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施工排水操作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18
/ 2

基坑施工排水操作实践

周中超

南京升龙元发置业有限公司   210000

南京江心洲NO.2013G42地块项目位于江心洲过江隧道北部,据水源取水口非常近,基坑排水入河道的水质量,又直接关系到南京主城饮用水安全。因此实施最严格的基坑排水保护是关系人民群众财产的重要举措。项目基坑排水设施受到行业主管部门和属于街道的关心和指导,建成后定期检查和抽查相结合。科学管理关系实施的成败,建设单位(总包单位)为水处理工地管理主体责任人,负责对水处理单位管理,督促因地制宜制定水处理方案;水处理 单位具体落实水处理设备的运维 。建设单位( 总包单位)自行组 织水处理的,  应科学制定水处理方案,有效运维水处理设备。排水主管部门会同属地街道,履行排水监管责任,督促水处理工地达标排水。建设单位(总包单位)专人负责排水管理;水处理 单位专人负责设备运维,昼间保持在位,夜间三十分钟内到达现场。水处理工地排放泥 (浆) 水造成河道污染的,排水主管部门立即对排 口采取临时封堵措施,防止污染扩散,同时取 证移交城管部门对建设单位(总包单位)进行查处。

江心洲街道建立的“三勤”工作机制,首先是“勤学习”。在项目动工前,街道便邀请建邺区水务专业人员到现场进行指导帮扶,保证施工单位排水规范化。项目施工期间则坚持“勤巡查”,对项目建筑工地和周边道路雨污水排放情况进行专项排水巡查,发现建筑工地排水不规范和违规行为时,及时要求整改。还有一项是“勤教育”,针对现场发现的轻微问题,快速进行现场处理并宣传教育。经多次教育无效或施工单位整改不及时,再依法依规进行处罚。

根据地下水的赋存、埋藏条件,结合近邻场地水文地质资料,地块场地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孔隙潜水和微承压水。孔隙潜水主要赋存于①层素填土和②1层粉砂夹粉土中,富水性一般。微承压水主要赋存于②2层以下各层中,其中粉砂、粉细砂层富水性好、透水性强,水量较丰富,②4层淤泥质粉质黏土夹粉土,透水性一般,富水性较好。②2层粉质黏土夹淤泥质粉质黏土饱含地下水,但透水性弱,为相对隔水层。勘察期间,测得孔隙潜水初见水位埋深1.45~4.84m, 稳定水位埋深1.72~5.20m (标高4.42~5.95m)。 在 区域AG1、AG3、AG16 中采用套管隔水,测得微承压水头埋深3.91~4.62m(标高4.77~4.97m), 场地西侧和南侧为景观河,水面标高约4.5m.地表水与地下水呈“丰给缺补”的相互补排调节关系,水位变幅小,动态特征较稳定。根据本地区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地下水位季节性变化明显,丰水期与枯水期年变化幅度1.50m 左右。近3-5年最高地下水水位埋深为0.50m。

项目主要坡面采用挂网喷浆处理,钢丝网由Φ10@1000(长度L=700mm)垂直(平面梅花形布置)插筋固定,钢丝网顶部水平覆盖宽度大于1200mm。喷射使用的混凝土我们采用强度等级为C25细石混凝土,其配比:水泥,砂,碎石,水=1,2,2,0.5,喷射混凝土水泥采用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为易于喷射,防止管道堵塞同时保证强度碎石最大粒径应小于15mm。喷射混凝土施工符合《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自然放坡处砼面层65mm厚,分两次喷射,第一次喷射厚度35mm,喷射砼终凝2h后,应喷水养护,养护5日后,第二次喷射厚度30mm。喷射压力为0.3~0.5MPa,喷射作业应分段进行,同一分段内喷射顺序自下而上。本工程地下为较大面积车库,后浇带留设较多,且地下室顶板上为景观庭院,易积水,紧邻葡园水道,地质条件较差,地表以下1.5~2m为地下水位,基坑地下水较多,基坑降水排水和土方开挖难度较大。现场采取喷雾降尘和洒水车洒水相结合,控制施工扬尘;工地门口设置专业洗车台,进出车辆全部清洗,清洗后的污水有组织的排至集水坑,沉淀后提升至附近临时排水管道。基坑内降水井采用直径273钢管,壁厚为3mm。每个井管分别安装过滤器,单独用一台抽水泵。降水井的数量、位置及井深适当调整,井管管壁上应布置孔眼,直径为20@40,开孔率约30%。为了保证井管周边有良好的透水性,并防止细砂渗入,应在井管壁外侧包2层60目滤网,并6#铁丝绑扎,其间距不大于200mm。洗井采用化学洗井或机械洗井,洗井应洗到清水砂净为止,以保证降水效果。井壁与井管之间及管底以下1.5m 范围以(0.5-1.0)cm 的卵石或碎石填充选用出水量为(5~10)m³/h 的水泵进行抽水。在遇汛期或局部超挖深(电梯井处)时,我们发现降水方案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在局部增设降水井或轻型井点降水辅助降水。施工前应对基坑周边管线分布进行详细调查,并对重要管线进行重点保护,尤其是对有可能发生渗、漏水的管线进行重点保护,并做好排水应急措施以防渗、漏水基坑内的排水采用在基坑底四周设置排水沟(排水沟做法同上),每隔~30m 设置一个集水坑(集水坑内径为600×600×600),截排水沟及集水坑

据现场降水情况适当调整.现场临水总水源为业主提供DN150的市政水源,表井位于现场东南角靠近围墙处。在东南南侧提供一外接污水井。基坑开挖前即要进行基坑降水,超前降水时间控制在15天以上,降水深度应达到开挖面以下1.0m.潜水泵运行时,泵提高出孔底1.2m,以避免流入井内的细粒沉泥"淤住烧掉",并使泵体在水下3m左右,以防水泵脱离水空转烧掉。降水时应对周围河道和市政道路进行观测。首先在降水影响范围外建立水准点,降水前对市政道路进行观测,并进行记录。降水开始阶段每天观测两次,进入稳定期后,每天观测一次。项目又在正式土方施工前,由施工方会同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业主聘请的基坑监测单位、监理及各有关分包单位对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预估和方案分析,制订详细、可行的应急措施和方案。做好人员组织和应急救援物资储备,通过方案的预演习提高熟练程度。根据边坡设计图纸,对基坑边坡位置进行测量定位,并布设定位控制桩,用白灰洒出边坡开挖控制线。

在施工前,应当邀请相邻房屋业主、市政、供电、供水、供气、通讯、城建档案等有关单位,就设计施工方案征询相关各方意见;对可能受影响的相邻建筑物、构筑物、道路、地下管线等作进一步检查;对可能发生争议的部位应拍照或摄像,布设记号作好原始记录,并经双方确认。在建设过程中要确保相邻建筑物、构筑物、道路、地下管线等的安全及正常使用。监测点宜布置在管线节点、转角点及变形曲率较大的部位,平面间距不大于20m,并宜延伸至基坑边缘以外约3倍开挖深度范围内的管线。供水、煤气、暖气等压力管线宜设置直接监测点,在 无法直接设置时,可设置间接监测点

临时排水设施需要符合如下要求:

污水管网、检测井、排放口位置和口径图纸,项目采取沿周边红线设置主排水管,在市政雨水口5米远处砌筑沉淀池,通过一二级沉淀池后排入市政雨水管道;一级沉淀池深度1.5-2.0米,容积不得小于20立方米,二级沉淀池深度1.0-1.5米,容积不得小于10立方米,一二级沉淀池之间的链接管管底标高应高于一级沉淀池的泥面;为防止雨水倒灌,一二级沉淀池上口线标高应高出地面。规定建设的污水预防处理设施资料(预处理设施的产品合格证、设施安装协议、现场照片)(或有项);建设项目立项批文;排水管道雨污分流CCTV检测评估报告书;规范接管承诺书(内容:无混接、错接及扩孔垃圾不入检查井内);纳管意见书加盖单位公章(只需要左上角盖章)水质和水工艺设计应以实际检测水质数据为依据,并按最不利情况进行校核处理规模应根据基坑降水专项施工方案并结合实际情况确定。处理系统出水应符合表 1 的规定,国家和地方另有要求时从其规定。

1 出水水质要求

项目

pH

学需氧量 (mg/L)

氨氮  (mg/L)

总磷 (以 P 计) (mg/L)

悬浮 (mg/L)

色度    (稀释倍数)

总余氯 (mg/L)

限值

6~9

40

≤2.0

≤0.4

10

30

≤0.5

处理系统一般规定基坑排水应单独收集,不应混接其他施工废水、生活污水等,宜选用管道收集、输送处理系统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因地制宜,布置紧凑;选择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运行稳定、维护简单的处理工艺防止药剂使用及处理系统运行产生的污泥、噪声等造成二次污染水质、水量变化大时,宜设置调节设施。宜优先采用装配式设备。工艺选择

基坑排水处理可选择但不限于图1所列工艺流程

1 工艺流程示意图

安全和环保要求危险化学品包括次氯酸钠溶液[含有效氯>5%]、二氧化氯制备原料等,其购买应向主管部门报备。现场应设置危化学品管控区域,出、入库和贮存等应符合 GB 15603、GB 50013 的相关规定。应明确 安全管理责任人,作业人员应培训合格后上岗系统设计时应选用低噪声产品,噪声排放限值应符合 GB 12523 的相关规定水泵和鼓风机应选用节能、高效产品构筑物应按GB 50013、GB 50014 的相关要求设置适用的栏杆、防滑梯、检修爬梯、安全护栏、安全警示标语等安全措施。应建立应急预案和安全管理制度,加强消防管理。沉淀池的设置标准符合贵局提出的相关技术要求。出水水质应达到《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的标准。服从市政设施监察人员的核查和监督管理。如造成周边市政排水管道破坏和淤堵将按《南京市城市排水管理条例》接受处罚并承担管道修复的所有费。

基坑排水处理技术规T/NEEPA 001-2021

《建筑基坑降水工程技术规程》DBT29-229-2014

《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2-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