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模式的技术赋能推进教育共同富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17
/ 2

新模式的技术赋能推进教育共同富裕

郑钢峰

浦江县实验小学,浙江省金华市 322200                 

摘要:浦江县大力推进教育领域数字化改革,高水平推进浦江县教育治理现代化构建高质量数字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助力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背景下。在数字化时代潮流和数字化改革趋势下,技术赋能集团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进高质量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意义重大。本文对本集团在教师研修、学生课后托管等工作情况进行了梳理,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技术赋能;共同富裕;教师研修 ;课后托管

以技术赋能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升乡村学校教育信息化水平,进一步缩小我县城乡、区域教育发展差距,实现教育公共服务优质共享,充分发挥技术在教育系统性变革中的内生变量作用,支撑和引领全省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助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

一、集团新型教共体教师研修

(一)问题背景

受地理位置、经费投入、师资配置的影响,城郊、山区学校存在师资短缺,不能正常开课等困难,教师的课业负担较重,不能到外校参加高质量的教研活动,是我县区域教育均衡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教师的研修活动尤为重要。为此,在2018年实验小学将6所学校逐一结对,开展了以教育技术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践尝试,利用同步教研让相距几十公里的城乡教师同步听课,利用互联网将优质教育资源带动全县课程建设,有效促进了城乡教师基于课堂教学的教研互动,为其课堂教学策略提供了新的视角。浦江县实验小学作为同步教研中心校与农村学校结成了同步教研教学共同体。

(二)操作策略:

(1)虚拟教师学习空间:将教师之江汇学校网络研修社平台为支撑,建立研修共同体交流讨论、资源共享的学习空间,以促进本集团教师的教研和学习。

(2)开展同步课堂:利用互联网的教育技术环境,城区优质学校教师对本校学生上课的同时,与结对的乡村学校教师一起,对乡村学校学生开展在线互动的协同教学。校区间实行同步管理,校区教师同步备课,学生同步上课、同步作业、同步接受辅导。

3开展同步教研:以真实课堂情境下的教学设施与学习环境为支撑,以实体培训为线索,建立主讲教师与辅助教师相结合的教师实践共同体并展开实践活动,共同探究同步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促进他们之间的相互交流、知识共建与共同发展。

教师共同体活动的开展是以教师研讨活动和同步课堂教学实践为基础的,然后在活动中得出的问题解决方法与策略开展教学实践活动,让最终想法在同步课堂教学实践中得到应用,并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进行改进。

二、集团新型教共体“课后托管”

(一)问题背景

农村学校开展课后托管活动,内容单一,学生没有自主学习的资源。如何更好地开展高质量课后服务?如何丰富学生的课后服务学习的资源?如何让优质课程在城乡教学中产生作用?因此需要借助教育共同体平台和互联网艺术学校平台开展活动。

(二)利用教工体平台开展“课后托管”

每学期开学初,学校教导处、技术处联合选课、排课,在整体排课后,为了方便教师操作,用最少的时间习得专业的事,学校技术处整理出了一套规范的操作流程,让教师能够尽快再次熟悉“四点半”课堂直播点播过程。

同时,为进一步做好学校周五的集团点播课程,集团教师建立线上线下集体备课、团队研究的制度,积极开展教师同步备课、上课、作业、辅导、检测等实践及机制探究

(三)通过互联网艺术学校平台开展课后托管

    为了让课后托管更加有有序的进行,我校还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展了互联网艺术学校项目。

通过让音乐老师固定的与结对学校班级上课,开展远程专递课堂,让孩子们能功后真正的享受到城区专职教师的课堂魅力。填补了体艺类课程真正进入课后托管孩子们的视野。

三、成效与反思

(一)在教师研修方面的成果

1.教师职业热情的提升

同步课堂教师研修过程中教师工作热情和专业技能不断提升。20位学科老师规划了新的职业目标,3位老师对高级职称和“教坛新秀”评比又有了信心和决心。老师们积极参加市县各项评比,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省级论文获奖7人次,市级课堂教学获奖2人次,县级获奖67人次。

2.教师团队成长

通过集团同步教研教学共同体,受帮扶学校的教研活动有了新的平台,有了新的研讨主题,如可以承担县级主题教研活动。教师在活动中不断自我实现,在思想上经历了“不得不研—研中有得—研中有法—爱上教研”这样的转变,促使教师教研的主动性得到了质的飞跃。

(二)在课后托管方面的成果  

从2021年9月至2022年7月,在我集团教育共同体开展的活动截止到目前,集团参与教师数达277人次,课次1472节,参与学生数达66398人次。

通过互联网艺术学校活动的开展,赋能乡村学校开好艺术兴趣拓展课程,打造课后托管服务应用场景。

(三)存在的问题

1.校区之间教学环境建设水平不够均衡

不同校区之间投入的用于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经费多少存在差异,且经费投入结构也有所不同,大部分校区侧重于硬件设备投入,但对于整个教室环境的布局投入较少。 在结对学校中治平中心小学和前吴中心小学没有固定的能够接收授课课堂的教室,每次在开展活动时,都需要将原有的班级进行调课。

因此,各校区的教学环境建设水平上,要多投入支持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场所。

2.校区之间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够充足

由于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水平等差异,各校区的教育资源建设必然存在差异,薄弱校区的优质教育资源情况一般处于弱势。因此,各校区通过互联网等技术手段促进教育资源的流动,比如可以通过国家智慧中小学平台查看更多优质资源,进行分享交流。通过这一举措,促进薄弱校区教育教学发展。

3.建立长效保障制度,促进发展

在开展活动中,由于校区比较多,有的时候开展一个学科的活动需要有一个学校的二分之一的老师参加,也有些老师觉得没有必要来参加这样的活动。在课后托管活动时,让孩子们一边做作业一遍看教育共同体的视频,大大降低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

因此我觉得需要建立共同体学校一体化发展的基础性制度。打破传统管理体制,探索城乡教育共同体学校捆绑考核,同管理,促进共同体学校在同基础标准上的差异化发展。

我们希望以“新型教育共同体”为突破口,从根本上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真正实现区域教育共体富裕,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 周晓敏.互动课堂 让教学更智能——之江汇教育广场“互动课堂”教学小妙招[J].浙江教育技术,2019,(5)

[2] 傅得臻.“五位一体”的课后托管平台及创新应用——浙江教育技术,2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