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教育进课堂的路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18
/ 3

廉洁教育进课堂的路径研究

 ,田意

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   314408

摘要:在高校持续推进廉洁教育进课堂,是面向全社会展开反腐倡廉教育的重点组成内容,也是进一步加强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提高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育实效性的必然举措。因此在廉洁教育进课堂时,需要始终秉承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原则,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及改革,构建出更为科学合理的廉洁教育体系,为新时期高校大学生的育人工作奠定有力基础。基于此,文章针对高校廉洁教育新课堂展开研究,并提出路径,以供参考。

关键词:廉洁教育;大学教育;廉洁教育进课堂;教育路径

引言:自党的第十八代之后,中央政府部门持续推进反腐倡廉工作,并发实招、出重拳,反腐倡廉力度和透明度得到持续增强。习近平总书记针对我国的反腐倡廉工作发表系列重要讲话,明确指出,腐败问题越演越烈,将会导致亡党亡国。高校作为引领社会思潮的主要阵地之一,反腐倡廉教育也应该成为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重点组成内容。由于大学生这一群体较为特殊,若是在其人生的重要成长阶段不进行科学合理地引导,则容易导致大学生出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扭曲[1]。尤其是近些年我国对外改革开放的日渐深入,腐败亚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带来严重侵蚀,廉洁教育已经迫在眉睫。因此只有加强教育模式的创新,基于学校这一层面加强对学生廉洁教育的关注和重视,并获得评估反馈,才可以有序推进校园廉洁文化的建设,对大学生的成长提供有力保障。

一、廉洁教育进课堂的紧迫性和紧迫性

(一)紧迫性

在高校的育人过程中,腐败亚文化盛行,对大学生的人生成长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同时也影响了我国和谐社会的发展及建设,廉洁教育已经迫在眉睫。所谓腐败亚文化,主要是指由社会学中的亚文化这一概念所衍生而来,特指某种腐败群体甚至是全社会对待这种腐败行为所产生的系列化扭曲、畸形及反主流价值判断认知。在大学生群体中,腐败亚文化可以体现于多个层面,例如诚信缺失,在考试中作弊,存在大量的弄虚作假行为;在大学生评奖评优和入党评选时,存在贿赂行为;在日常生活上相互攀比,有着较为严重的自私自利思想,享乐主义盛行;个别学生干部公仆意识匮乏,服务意识欠缺,在高校内部形成了小团体,官僚作风盛行。而之所以产生这些现象,不乏由于社会和家庭的影响,而学校作为育人主阵地,教育工作未能落实到位也是重要因素。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未来建设者,也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文化发展的主力军,若是在大学生这一群体中出现了腐败,代表着学生在步入社会岗位之后,将会在工作岗位中持续腐化,社会发展也将丧失诚信这一发展根基。

(二)紧迫性

首先,高校需要积极承担起培养人才这一重要使命。大学这一阶段,是学生形成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重要转折时期。在这一时期,他们一方面想要获得社会的认可,实现思想的独立,对各种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较高;另外一方面,互联网事业的高速发展,面对网络世界中的虚拟信息缺乏正确的判断,辨别能力较差,很容易在互联网的负面引导之下,迷失人生的发展方向。目前,社会中充斥着多种价值观念,尤其是在西方文化不断入侵我国之后,金钱观、成功观和功利主义观对学生来说是极大的诱惑,更是其人生成长过程中的无形阻碍。因此在高校展开廉洁教育,可以让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理念,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高尚的情操,形成健全的人格,成为高品格、高素质的优秀人才[2]

其次,通过廉洁教育,培养的大学生的道德品质,是新时期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必要素质之一。诚主要是指诚实,大多数情况下,是指内诚于心;而信则是代表守信,更加侧重于强调外信于人。诚信便代表着诚实和正直,言出必行,言而有信。在我国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已经不再的简单局限于国家发展,更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社会也是地球村,国家之间的差距正在日益缩小,诚实守信也是人和人在交往过程中的必要底线,更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高速发展、社会和谐建设、秩序井然的核心保障。廉洁教育中的道德品质培养,是帮助大学生在社会立足的基础素质,也是对学生进行检验,明确其是否可以成为高素质、高水平人才的试金石。

最后,在高校展开廉洁教育,是预防大学生腐败的必然要求。大学是学生接受高知教育的重要阶段,也是为学生进入社会奠定基础的最后准备。但是大学并不是象牙塔,也不是社会中的最后一块净土,学生可能会接触到社会中的腐败亚文化,同时将这种文化风气带入到校园,在入党、评优、考试以及就业等多个环节,均有可能会发现腐败印记。若是不批判腐朽文化,帮助大学生建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大学生则会难以分辨社会的腐朽金钱观以及腐败成功观。因此廉洁教育需要从根源入手,在大学这一阶段进行源头治腐,这也是基于我国社会长远发展、立足现实社会发展需求的长期战略性工程。

二、廉洁教育进课堂应遵循的原则

(一)教育方法多样性原则

正如孟子所言,“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才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而五种君子之教,主要是想告诉当代的教育工作者,需要综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因材施教。由于不同的教学方法,面对学生带来的教学效果也有所差异。因此在进行廉洁教育时,需要运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遵循教育方法多样性这一基础原则。首先是教育形式的多样化,主要是指开展形式丰富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例如可以展开将廉洁作为主题的征文大赛、辩论会和讲座,通过对网络平台以及纸质媒介的运用,加强对廉洁教育的宣传,保障廉洁教育的宣传广度和宣传深度,构建出校园廉洁文化热

[3]。二是需要保障教育对象的丰富多样,需要面对不同的学生群体,展开不同的育人活动。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接触到的知识体系有所差异,因此运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十分重要。例如,对于刚刚大一的一年级学生,需要展开以法治为主的廉洁教育,而针对大四的学生,则需要展开以德育为主的廉洁教育。

(二)常抓不懈原则

习近平总书记面对我国的反腐倡廉工作数次强调,反腐倡廉需要常抓不懈,拒腐防变需要警钟长鸣,牢牢记住“蠹众而木折,隙大而墙坏”。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的廉洁教育,不论是对于高校还是对于学生,都是一项系统性的长期工程,需要时刻不忘“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不可以出现育人过程的丝毫松懈。否则容易导致“百年修不足,一朝容易残”。在对廉洁教育工程进行建设时,高校教师需要时刻警惕贪腐事件对大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避免对大学生带来思想侵蚀,并持续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学校管理工作人员需要加强对廉洁教育的关注及重视,持续加以监管,对学生干部群体中做得好的学生进行奖励,并形成优秀学生榜样。针对违法乱纪的学生,则需要实现教育和惩戒二者之间的有机融合,优化其思想道德素质。

三、廉洁教育进课堂的路径

(一)发挥思政课堂主阵地和主渠道的主导作用

高校需要加强对现有政治课程具有的资源性优势整合,并进行课程资源的深入挖掘和利用,展现出思想政治课堂作为廉洁教育主阵地和主渠道的作用。借助于各种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及教学策略,实现廉洁教育在教学过程中的全面渗透,并基于教学目标设定、教学资源整合、教学过程探讨、教学时间合理安排等多个层面,实现廉洁教育和高校在育人规划中的全面结合。在进行廉洁教学时,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不断的优化和创新,适当改善教学办法,提炼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过程中廉洁教育的工作重点以及难点,探索新时期展开高校大学生廉洁教育进课堂的方式方法及教学模式,实现廉洁教育内涵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的全面贯穿。并借助于必修课、选修课,展现出廉洁教育的作用和价值,综合大学生以及新时期我国在廉政建设上的时代发展需求,让大学生可以基于人文素养、道德标准等多个层次,了解廉洁教育的重要性,并形成廉洁情感廉洁意识和廉洁理念,让大学生可以在人生的重要转折阶段,形成自觉反腐的钢铁长城,发挥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需要注意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二者之间的有机融合,课内教学和课外教学二者之间的全面渗透[3]。尤其是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的理论分析,是进行廉洁教育的重要教学优势。教师除了需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理论指导,还需要综合政治学、哲学、经济学和我国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础原理,让学生了解到腐败的滋生原因,明确腐败产生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源头。让学生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引导之下,牢牢筑起反腐倡廉的思想防线。并积极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善于走出课堂,用学习道德廉洁知识去发现身边随处可见的廉洁事迹,并通过反面案例,分析腐败案例,挖掘出现腐败现象的本质原因。通过理论融合实践,让大学生可以结合自己学习到的廉洁理论知识去认识社会现象,并了解自身,对后续的人生实践进行指导,改善其政治理论素养,发挥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最大价值。

(二)转变教学理念,完善教学手段

高校需要加强对课外教学阵地的合理运用,积极创新教学方法,在走出去的基础条件下,适当请进来,实现理论和实践教学二者之间的深度融合。具体来说,在进行理论分析时,除了需要宣传廉洁自律的正面案例、反面案例,改变传统的抵押式教学模式,还需要让学生进行课堂的积极讨论,让学生进行主动思考,提出解决我国社会腐败问题的各种方式方法。如此一来,既可以优化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也可以改善大学生在反腐上的综合实践能力。而走出去,主要是指通过网络视频进行线上教学,也可以带领学生参观警示教育基地,积极组织红色之旅,对学生展开针对性的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借助于网络视频,可以通过生动形象的视觉效果,为廉洁教育的实践提供一系列的便捷条件。而请进来则是可以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定期邀请纪检委专家以及廉洁奉公先进典型人物,进入到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展开专题讲解和指导,并通过开讲座、听心声、答问题,解决大学生目前比较关心的、可以展现出我国社会实际发展现状的反腐问题。请进来还可以运用情景模拟教学办法,加强对用媒体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运用,将我国的最新反腐大案作为实际讲解案例,让学生对廉洁问题展开深度思考[4]。这种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课内和课外全面融合的教学方法,还需要体现于期末考试以及日常作业,在设置考试题目时,既需要包括理论分析,又需要包括材料分析,让学生可以形成对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思考。

(三)采用专题和渗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和廉洁教育关系较为特殊,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因此在进行廉洁教育内容安排时,需要实现专题教学。所谓专题教学,就是寻找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和廉洁教育的最佳落脚点及契合点,对课时进行合理安排,以展开与廉洁教育有关的专题教学。举例来说,在教师讲解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4章“加强道德修养”这一课程时,本节课程的教学重点在于锤炼学生的道德品质,此时则可以在这一课程讲解过程中,为学生讲解腐败亚文化问题以及强化廉洁教育的重要举措,明确目前校园中存在的不良风气和负面行为,并通过真实案例,让学生讲讲改正的具体措施。通过安排专题教学,可以更加针对性地集中于廉洁教育目标和教学内容,确保了主题的鲜明,有着较强的教育针对性

[5]。但是廉洁教育毕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的特殊内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范围较广,涉及内容较多,不光简单地局限于廉洁教育,还包括其他的逻辑框架结构。因此,还需要运用渗透教学模式,主要是指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安排时,但凡是与廉洁教育有关的内容,均需要为学生渗透廉洁意识。例如在教师讲解到中国近代史纲要时,若分析中国近代历次战争失败的原因,则可以适当渗透腐败对国家民族带来的深刻影响,通过这种渗透化的练习教育方法,也可以带来教育良好的育人效果[6]

结论:

综上所述,高校大学生的廉洁教育为一项系统性的长期工程,任重且道远,这就需要高校育人工作者加以关注和重视,积极盘活高校的育人资源,下好一盘棋,整合各部门合力,延伸廉洁教育触角,让学生可以在点滴管理和点滴教育中形成廉洁意识,为后续他们的人生成长奠定有利基础,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助力大学生可以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张银霞,傅恒锐,于慎鸿.廉洁文化进课堂的现状及对策分析——以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廉洁通识选修课为例[J].晋中学院学报,2022,39(06):9-13.

[2]何晔.大学生廉洁教育进课堂的路径探索[J].公关世界,2022(19):96-97.

[3]魏媛,吴长勇.新时代高校推进廉洁教育进课堂的路径研究[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22,25(04):10-13.

[4]孟牒,王艳军,宋文军,李利杰.基于“四进”模式的大学生廉洁教育工作[J].教育信息化论坛,2022(04):108-110.

[5]高翠翠,黄卉.新时代高校学生廉洁教育现状与实施策略——以西安文理学院为例[J].新西部,2021(10):106-108.

[6]余欣.小学生廉洁启蒙教育及其管理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21.

2022年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党风廉政专项课题,2022dfy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