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参成分与质量分析方法的研究现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11
/ 2

现阶段对于苦参的研究,已经初步从其内部分化出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槐果碱、黄酮类化合物苦参醇A,B,C、挥发油类以及氧化槐果碱等化合物,在其成分分析方法研究中则需涉及:定量薄层色谱扫描法、中和法、酸性染料比色法、高分离度液相色谱法以及高效毛细管电泳法等。为此本文对此类质检分析方式进行明确说明。

一、苦参成分分析

(1)生物碱类:苦参中含有大量生物碱,通过将其从苦参中提取研究,现已被证实已有30余种生物碱。其主要生物碱成分为: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此外还含有羟基苦参碱、N-甲基金雀花碱、安娜吉碱、巴普叶碱和去氢苦参碱(羽扇豆碱)等。在苦参生物碱中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氧化槐果碱、槐定碱、安那吉碱等,则多数作为作为苦参质量控制的指标成分[1]

(2)黄酮类:苦参中黄酮类化合物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苦参中被分离的黄酮类在其种类区分上可为50余种,且其中多数化合物于A环上均存有异戊烯基侧链。同时还可区分为二羟四氢黄酮和二羟基黄酮类,还有少部分的黄酮类:黄腐醇、异黄腐醇、5-三羟-7-甲氧-8-异戊烯基黄酮、8-异戊烯基山柰酚等[2]

例如黄酮醇类的异去氢淫羊藿素、苦参醇C、苦参醇等;二氢黄酮类的异黄腐醇、苦参醇、降苦参醇、槐属二氢黄酮B、苦参醇A-B、苦参醇E-F、苦参醇H-N、5-甲氧基-7等;异黄酮类的芒柄花素、毛蕊异黄酮、7-甲氧基-4'-羟基异黄酮等;查尔酮类的黄腐醇、苦参啶醇,多环系黄酮类的三叶豆紫檀苷、高丽槐素等[3]

(3)挥发油及脂肪酸类:在人类日常活动中,脂肪酸作为其日常维系营养机能的必需品,据相关研究报道,脂肪酸能够对部分病症的预防和改善有着积极作用。其中亚麻酸可以降低体循环的动脉血压,降血脂,加强智力,提升记忆力,保护视力,改善睡觉。临床上常用于医治睡觉深度,高体循环的动脉血压,防止心肌堵塞,脑堵塞,脑出血性卒中[4]

苦参中活性成分除了生物碱类、黄酮类外,在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柱层析下还存有一定含量游离氨基酸,如丙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甘氨酸、组氨酸、异亮氨酸,其中脯氨酸和天冬氨酸是其特征氨基酸[5]

二、各项质量分析

(1)生物碱类:具相关学者研究可知,苦参生物碱在实用效果上具有抗菌消炎,利尿护肝、抑制皮肤、阴道真菌感染防治、治疗霉菌性阴道炎、清热祛湿、抗丙型肝炎病毒等作用,有着极高的临床实用价值,且苦参生物碱同样也是苦参中至关重要的活性成分。在为苦参生物碱类实施成分测定时,其所采用的方法一般为原位定量薄层色谱扫描法、中和法、酸性染料比色法、高分离度液相色谱法以及高效毛细管电泳法等[6]。其中在为苦参单项生物碱实施含量检测时通常采取高分离度液相色谱法,而在苦参生物碱总量测定中,最为常见的实施办法为酸性染料比色法和中和法,进而明确苦参中生物碱含量数值。对于苦参单体生物碱类成分的测定普遍采取高分离度液相色谱法,苦参生物碱可于水中溶解,还可溶于有机溶剂,故在柱色谱法应用上,可对其正、反相自由选择。同时因氧化苦参碱、N-甲基金雀花碱、氧化槐果碱、安娜吉碱、去氢苦参碱与苦参生物碱测定中占比较高,对照品易得,在对苦参生物碱指标选定时,多选用上述几种[7]。不过薄层扫描法由于对检测环境较为苛刻、实践较为繁琐,尤其是在二次显色时,重现性及稳定性差,现应用较少。

(2)黄酮类:对于苦参中黄酮类的应用,其有着显著控制血糖、灭菌消杀、稳定心率、防治肿瘤、抑制酶作用等临床特性,随着现阶段对黄酮类提取技术的提高,对其药理研究和实际效果逐步引起人们重视。现阶段对苦参黄酮类测评方式最为普遍的方式为紫外-可见分子吸收光谱法,不过对于单一苦参中黄酮类成分的测定,一般会采取近代柱色谱法(也被称为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指标多数为苦参酮I、苦参酮、槐属二氢黄酮、三叶豆紫檀苷。通过对苦参实施紫外-可见分子吸收光谱法的方式能够对其内部所含总黄酮含量进行明确,该方法实施路径便捷、测定误差偏小,同时也能够有效明确苦参中黄酮在纤维,木质部中的含量。

(3)挥发油及脂肪酸类通过采取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对苦参中含有的脂肪酸进行提取,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质量研究,明确各项中脂肪酸含量,随即将亚油酸、亚麻酸、四烯酸硬脂酸、等脂肪酸成分进行分离。且在不饱和与饱和脂肪酸占比显示中,苦参中的油酸成分对患者高血脂症有着显著改善作用,且在众多脂肪酸类别中,人体机能没有合成亚油酸和亚麻酸的功能,必须从苦参中补充,为今后苦参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三、展望

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苦参应用价值得以完善应用。通过对其用途进行研究发掘,使苦参涉及领域逐步增多,其中苦参在动植物杀虫剂中的应用规模最为显著,同时在抑菌洗液、苦参软膏等药物上也有着稳定的需求量。现阶段苦参在生物制药以及化学试剂中的用量也在逐年增加。随其涉及路径的扩宽,对其原料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多,故需对苦参成分种类进行合理开发应用,构建科学质控管理方式,使其对苦参的获取能够持续循环,稳定开采,为苦参的后续利用提供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熊乐乐,张静,邓维.苦参的主要成分及质谱裂解规律研究进展[J].药品评价,2022,19(13):823-829.

[2]李凡,杨远贵,谷丽华,等.苦参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上海中医药杂志,2021,55(10):84-100.

[3]李国仙.苦参中黄酮类成分的制备及生物活性评价[D].昆明理工大学,2021.

[4]李慧芳,包金花,天亮,等.苦参4种生物碱类有效成分生物药剂学分类及转运机制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21,46(18):4721-4729.

[5]侯立强,李伟男,冯宇飞,等.苦参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化学成分分析及药理研究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29(18):2050-2052.

[6]徐艳丽.苦参种子黄酮类成分的提取工艺及其缓释微丸的制备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8.

[7]陈静,梁生旺.苦参的成分及质量分析研究进展[J].广东药学院学报,2012,28(05):569-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