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评价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09
/ 2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评价分析

马德辉

泌阳县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监理站  河南省驻马店市  463700

摘要: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工程,需要加大对土地资源以及水资源等自然资源进行保护。当前大量植被破坏、水资源短缺、土壤退化严重、土地盐碱化导致生态环境脆弱,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风险隐患和不利局面。基于此,本篇文章对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评价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评价

引言

水土流失是我国的一大问题,在一些区域中存在着不同程度上的生态环境破坏现象,土地沙漠化、土壤盐碱化、滑坡、泥石流、土壤侵蚀等问题,同时也有部分地方因为人为开发,以及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而造成环境污染、破坏植被资源以及水资源浪费等一系列的生态不平衡发展状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随着“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意见”的实施和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五位一体”建设思路,国家加大了对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扶持力度,加强了水土保持基础设施建设,这给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加强综合治理和科学控制,保护环境,改善民生问题,有效地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冲突矛盾、资源利用率低等这些难题,才能使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得到良好发展,从而实现我国生态建设目标。

1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背景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但古坡镇由于地处土质疏松地区,开展有计划的综合治理工作较少,水土流失治理程度差,土地利用结构单一,耕地质量下降,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水土流失现象严重,制约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像山镇羊须沟沟道上游汇水面积大,排水设施不完善,导致沟道侵蚀严重,影响道路安全,下游泥沙输入量大,严重影响东关村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羊须沟片区沟道十分迫切需要。

2当前制约水土保持工作的因素

水土保持工作具有生态性、长期性、基础性、公益性、社会性的特点,相较于其他建设项目,在经济上投入产出比低、融资能力差。尽管国家、省、市、县对水土保持工作高度重视,但是在经费投入方面仍然存在问题。一是水土保持投资渠道相对单一,经费主要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社会资本投资欲望低,群众参与热情不高。二是基层财政面临形势严峻,市、区、县财政收支矛盾依然存在,缺乏项目支撑使得专项用于水土保持工作的投入严重不足。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缺乏资金保障,使水土流失治理进展缓慢、未能达到理想效果,进一步阻碍了当前水土保持工作的高质量发展。从自然的角度分析水土流失产生的原因就比较单一。我国各个地区的降雨量存在较大的差异,一些地区的土壤结构本来就过于松弛,再加上暴雨对土地的冲刷作用,松软的泥土和沿路的砂石在水流的作用下进入湖泊水流,长此以往就造成了水土流失。我国的一部分地区多山脉和丘陵,在自然力的催化下地表容易破裂,破碎的土地无法为植被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也就无法缓解水土流失。在暴雨天气,一些山体就会产生泥石流和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加剧水土流失。近些年来,在社会改革的推动下,我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为了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不断提高对自然的开发与利用。由于当时对于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缺乏清晰的认知,部分工程选择牺牲生态效益来提高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生态系统与自然的土地环境遭受了巨大的破坏,对土地的过度开发和对森林的肆意砍伐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

3水土保持治理防治措施

3.1科学规划,做好小流域为单元的生态防护

首先,要做好生态保护工作。建立完善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机制,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造林建设为重点,治理开发并重的水土流失防治新格局。在水土保持工作中对河道、水库、防洪、林地,耕田以及道路等进行统一规划。避免出现洪涝灾害以及其他自然灾害事件发生情况等问题,根据实际条件来制定防治方案、并严格执行落实到位。

3.2改善环境效益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改善环境效益是指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对土壤、植被和地表生物资源进行改良,使其具有较高生产力水平的生态景观。提高土地耕作密度,提高了土壤抗旱抗灾能力。推动农业发展,通过加大投入、技术改良等方式来改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对该地经济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对土壤进行有效修复与利用,增加植物肥料利用率,改善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土壤含钾量、磷肥用效率等指标都直接影响作物生长质量及产量水平。林草覆盖面积有效提升,由现状的20%提高到24%,改善生态环境,区域小气候得到调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通过科学合理地规划建设,将土地开发利用到可持续水平。

3.3加强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在进行水土保持治理时,先在区域小流域为单位的耕作、工程治理基础之上进行村、乡、县的整体化治理,目的是实现水土保持治理与自然、经济、社会的连接。同时将区域小流域水土保持治理纳入到乡村振兴计划中,通过“小流域+”的水土保持模式的构建,推动水土保持治理与农业生产结合,进而为乡村振兴助力。要以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为目标,根据不同区域的水土流失情况构建建设的政策,并进行技术推广,目的是以村庄水系为重点,统筹配置沟道治理,通过封育保护、生态修护等打造人们宜居的生态乡村。

3.4广泛宣传,提高全社会对水土保持工作的认知度

水土保持相关的法律法规是保护我国生态环境,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防止破坏和灾害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加强对广大群众的宣传与教育工作,让广大农民了解到水保政策对于他们自身生存发展所起着至关重要作用,提高人们对水资源保护重要性、预防性养护措施及水土保持知识等方面内容,从而使人民增强环保意识。

3.5加强水土保持人才培养,提高执法人员服务水平

当前,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信息化已成为当今时代发展的大趋势,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每年定期召开水土保持经验交流会,组织水土保持监督执法人员探讨交流日常工作进展,及时发现水土保持执法过程中的问题,寻找最佳的处理方法。水土保持工作人员必须主动学习最新水土保持法律法规,学懂弄透水土保持政策,避免出现监管不当的问题,积极参加上级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组织的各类培训,通过专家讲座,专题进修学习,不断提升个人业务能力,从而适应新时代下水土保持工作发展的要求。除此之外,各级政府财政部门应保障水土保持工作经费,定期更新监管设备、提高遥感和无人机技术在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中应用范围,对技术人员进行全面培训,提高水土保持工作现代化技术应用水平。有条件的区县可以探索购买第三方服务的方式,协助支撑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

结束语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在我国“三农”发展进程中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围绕“五个振兴”“五大要求”的基础上,河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主要采取护坡、护岸、林草、封育等措施,进行区域全面治理,提高水源涵养能力,进行生态修复治理,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参考文献

[1]杨翠华.河道治理工程中水土保持防治措施探讨[J].地下水,2020,42(06):229-230+240.

[2]杨路明,胡红.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实施效果评估实践分析[J].海河水利,2020(05):7-10.

[3]吴洪兵.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及配置[J].珠江水运,2020(17):84-85.

[4]刘汉青,廖凯.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研究[J].内蒙古水利,2020(06):62-63.

[5]朱文竞.水土保持对环境综合治理的价值[J].珠江水运,2019(01):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