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处理课堂教学中的偶发事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09
/ 2

灵活处理课堂教学中的偶发事件

陈光珍

隆林各族县沙梨初中    广西百色  533401

摘要:偶发事件是指在课堂上发生的意外事件,它往往与违反纪律等问题有关,或者具有“过错”特征,会影响到教学活动,影响到其他学生,遭遇偶发事件时要求教师迅速做出反应,及时采取适当措施,保证教学过程的有序进行。

关键课堂教学;偶发事件;灵活处理

引言课堂教学是教师根据一定的计划和设计来展开的,教师在掌控课堂的过程中,正因为他们面对的是一群正值青春的学生,他们调皮,不惧权威,对于出现课堂偶发事件教师更应该考虑周全,做出反应,处理方法应符合这一年龄段学生的实际情况。

1.偶然事情类型

1.1恶作剧类型

一些调皮的学生上课时不愿认真听讲,对教师产生厌恶情绪;有的因没能顺利地完成教师留下的作业,受到教师的指责而满腹怨言。所以,他会在上课的时候,刻意的去惹是生非,寻找机会来让教师注意他。

1.2外界干涉类型

当一个人在课堂中全神贯注地倾听时,外界的一些因素可能会影响到他的专注程度。会对学习造成很大的干扰。比如在课堂上,突然有一只小蜜蜂从外面飞进来,或者有一道身影立在窗户外面等等,都会影响到同学们的注意力。

1.3出风头类型

在一个班级里,总会有那么一两个喜欢表现自己的学生,这些人常常在课堂上找教师的麻烦,或者是想表现自己。有时候面对教师的提问,回答一些不相关的答案,还和同学们一起取笑等[1]

1.4课堂纠纷类型

在课堂中,教师在认真讲课时,两个学生因为某种琐事发生了争吵,双方都不愿意退让,甚至于动手讲粗口。

1.5教师错误类型

在授课过程中,由于语速、情绪、思维等因素的原因,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些解释错误,板书错字或操作不当等现象,进而引发了同学们的热议,造成了课堂上的一片混乱。

2.正确灵活处理课堂上的偶发事件

2.1借题发挥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将偶然发生的事情和自己的授课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地运用在课堂上所遇到的意料之外的情形,以此为契机,大作“文章”。举例来说,一位年轻教师,当他走上舞台时,难免会感到紧张,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她一脚踩空,整个人就倒在了地上。有一些调皮的同学,率先发出哄堂大笑,许多同学都跟着笑了起来。他低下头,发现地上有一片香蕉皮,很明显,这是一个“陷阱”。但是,她并没有生气,反而缓缓地走向主席台,找了一个借口,对大家说道:“各位,这就是我教大家的,一个人也许会跌倒,但是他一定会重新爬起!”生活的路上总是充满了坎坷,但是失败是不可避免的。摔倒不是输,从哪儿掉下来,就从哪儿爬上来,一直往前,才能取得胜利。面对突发情况,这名教师临危不乱,不以力破法,反而开了窍,转换了矛盾,找了个话题,使自己的窘境得到了妥善的处理。

2.2随机应变

“善战者,因势利导之。”当一些偶然发生的事情激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心,他们的兴趣被彻底地抓住了,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将这些事情自身所展现出的正面意义进行发掘,并借此机会将他们引导到正道上去。比如,一堂课,教师讲到快下课的时候,忽然有一只知了进入教室,它从同学的面前飞过,绕着教室转圈。学生的目光顿时被这一幕所吸引,久久不能移开。教师可以淡定地微笑道:“看起来学生对这节课程的知识都很熟悉,就是蝉儿也替大家宣布了“知了”“知了”。那么,现在请大家总结一下今天的重点吧。在此背景下,教师们并未驱赶知了,反而发掘这一偶然发生的事情中所蕴含的正面意义,并适时地加以引导,很快就将课堂上的正常秩序重新建立起来。

2.3温柔的教化

苏霍姆林斯基,这位苏联的教育工作者曾经说过:“教育,这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触及年轻的心灵。在这里,谁更有细致和耐心,谁就能获得成功。”在班级中,对一些喜欢出风头或搞恶作剧的同学,在对他们进行教学时,要注重给他们面子,绝不能引起他们的叛逆心,也不能将冲突进一步放大。教师要有一颗爱心,包容地看待所出现的事情,不能用责骂、乃至是体罚或变相体罚等方式,教师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信心和尊敬,并将良好的批评与信任的激励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教师要用爱的细雨来滋养学生的心灵,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行为的错误,给予他们纠正的机会,这样才能增进他们与教师的关系,促进教学的成功[2]

2.4暗示提醒

在偶发事件发生时,教师在不打断的教学的情况下,通过含蓄,间接的方式传递班级的管理意向,使学生在一定的提示情景下,主动地遵循班级的管理要求。这样不仅可以维护同学们的自尊心,而且可以使同学们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例如,教师在上课时说:“好,此刻学生都很专注地阅读,有些学生甚至还动起了笔,他们已处于最好的学习状态。”如此一来,原本在努力学习的同学们,变得更专注了,而原本走神的学生们,也都变得严肃起来。又比如,教师可以用眼神、接近控制、提问等暗示方式来制止学生说小话或者走神,这也是一种很好的处理方式。在教学中使用“隐喻”时,要注意把握教学情境,尤其要把握好“隐喻”的心理特征,要做到精准、精巧,从而使教学“痕迹”得以消弭。

2.5自嘲式的解围

一些偶然的事情会让教师陷入困境,如果用单纯的暴力方式去压制,只能让同学们很难接受,甚至会引起同学们的逆反,从而影响教师在同学们心中的地位。这时,教师就可以通过自我调侃的方式来缓解自己的尴尬。比如,一名教师去上课,刚打开半闭的房门,突然一支教尺落下,刚好砸在教师的书本上,顿时引起一阵骚动。显然,这只是一个玩笑,但教师并没有生气,反而从地板上拾起来一本书和一把尺子,自言自语道:看来我工作中的问题不少,连不会说话的教尺也走上门框,向我表示不满了,我的学生,请大家在下课后多多指点,让我提高工作效率!该教师的独到之处是以一种自嘲的形式为自己解难,展现出教师的风趣大气,化解尴尬,为同学们营造一个自我教育的环境,活跃教室的氛围。

2.6将错就错

没有人是不犯错的。上课时说错话,写错字,这种窘境是不可避免的,如何处理?教师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错误,进行适当的调整,化被动为主动。教师们为了准备一节课程,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时间,但是,所谓的“贤人千虑”也难免会有“一失”,而且这种“一”常常是不知不觉中就已经出现的。一名教师在讲课的时候,把一个错误的字写在了黑板上,立刻就有一名同学喊道:“老师字写错了”有些教师,一句话也没说,只是抹去了错误,纠正了错误。聪明的教师会这样做 “这位同学的观察能力很好,一下就发现问题了,你能告诉我怎么改吗?”好像他早就想好了一样。纠正后,教师郑重地表示感谢,并请大家为这个学生鼓掌。一系列的操作之后,错误就变成了事先准备好的一样。

结束语:在课堂中,偶然发生的事情具有突发性、不可重复性等特点,可能一名教师在其教育人生中,并没有遇到一只蜜蜂飞入教室,或者是在上课时,出现了突发性的怪声。但是,对于偶然发生的事情,要如何对其进行有效地管理,这就需要对其本身的素养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发挥自己扎实的教育教学技能,在教室里,要达到“目光一瞥,知全景;眉头一蹙,计上心头;”对于偶然发生的事情,快速地进行原因的剖析,并且以一种巧妙而又敏捷的方式来应对。

参考文献

[1]钟顺友.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偶发事件资源"的有效利用[J]. 天津教育, 2021(2):2.

[2]陈亮. 智慧处理高中数学课堂偶发事件的途径[J]. 广西教育B(中教版), 2021, 000(010):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