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背景下机械专业实习实训课程教学改革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17
/ 2

新工科背景下机械专业实习实训课程教学改革方法

罗海涛

重庆市三峡水利电力学校   404000

摘要:新工科要求培养创新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型人才。在机械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完善实习实训教学体系,强化实践教学过程,加强校企合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新工科;机械专业;实训教学

1传统教育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1)创新创业课程类别较为单一,主要以参观实习为主,学生动手操作机会较少,缺乏将课堂理论付诸实践的机会。近年来,学生外出实践机会减少,导致现有的诸多创新创业类课程形同虚设,教学效果欠佳。

(2)课程体系不合理,常规的课程教育体系与双创教育的内涵、目标以及要求都有冲突,传统的教学模式要想实现,必须首先从改变创新型的教育方法,创造性的教育理念以及大刀阔斧的创业规划开始,毕业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教育模式的创新尤为关键。

2新工科背景下机械专业实习实训课程教学改革方法

2.1改善实习实训模式

(1)“工作室”式教学实训模式

利用企业现有或者正在经营的场地、设施设备,建立学生实训“工作室”,借用企业实训场地进行教学实训环节,并按照岗位在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的共同指导下承接业务,进行轮岗实训,以“准员工”的身份直接参加企业的各项生产实践活动。学生身份发生转变,在校是学生,在企业是员工;将学校“仿真岗位”实训转变为“全真岗位”生产,从而形成了“工作室”式人才培养模式。学生与企业“零距离”接触,在校学习的项目技能在企业得到验证实施,企业技术骨干师傅的指导下帮助学生的技能操作水平显著提高,而学生学的技能从中也得到强化。

(2)“教学工厂”实训

学校在基地引入教学工厂的理念,引入企业“5S”管理手段和文化,设立实习工作岗位,依托校办工厂的业务渠道,有选择的引入各种企业来料加工项目,根据产品的加工难度和精度要求进行梯度化加工任务分解,简单的产品和粗加工的产品由低年级学生进行加工,复杂和精度要求高的产品由高年级学生参与加工。对产品的加工质量和完成数量进行量化评价,并记入学生学分档案。建设企业化情景教学环境,实施工学给合的模式,培养符合企业用人规格的学生。教师转变成车间技术员和车间管理人员,对加工过程进行监控和管理。通过真实产品的加工,一方面强化学生的产品质量意识,养成好的职业素养,另一方面改变原来纯消耗型的实训教学模式,减少实训费用。

2.2信息化实训教学

《焊接技术》这门课程是机械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但传统的焊接教学,不可避免要面对高耗材、高危险、难演示、难评价的情况,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借助信息技术能让我们有效地克服这些困难。下面以钢板对接平焊为例,详细介绍信息技术在平焊教学中的应用。课前班级群发布“对接平焊”微课,让学生通过微课提前了解对接平焊,提前学习对接平焊的方法。课堂上正式示范操作时,结合课前微课讲解的平焊操作要领,直观地演示焊接手势、角度、速度、运条方式等内容。但由于隔着面罩观摩,焊接的弧光、烟尘以及噪声让部分学生产生不自信的畏难情绪。此时通过VR虚拟焊接训练机,能够有效地解决学生的畏难情绪。学生在VR虚拟焊机上像打游戏一样训练焊接的基本技能,可以想焊几次就焊几次,通过反复地训练验证自己的运条速度是否合适,可以通过不断调整,掌握最佳的焊接角度,一遍又一遍重复练习直至形成肌肉记忆。这样,教学重点在信息技术帮助下迎刃而解。

2.3以学生为主体开展项目训练

在机械类实训课程中,教师要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分析项目内容,明确在实训中的具体操作内容、操作步骤和操作方式,对项目有一个全面、具体的了解。在实训课程中,要树立生本教育理念,改变以往教师示范、学生观看听讲的教学方式,由教师扮演指导者角色,引导学生思考项目内容,主动进行实践操作,在思考和实践中学习专业知识,掌握钳工技能。当学生在探究中出现问题时,教师要进行引导和指示,查巡学生的实践情况。由于学生的学习水平较差,当某些问题出现较多时,教师可以进行集中讲解,示范操作过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奠定专业基础,再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对于部分难度较大的项目,教师可以划分子项目,明确每个子项目的实施方案,引导学生逐步完成子项目,从而完成整个项目流程。如在“三菱 PLC 红绿灯电路设计”的实训项目中,教师可以模拟十字路口的情境,提出控制交通灯的要求,让学生思考控制亮灯顺序与时间这一项目需要的工具、设备和技术,并将项目进行具体划分,将整体的任务细分为一个个小项目,根据需要将顺序功能图、计数器等工具应用到实训中,分别完成小项目,从而达到项目整体效果。

2.4多方式加强学科竞赛,学科竞赛促教学

将实践教学与学科竞赛有机融合的主要举措:(1)扩大工程训练能力竞赛、机械创新设计竞赛、机器人技术竞赛、“互联网+”创新创业竞赛、挑战杯创新竞赛等多维实践项目,学赛结合,相融相促,积累实践经验,提升实践创新技能。(2)结合自身发展特点,设定几个主攻的学科竞赛,建立相应的竞赛数据库,包括本校学生优秀案例、其他优秀案例、失败案例的问题分析、注意事项及应急措施等信息,助力竞赛出成果,增强学生成就感,形成良性循环。(3)发挥专业社团带动作用,带动周边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学科竞赛中,形成横向扩充,纵向以高带低的延续。(4)针对学生的学科竞赛成立指导老师团队,实施定期项目进展汇报制度,各组指导老师共同参与,指导老师负责各自学生项目的同时,对其他项目的问题提供指导意见,指导老师团队共同出谋划策,相互促进。

3结束语

总之,在新工科背景下,机械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转变刻不容缓,应明确实践教学目标,培养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机械专业教师应强化实践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开展项目训练,改善实习实训模式,提升机械专业实习实训课程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吴爱华,杨秋波,郝杰.以“新工科”建设引领高等教育创新变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1):1-7,61.

[2].宋士华,黄强,张文娟,刘对,张许林.机械类专业应用型人才核心能力培养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40(03):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