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学风建设创新举措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18
/ 3

新时代大学学风建设创新举措研究

游利锋

(河南工程学院  河南郑州  451191)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教育已经步入到普及化发展阶段,许多高校都已呈现出多样性、层次性教学的基本特征,并且当代大学生受社会多元思想和文化影响,其思想出现了新特点,高校开展教育教学过程中,应针对大学生思想状况呈现出的新特点和新需求,加大校园学风建设。高校开展教育教学过程中,根据社会发展趋势,改革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同时也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道德的建设,且良好学风建设有利于加强高校教育教学有效性,增强学风建设工作的感染力和实效性,是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举措。鉴于此,文章通过新时代大学学风建设创新的现状进行讨论分析,并提出针对性大学学风建设的途径和方法,以期培育出符合社会发展所需的优质人才。

关键词:新时代;大学;学风建设;创新

引言

进入新时代,我国各行各业的不断发展,推动我国教育事业也不断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我国对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们党的教育方针,更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共同使命。因此,大学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要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和功能发挥,立足人才培养目标和学风建设,为学生今后学习和发展打造良好的学风新格局。

一、新时代大学学风建设创新的特征

(一)多样性

高校开展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想实现学风的良好建设,需要根据校内教学实际情况,明确自身在新时代下教学定位和特点,使得大学在发展过程中不仅能呈现出办学体制的多样化,还需要根据社会对人才提出的需求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使得办学形式多样化、培养目标多样化,在各个教育环节中都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加强大学学风良好建设,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举措。因此,高校在创新发展过程中,应根据我国对大学改革创新提出的新要求,科学合理地改革创新教育教学,并加强校内学风建设,使学生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能够受到学校良好学风的深入熏陶和感染,培养学生应用型创新思维和勇于实践的动手能力,使之成为符合时代发展所需的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

(二)层次性

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教育教学已经发展到普及化的阶段,大学在开展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意识到无论是从办学体制的内涵和培养目标上,还是从人才培养目标的客观情况来讲,都需要在新时期下呈现出明显的层次性特征,因为当代大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还存在较大差异,虽然都是同一学校、同一年级的大学生,但教师在开展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出现了参差不齐现象,层次性特点逐渐凸显。因此,高校要意识到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不仅仅需要为教师提供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转变教师教学理念,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存在的差异,提出针对性改革创新要求,使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时能呈现出层次性。层次性教育活动的开展,提高其人才培养效率和质量,还需要发挥校内良好学风的熏陶和价值,使学生意识到提升自身能力和素质的重要性,根据校内学生的思想现状和学习能力,不断推动高校良好学风建设,而这是推动高校教育水平和教学能力提升的重要举措,也是人才培养效果提升的重要保障。

二、新时代大学学风建设创新的重要性

(一)大学学风建设是发展的需要

新时代下,大学在开展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意识到自身不仅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生命,并且教育教学也是落实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因此,大学在发展过程中,要充分彰显出学风建设的重要性,因为学风建设是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的一种教学氛围,在专业性和教师风貌上深入开展知识传授和品格培养工作,如此,教师开展教育教学过程中,与学风建设相融合,更具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教学,不仅能满足大学多样性和层次性办学特点,更是优秀人才培养的迫切需要。因为当今阶段我国社会经济迅猛发展,各行各业都对人才提出了新要求,不仅仅需要具备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需要大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而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活动的开展,要以社会对人才提出的需求为切入点,培养更多符合相关行业发展所需的应用型人才,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开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育活动,使学生不仅具备丰富理论知识储备,还具备社会对人才提出新需求的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因此,大学在开展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意识到在人才培养方面,除了要传授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以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将自身所学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灵活运用,具备较强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可见,社会对大学在创新发展过程中,要根据专业课程教学开展实际情况,不断优化学科专业设置,针对师资力量存在的不足,要不断完善师资结构,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和各级各类学校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学校加强专业教学效果提升的同时,还需要在校园精神风貌和学风建设方面展开深入研究,健全社会所需办学特点的学风体系,满足在新时代下人才培养的需要。

(二)大学学风建设的办学定位的需要

高校开展教育教学,在此过程中加强学风良好建设,是大学共享性和适应性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迫切需要。当今时代,我国各级各类教育已经进入普及化阶段,而这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成果,也是新时代下高校教育改革创新发展的重要特征。高校在创新发展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不仅仅是根据我国社会对人才提出的新需求而开展的改革创新重要举措,更重要的是根据我国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人才的重要保障。当今社会的不断发展,对各级各类院校创新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和新任务。一方面,大学在创新发展过程中,要根据专业课程教学开展实际情况,不断优化学科专业设置,针对师资力量存在的不足要不断完善师资结构,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和现代化教学理念,推动大学的良好发展。另一方面,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已经在新阶段呈现出了协同发展的特点,这就要求大学创新发展过程中,需将教育教学与社会经济发展相融合,推进自身产教融合良好发展,并且面对社会对人才提出的新需求以及学校的创新发展需要,高校领导者要根据社会需求以及当代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创新思路,打开路径,打破大学学风建设的固化思维,在大学学风良好建设过程中运用新思想和新手段,呈现出大学学风建设的专业性和科学性以及有效性,把握社会对大学提出的办学特点和时代使命。

三、新时代大学学风建设创新的现状分析

(一)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

多数高校开展教育教学过程中,虽然高校注重良好学风建设,也注重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但校内仍旧存在部分学生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不高的原因,且学习态度不够端正,部分学生会在临近考试时突击学习,为了应对专业考试,而此种类型学生的学习态度明显存在积极性缺失问题,可见,大学学风建设没有达到理想的育人目标。

(二)忽视学校良好氛围营造

学风良好建设,对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和大学办学发展存在两方面的影响。但许多大学在建设良好学风过程中,很少调研学生的心理和思想现状,并且在大学期间大学生属于群居动物,部分同学的心理和思想极大影响了其他同学的学习态度和思想,忽视课堂教学氛围良好营造,使得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不高,教师与学生之间没有展开活动和交流,教师无法解决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和困惑,也无法更深层次地了解学生思想现状和学习情况。

(三)课堂学风监管力度不足

大学创新发展过程中,虽然不断营造良好的学风,但课堂中学风建设还有待完善,许多学校没有严格落实课堂中的学风监督和管理工作,虽然在课堂中为学生准备了“手机口袋”,但部分学生还是会存在上课玩备用手机开小差的问题,而这类学生在课堂中开小差、不跟进教师的讲解进度,极会影响课堂学风以及课堂学习效率。

四、新时代大学学风建设创新的实施策略

(一)明确大学生的学习目标,建设优良大学学风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开展教育教学是培养大学生成人成才的重要基础,而当代大学生普遍的愿望是成人成才,高校根据当代大学生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所在,科学合理地开展教育教学,使高校开展的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目标符合大学生成人成才的需求,使之高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开展成为大学生成人成才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因此,高校在开展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想有效加强校内学风良好建设,提升大学教学质量和效率,要根据校内教师教学实际情况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通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学习目标,引导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制定针对性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能够找准自我定位,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动力。如此,在校期间帮助学生端正良好学习态度,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是发挥学风建设工作的重要举措。因为学风是凝聚在教与学过程中的精神动力、态度作风和方法措施等,是通过学风的影响对学生成长和发展产生熏陶和感染的作用,不断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这对学校在新时期下发展和建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端正大学生的学习态度,建设优良大学学风

大学学风建设不仅仅对学校自身的发展和建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对学生成长和发展起着重要推动作用,因为大学良好学风建设,其特点能表现出独有的特色和丰富的内涵,并且是提高校内教学效率和质量的重要前提保障,因为大学良好学风建设是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永恒主题,要想提高校内良好学风建设,保证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需要根据教师开展教学实际情况,转变教师教学理念,引导教师学习现代化教学理念,让教师了解到自身在教育教学中的引导作用。因教师不仅是学生在学习和发展过程中的服务者,更是学生成人成才的指导者和监督者,也是做好大学学风良好建设工作的中坚力量,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在学习和发展过程中朝向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开展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将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培育与专业课程有机结合,无论是在校园中还是班级中都需要教师积极主动参与到学风建设当中,并且教师也是校园学风良好建设的主要负责人,只有不断提升教师自身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增强校内师资队伍力量,发挥教师在班级集体中的烘托作用和影响作用,如此,能端正大学生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学风。

(三)营造良好学校学习氛围,建设优良大学学风

大学良好学风建设是提供人才培养有效性的重要举措,但高校创新发展过程中,要根据社会对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提出的要求,也要根据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改革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育教学,并充分发挥校内良好学风的熏陶和感染作用,为学生呈现出独有的特色和丰富的内涵,而学风良好建设要对学生在校期间的成长与发展有着一定影响。因此,学风良好建设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校内全体人员的意志与行动,逐步形成了和固化,成为一种独特的风格和特色,通过独特的风格和特色的宣传,不仅能有效提高校内教师教学效率和质量,也能为学生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对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课程参与学习积极性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而良好教学氛围的营造,是需要大学开展教育教学的重要改革目标,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程度为目标,教师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发展规律,采用互动性、讨论性较高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学生无论是在课堂中还是实践教学活动中都要真正展开互动和交流,学生真正参与课堂进行学习和交流,如此才能发挥教师自身在教学中的传授作用。但师生之间展开互动和交流,也意味着师生交往共同参与学习和实践,意味着平等对话,这对学生未来成长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四)加大课堂堂风监管力度,建设优良大学学风

学校的风气简称学风,学校良好学风的建设,对学生德智体美劳方面以及智、情、意、行方面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因为学风是凝聚在教与学过程中的精神动力、态度作风和方法措施等等,根据不同大学的不同特点表现出独特的特色和丰富的内涵,而校内教师开展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想利用好学风对学生产生的影响,为学生的未来成长与成才夯实素质基础,除了要注重与学生展开交流和互动,开展趣味性和互动性较强的教学方式方法,还要加强课堂堂风的建设和管理。因此,可针对学生在课堂中存在的学习纪律和出勤以及不良习惯进行监督管理,将学生的学习成绩与个人评奖评优相结合,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遵守课堂纪律,通过对学生阶段性遵守课堂纪律的监督和管理,使学生逐渐由他律转化为自律,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是促进大学学风良好建设的有效手段。

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良好学风建设是需要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不仅能促进大学在新时期下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同时还能保证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因此,大学良好学风建设过程中,要意识到学风建设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大学发展过程中要做到治理有方、管理到位、风清气正的特色。学生受到良好学风的熏陶和感染,教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学习观和三观,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指引,增强大学学风建设效果,对推动学生今后发展以及良好学风建设都存在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林安薇.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公安院校学风建设的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J].山西警察学院学报,2023,31(02):123-128.

[2]李彦峰,刘怡琳.学风建设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方向及实践路径[J].济宁学院学报,2023,44(01):90-94.

[3]潘慧,李琴.“五育并举”背景下高校学生学风建设路径探析[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2023,43(01):115-120.DOI:10.16169/j.issn.1008-293x.s.2023.01.017.

[4]魏茜.“三全育人”视角下大类培养阶段学风建设的创新研究[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3(01):90-94.

[5]刘伟光,张艺.高等教育普及化背景下应用型大学学风建设的思考[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23,37(01):39-44.DOI:10.16255/j.cnki.ldxbz.2023.01.007.

[6]许嘉茵,靳祥鹏,陈泽曼.基于需求侧视角的三元主体高校学风建设模式探析[J].高教论坛,2023(01):67-71.

[7]陈晓凡.基于“三全育人”理念下的高校学风建设长效机制研究[J].鄂州大学学报,2023,30(01):20-22.DOI:10.16732/j.cnki.jeu.2023.01.006.

游利锋,女,汉族,1983-10,河南洛阳人,河南工程学院,讲师职称,硕士学历,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主要从事教育教学及化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