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iteSpace的广西方言研究可视化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18
/ 3

基于CiteSpace的广西方言研究可视化分析

李佳艳 ,许嘉欣 ,潘秋玲 ,彭译娴 ,潘语恒,黄曼莹

(广西职业师范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7)

摘要: 文章基于CNKI数据库,运用软件CiteSpace对20年间有关广西方言的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获得相关图谱。并由研究所得图谱揭示了广西方言研究的基本态势。经过研究发现目前广西方言的相关研究存在着与其他地区的方言研究相比存在研究机构类型较少且单一等问题本文提出了几点有关广西方言的研究展望,广西方言相关研究的方向提供参考

据统计,广西壮族自治区有汉语、壮语、勉语、布努语等其他少数民族语言,其中,汉语方言包括粤语、西南官话(俗称桂柳话)、客家语、平话、桂北湘方言、闽语等6种,其中粤方言发源地为广西梧州。在第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福建省人大代表傅丽云提出了关于加大方言保护力度、落实方言传承和保护相关具体措施的建议。2020年6月2日,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徐晓萍表示:“推广普通话和方言的保护传承都是我们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内容[1]”。通过以上信息,可以得知目前国家对方言的保护、传承工作的重视。

为响应国家号召,文章对广西方言现有研究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并得出近年来对其研究的变化趋势。通过分析,发现目前广西方言与其他地区的方言研究相比仍存在差距例如学术和技术交流方面缺乏合作且研究的类型较为单一、研究热点不高、广西汉语方言语法研究非常薄弱等。针对以上问题,文章使用了软件CiteSpace对中国知网所收录的广西方言的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为以后广西方言的相关研究提出建议。

一、基于CiteSpace的广西方言研究设计

1.1数据来源

为保证数据质量和代表性,本研究使用CNKI(中国知网)作为数据源。研究对象为2002年至2022年中国知识网数据库中与“广西方言”相关的文献,对诸如“广西方言”等关键词进行高级检索,文档类型限制为研究论文、期刊,然后从检索出的文献中逐篇筛选,从而确定199份文献为有效数据。最后,以参考文献的形式存储文档信息,对其进行分析以支持进一步的研究,并为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准备数据[2]

1.2 工具和方法

近年来,学者们高度关注以CiteSpace为工具对特定领域运用可视化分析的方法。在广西方言的研究基础上,通过导入199个样本数据到CiteSpace软件进行文献计量可视化,定量分析,绘制科学图谱,反映出近年来研究热点变化。本研究采用共现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两种文献计量学方法探索2002—2022年广西方言的主要研究领域。

二、基于CiteSpace的广西方言知识图谱

2.1基于CiteSpace的广西方言关键词知识图谱

2.1.1 CiteSpace关键词共现图谱

关键词是论文的核心,统计关键词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变化有助于探索该领域研究热点的变化。共词是对一组词语两两统计它们在同组文献的出现次数,通过共现次数测度它们之间存在的亲疏关系。将数据集导入CiteSpace软件,节点类型(Node Type)选择关键词(Keyword),选取时间切片(Time Slice)为一年,关键词显示阈值(Threshold)设为15,通过算法统计后得到关键词共现网络(见图1)。图中每个节点代表一个关键词,节点大小表示关键词累计出现频率。图中较大节点有广西、语音、广西方言、汉语方言、词汇、方言、普通话和粤方言,为广西方言的研究热点。表明近20年间广西方言研究在汉语方言、粤方言、客家方言3个语种有加强研究的趋势,体现出广西三大方言的研究热度并不算低,且有对广西其他方言如客家话、桂北平话、桂南平话、昭平方言的研究。节点之间网格连线代表关键词之间的共现关系,图谱显示,除各上位范畴词与其他各高频关键词均存在较强的共现关系外,“语音”和“词汇”两个关键词共现关系也较强,表明学界对此方面的存在较多的方言研究角度。

{BQXKO9BKN1T(F{3J17@3UA

图1  2002——2022广西方言关键词共现网络

2.1.2 CiteSpace关键词时区图谱

为了进一步捕捉研究热点的历时演变,利用CiteSpace绘制广西方言关键词的时区图谱,并根据软件自动统计结果,剔除“比较”“比较研究”“影响”“词汇”4个语义类别后词频排名前四的关键词依次为广西、语音、汉语方言和广西方言。

结合关键词时区图谱进行2002—2022年广西方言研究热点历时分析如下:2002年广西方言研究热点主要以汉语方言粤方言等为人熟知的方言为主;2003—2010年间普通话成为广西方言研究的新兴热点,表征广西方言研究视角由宏观转向中观,加强了广西方言与普通话的关系。原因是,2006年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一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认真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全区经济保持增长较快、物价水平较低的良好态势,实现了“十一五”时期的良好开局,经济社会发展亮点鲜明[3]。广西“两基”攻坚任务在2006年提前完成促使学界开始关注普通话研究。2011-2022年学界对广西方言的研究较少,仍有对一些较为小众的方言进行研究,但研究热点不高。

2.1.3  CiteSpace关键词聚类图谱

衡量聚类结构合理性的两个重要参数是模块值Q和轮廓值S;Q> 0.3表示聚类结构显著,s>0.5表示聚类结果同质性高。2002-2022年间广西方言研究关键词聚类结果如图2所示,Q值为0.7345,S值为0.9301,聚类结构明显合理。880}R(WYI$$D)1{1ZT3~6F9

图2  2002-2022广西方言关键词聚类图

聚类图谱显示,广西方言研究关键词形成34个关键词聚类,除去“广西”“方言”“比较”3个语义类别,规模前9聚类依次为汉语方言、广西方言、词汇、粤方言、方言研究、比较研究、昭平方言、客家方言、北部湾,由此分析:汉语方言、广西方言、粤方言、昭平方言为广西方言20年来主要研究类型;20世纪六、七十年代,广西汉语方言的研究处于方音研究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后广西汉语方言语法逐渐走入学者的视野。20世纪90年代以来,广西汉语方言语法研究持续发展,但是这方面的研究还非常薄弱,亟待强化。

结合研究热点分析可知,近20年来广西方言的研究热点都有其独特的研究体系;例如粤方言研究成果数量位居榜首,但规模较小,研究数量和规模的落差说明研究存在同质化现象,其系统化程度略低于客家话和壮语。聚类图谱表明过去20年来广西方言的主要研究相互重叠、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广西方言研究的知识体系。

2.2 基于CiteSpace的广西方言文献作者图谱

2.2.1 研究作者分析

CiteSpace输出文献的作者协作图集中可见作者发表的论文数。2002-2022年,作者平均发表强度约为1.38。郭必之始于2002年研究;2010-2013年,唐七元、张秀珍等学者发表数有增加。2018-2022年,吕嵩崧和李金阳发表论文数分别为2.4篇和1.11篇。作者之间的合作关系图中的Q=0.7345大于0.2,说明作者合作网络的圈大小成正比。S=0.9031,远大于0.5,说明作者之间是合作关系。直线段的粗细代表作者之间的合作与方言学者之间的合作是否密切。从联系的角度来看,少数作者可能会通过学术研讨会与其他学者进行学术交流与合作。反之,若无联系,则说明学术出版合作关系薄弱。如以覃凤余为中心的田春来、曾春花、郭鑫等人都与她有密切的关系。因此,需注重作者之间的有效沟通和技术合作,促进作者之间的交流。

2.2.2 基于CiteSpace的广西方言文献机构图谱

广西方言研究机构分布图中的strength表示强度。强度指数越大,表明研究机构发表的论文越多;否则,越少。从发文量上看,梧州学院在广西方言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最为丰富,研究强度为2.11,可见梧州学院在该领域的研究实力较强,被誉为广西方言研究领域的领先者。

由此可知,广西方言研究机构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类型较少,单一,主要是以一些高校为主;各研究机构发表的论文数量存在一定差距;研究机构之间缺乏密切合作。

三、总结与建议

1. 基于CiteSpace的广西方言研究焦点

1.1 语音研究

语音研究是方言调查和研究的主要方式之一,在语言中,以某种语音来表达某种事物表示的意义是任意的,是由惯例确定的,方言亦是如此。人们用不同的语音来表达不同的语言意义,因此产生了多样的语音系统,语音的形式以及作用也就呈现差异性。此外,还有民族、地域和当地的语言习惯的差异使得语音具有不同的特点。

近20年来,广西方言的研究主要针对语音研究方面,研究主要集中在广西的壮语方言、汉语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四大语种。语音研究中声调、声母、音变、变调、音系、同音字汇的研究是方言研究的热点,主要是对语音进行历史研究和内部差异研究。如此,对解决方言方面的技巧和难点有极强的应用价值。

1.2 普通话和地方普通话的研究

2006年广西“两基”攻坚任务的提前完成,地方普通话对人们学习标准普通话产生的重大影响,引起学界对普通话研究的高度关注。地方普通话不同于标准普通话,地方普通话是地方居民在学习标准普通话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带有方言特点的语言。在我国广泛使用的三种交际语言普通话、地方普通话和地方方言中,地方普通话使用的人数最多、范围最大,深刻贯彻到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

未来中国的语言层级可能会从以大量使用地方方言为主的金字塔型转变为方言土语层逐渐缩小、地方普通话层不断壮大的橄榄型层级。地方普通话中的方言元素和特点是我们探索地方语言文化的重要依据,同时也为方言和普通话的接触研究提供了充分的材料,因此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4]

由于世界上说汉语的人口基数大、分布广,文化和教育水平不同,要求所有说汉语的人都讲标准普通话是不切实际的。因此,对汉语学习者来说听懂地方普通话非常必要。虽然要精通地区方言和地方普通话需要长时间在该地区生活,但有效的教学方法可极大缩短非母语人士对各地普通话的认识,从而提高他们的交流能力。加快对各地普通话的纵向分类和横向比较的研究,根据变化的程度,逐级分析归纳出与标准普通话的系统性差异,开展符合学习者交际需求的分级教学,能够进一步推动普通话的普及。响应服务国家推广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助力乡村振兴的发展战略,由实际需求主导的地方普通话研究是政产学研结合、国家发展的助力

  1. 建议

本文借助CiteSpace软件对2002-2022年间中国知网收录的199篇期刊文献进行分析,揭示广西方言研究的基本态势。据研究结果显示:对广西方言的研究多集中在汉语方言、壮语方言、粤方言和客家方言、语音和词汇系统层面;后来,随着普通话的广泛应用和普及,普通话研究也随之成为一大研究热点,研究机构主要集中在梧州学院。通过研究机构、作者以及合作机构网络统计发现,相关研究机构和作者对广西方言的相关内容研究较为分散,学术信息交流传递与问题研讨不够充分,并且缺乏紧密有效的合作渠道;研究者类型则相对较单一,科研机构仍然是以国内高校为主,各研究机构在发文数量上存在一定幅度的差距。

针对过去20年间有关广西方言的研究,在此提出几点关于广西方言的研究展望以明确广西方言相关研究的方向:

2.1支持专家学者加强研究,提高文献研究的内容质量。

从广西近20年的方言文献发表量分析来看,关于广西方言的研究文献成果较少,与其他地区的方言研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为了弥补广西方言与其他地区方言的研究差距,可以借助国家和地区发布的相关语言政策,鼓励和支持专家学者加强对广西方言的研究。

2.2注重加强各机构之间、作者之间的有效沟通和技术合作,实现学术研究成果和高层次人才资源有效的共享

广西方言的研究机构之间、作者之间缺乏密切的学术和技术交流合作。地方或地区内通过举办广西方言研究机构和作者的学术交流研讨会,来搭建一个多方交流的平台,加强广西方言研究作者、机构之间的粘黏性,让学术研究成果和高层次人才资源有效共享。

2.3研究机构多元化发展,实现更深入的研究交流。

广西方言研究机构类型较少且单一,主要是以广西内的高校为主。单一化的研究机构致使广西方言的研究层面和领域相对简单化。广西方言研究机构未来应多元化发展,积极建立一个多层次、宽领域、多形式、立体化的方言研究体系,从而增强学术研究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1]人民网【人民咨询】两会关注|建议大力加强方言保护与传承力度(2022-01-13)

[2]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首页,统计数据,新闻发布,数据发布《2006年广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亮点》

[3]郑燕.基于CiteSpace的闽东方言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

[4]曹晓燕.《重视对地方普通话的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