师必须剖析事物的本质。因此,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实施合理的教学策略,以学生为中心,发现同学的亮点,培养更好的学生。在某种程度上,老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以鼓励他们发挥才能,同时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结语

总的来说,寄宿学校中的学生绝大部分是受到家庭因素和教育因素的影响,不得不选择在学校进行寄宿的。而该阶段学生由于实际年龄较小,在实际的寄宿生活中往往会因为各种原因产生一些心理健康问题。班主任作为学生寄宿生活中的主要引导者与管理者,要通过各种科学的策略,加强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推动其心理健康发育的同时,实现对其综合素质的有效培养,帮助其获得更强的发展动力。

参考文献

[1]强菲菲.论寄宿学校中学生家庭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试题与研究,2021(34):189-190.

[2]董世华.我国寄宿学校问题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高中,2022.

[3]刘洋.浅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结合的问题[J].当代家庭教育,2021(10):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