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化瘀解毒法中药治疗胃癌的作用机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18
/ 2

益气化瘀解毒法中药治疗胃癌的作用机制

梁晨

(南京中医药大学  江苏省南京市  210029)

摘要:胃癌(GC)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它是全球第四大常见癌症,死亡率也居第二高。转移是胃癌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胃癌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探索胃癌转移的机制,寻找新的药物靶点已成为一些研究的重点。中药对治疗胃癌可能很有希望。本文综述了中药抗转移活性的研究进展,以促进胃癌治疗的临床发展。

关键词:中医、转移瘤、胃癌、细胞周期

1.引言

胃癌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我国占全球胃癌病例的42.6%,恶性肿瘤转移是主要死亡原因之一。随着对中药的不断研究,大量研究表明,在癌症治疗中,中药可以提高疗效,减少副作用。Chen等[1]发现怀尔在治疗性肝切除术后使用HCC(hepatocellular-cancer,肝胆外科常见的原发性肝细胞癌)有效,可延长肿瘤病人的无复发生存时间,减少肝外复发。此外,Von Hagens等[2]指出,在一项I期研究中,长期口服青蒿琥酯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可以巩固原有的疗效和安全性。Deeken等[3]指出,静脉注射青蒿琥酯为18 mg/kg,对治疗实体瘤的耐受性良好,副作用减少。与西医化疗、放疗相比,中医相当重视整体调控,是肿瘤模型系统中减少副作用、提高生存率、延长生存期的有效治疗方法。

2.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

2.1细胞周期停滞

苦参提取物、黄芪多糖和华蟾毒它灵可诱导G1周期阻滞。Sun等[4]发现,细胞色素因子诱导SGC-7901细胞的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小檗碱和依兰酮诱导G2/M细胞周期阻滞,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

2.2抑制端粒酶活性

Calıskan等[5]发现端粒酶活性调控胃癌细胞中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的表达,并提出抑制端粒酶活性可能是一种潜在的抗癌治疗机制。另一项研究利用PCR-TRAP方法评价BGC-823人胃癌细胞的端粒酶活性,发现藤黄酸(GA)可以通过抑制Akt的磷酸化、降低hTERT的表达来抑制端粒酶活性。Duan等[6]证实荜茇酰胺(PL)通过抑制端粒酶活性和细胞增殖发挥抗癌作用。

2.3线粒体凋亡途径

Wang等[7]发现,南蛇藤(黄芪提取物,COE)可以改变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下调凋亡相关蛋白Bax和半胱天冬酶,增加bcl-2和PI3K/Akt的表达。提示COE可能通过诱导胃癌细胞凋亡来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土荆皮乙酸(PAB)已被证明可以促进各种细胞的凋亡。该实验评价了PAB在人白血病U937细胞中的抗肿瘤活性的分子机制。U937细胞被bcl-2介导的线粒体途径激活,而依赖半胱天冬酶途径的激活由PAB调控。此外,经PAB处理后,caspase-3的活性增加。因此,本研究表明,PAB可以促进U937细胞的凋亡,至少部分是通过激活线粒体凋亡途径。Mao等[8]发现鳄鱼胆汁通过线粒体凋亡途径加速细胞凋亡。同时,它降低了线粒体膜电位,增加了活性氧的产生、Bax/Bcl-2比值、活化的caspase-3水平和细胞色素c的释放。这些数据表明,鳄鱼胆碱是通过线粒体凋亡途径抑制胃癌细胞的有效抑制剂。

3.抑制胃癌细胞的运动

3.1转移和入侵

Lu等[13]报道纤溶菌素通过抑制人胃癌SGC-7901细胞的侵袭转移,并下调MMP-9和MMP-2发挥作用。Yan等[14]发现黄芩素可以抑制SGC-7901细胞的增殖、粘附、侵袭性和迁移能力。其潜在机制是通过抑制p38信号通路的活性来抑制MMP-9和MMP-2的表达。Zhang等[15]证明泽泻醇B可以调节血管扩张剂刺激的磷蛋白(VASP)的磷酸化,抑制胃癌细胞的粘附和迁移。

3.2粘附

增加细胞粘附分子的表达和细胞外基质的降解可以控制癌症的转移,减少癌细胞的迁移。

3.3调节粘附分子的表达

Sun等[16]发现HepG2细胞培养的血清老鼠喂鳖甲煎丸显示低表达β连环蛋白在细胞质和细胞核以及抑制GSK-3β磷酸化和减少CD44v6和VEGF的表达。鳖甲煎丸抑制肝癌的增殖和侵袭性。Xu[17]发现怀尔可以通过降低间充质标志物N-钙粘蛋白和波形蛋白的表达,增加上皮细胞钙粘蛋白的表达,部分逆转上皮-间充质转化(EMT)。怀尔提取物能显著抑制胃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Ma等人指出,通过综合临床分析,怀尔可能会增强临床治疗效果和降低胃肠道癌的副作用。

4.结论

本文总结了中医如何在多个层面进行干预,如何影响多个靶点,从而影响胃癌的转移。然而,由于中药的抗肿瘤作用的多种方式和复杂的成分,其活性成分难以确定,大大限制了其潜力。此外,中医的临床研究仍缺乏深入的研究和评价标准,因此其真实性在很大程度上未得到认识。这些发现提示,中药的多重效应应与西医相结合,允许综合药物用于控制肿瘤。预计进一步深入的严谨研究将证明,中药对胃癌转移的治疗具有临床意义,并改进预防措施。随着对胃癌发病机制的不断发现和更深入的探索,以及新的分子靶点的识别,人们发现了中药治疗胃癌的靶点,中药的作用已在分子水平上得到确定,为中药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基础。

【1】Chen Q, Shu C, Laurence AD, et al. Effect of Huaier granule on recurrence after curative resection of HCC: a multicentre, randomised clinical trial. Gut. 2018. doi:10.1136/gutjnl-2018-315983

【2】Von Hagens C, Walter-Sack I, Goeckenjan M, et al. Long-term add

on therapy (compassionate use) with oral artesunate in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 after participating in a phase I study (ARTIC

M33/2). Phytomedicine. 2018;54:140–148.

【3】Deeken JF, Wang H, Hartley M, et al. A phase I study of intravenous

artesunate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solid tumor malignancies.

Cancer Chemother Pharmacol. 2018;81:587–596. doi:10.1007/s002

80-018-3533-8

【4】Sun B, Geng S, Huang X, et al. Coleusin factor exerts cytotoxic

activity by inducing G0/G1 cell cycle arrest and apoptosis in human

gastric cancer BGC-823 cells. Cancer Lett. 2011;301(1):95–105.

doi:10.1016/j.canlet.2010.10.010

【5】Çalışkan EC, Atalay MC, Miser ES, et al. Normal and tumour

tissue mRNA expressions of telomerase complex genes in several

types of cancer. Balkan Med J. 2017;34(3):269–274. doi:10.4274/

balkanmedj.2015.1616

梁晨,女,汉族,1995-11,江苏南京人,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住院医师,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主要从事肿瘤外科方向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