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干预对慢性病高危人群的临床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18
/ 2

社区干预对慢性病高危人群的临床效果观察

王瑛,邱钰

石嘴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宁夏 石嘴山 753000

摘要:目的 分析社区干预对慢性病高危人群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法抽取某地区3个社区的老年人。采用自行设计的老年人慢性病调查问卷量表,记录入选者概况、慢性病类型和健康行为、老年人群慢性病发生统计等相关内容,并分析影响老年人群慢性病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562名老年人群中有慢性病408例(72.59%),其中高血压146例(35.78%),冠心病116例(28.43%),糖尿病74例(18.14%),其他72(17.64%);发生慢性病组超重或肥胖、饮酒、吸烟及体育锻炼缺乏占比高于未发生慢性病组,高水平家庭支持低于未发生慢性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超重或肥胖、家庭支持低、饮酒、吸烟及体育锻炼缺乏均是社区老年人群慢性病发生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 社区老年人群慢性病发生率较高,可能受老年人超重或肥胖、家庭支持低、饮酒、吸烟及体育锻炼缺乏等因素影响。

关键词:社区干预;慢性病;高危人群;临床效果;观察

引言

 随着人口老龄化、经济全球化和慢性病危险因素的增加,慢性病患者的数量逐年增加。我国慢性病患者数量多,但慢性病社区健康管理内容多,基层医疗力量负担大,十分薄弱,迫切需要新的有效的慢性病防治方法。欧美等发达国家政府均十分重视健康管理中适宜技术的开发和运用,并积极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支持健康管理的发展。信息技术可应用于社区健康管理的动态发展过程的多个阶段,有效提升管理效果。

1对象与方法

  1. 1研究对象

采用分层抽样方法,于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于13个社区中抽取3个社区内老年人。纳入标准:①社区居住史1年以上者;②具有正常表达、阅读理解能力者;③可配合完成信息采集过程中相关评估测试;④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外籍人员;②重复登记相关信息数据者;③合并危重症不能完成调查者。562名老年人,年龄60~91岁,平均(75.08±0.22)岁;其中男252例,女310例;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381例,高中及以上181例。

  1. 2调查方法

成立老年人慢性病调查小组(共20人),组织培训,内容主要包括:问卷调查的相关注意事项、各点判定、调查技巧等,经统一评估后,进入选定社区开展相关调查工作。调查分别在社区活动中心和保健中心进行,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包括:一般信息、慢性病状况和健康行为等),本研究共发放562份调查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562份(100%)。1.3一般资料采用自行编制问卷,记录老年人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参照《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4〕判定,低体重:BMI<18.5kg/m2,正常:BMI18.5~23.9kg/m2,超重或肥胖:BMI≥24.0kg/m2)、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高中及以上)、工作情况(在职、退休、其他)、婚姻状况〔未婚、已婚(有配偶)、丧偶、离婚〕、家庭支持〔低水平、高水平;采用家庭支持量表〔5〕(PSS-Fa)评估老年人家庭支持情况,共15个条目,总分15分,评分越高家庭支出越好,PSS-Fa评分≥10分为高水平家庭支持,<10分为低水平家庭支持〕、吸烟(连续及累积吸烟6个月及以上者)、饮酒每月至少饮酒1次或饮酒达到6个月以上者)、慢性病家族史、饮食口味(口味清淡或中等,重盐口味较重)、体育锻炼缺乏(近4w内每周参加体育锻炼运动累积时间<2h)、喜好荤食。1.4慢性病调查慢性病评估根据国家卫生服务调查中相关内容〔6〕判定:被调查者近6个月内经医院明确诊断为慢性病,或6个月前经医院诊断有慢性病在调查前6个月内时有发作并实施对症治疗。

2结 果

慢性病发生情况 562 名老年人群中有 408例( 72. 60%) 发生慢性病,其中高血压 146 例( 35.78%) ,冠心病 116 例( 28. 43%) ,糖尿病 74 例( 18.14%) ,其他72 例( 17. 64%) 。

3讨论

慢性病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危害性大,是导致老年人病死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老年人日常生活。

本研究结果显示,说明社区老年人群慢性病发生率较高,整体老年人群健康状况不乐观。分析其原因,(1)超重或肥胖超重和肥胖的老年人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血脂异常,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阻塞血管、增加血管阻力,并增加高血压风险;而且体重过重会增加老年人的心脑血管负担,容易增加中风、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此外,老年人体重过重,可增加机体内胰岛素抵抗,此时需分泌更多的胰岛素以维持机体血糖代谢平衡,而当胰脏无法分泌足够胰岛素调节血糖时,可引发血糖失控,继而诱发糖尿病。(2)家庭支持低:老年人的亲密关系十分重要,丧偶、独居、缺乏陪伴的老人容易产生情感孤独。朋友和家人的支持可以为病人提供重要的情感缓冲,从而使其找到更积极的应对方式。因此,领悟社会支持较高的病人在治疗疾病过程中从外界获取的关心帮助更多,更有助于增强其在面对疾病时采取积极的心态,减少负性情绪的发生,从而获得高水平的益处发现。提示医护人员应关注病人的社会支持系统,鼓励病人家属、朋友增加对病人的陪伴和支持,相关卫生服务系统也应增加对社区老年慢性病病人的随访及关注,帮助病人解决在治疗疾病过程中的困难,提高病人应对疾病的信心,使其在治疗中获得更多的积极情绪。(3)饮酒:老年人长期饮酒可损伤胰岛细胞,降低胰岛敏感性,影响胰岛素合成及释放能力,增加糖尿病发生率;同时,酒精不仅能够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增加心输出量,加快心率,增加心血管负担,还可间接引起血管收缩类物质的释放,促使血管收缩,增加血管压力,长期诱发高血压及心血管疾病。(4)吸烟:吸烟是诱发多种慢性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而长期吸烟的老年人血液中的血小板黏性显著增加,进而增加血液黏稠度,使血小板聚集于血管表面。此外,长期吸烟还可增加老年人机体低密度胆固醇水平,促使脂肪类物质沉积于血管内,长期聚集诱发冠脉粥样硬化,增加慢性心血管类疾病发生风险,如冠心病、高血压等;长期吸烟可损伤肺部组织及气道,增加老年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及肺癌等慢性疾病发生率。

针对上述相关影响因素,本研究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1)建坚持和完善社区老年人慢性病健康管理政策,开展慢性病三级预防,并进一步完成社区老年人健康管理档案,定期或不定期对老年人体质健康状况和慢性病危险因素进行评估,以规范慢性病管理,为老年人制定有针对性的自主健康管理措施,规范慢性病管理。(2)构建了慢性病健康管理新体系和模式 互联网+新技术在慢性病社区健康管理的应用探索,实现了病例监测报告、精准分拣随访管理、日常健康监测、慢性病风险评估与干预、家庭医生签约转诊数据的共享调阅,构建了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单位之间慢性病防控一体化健康管理新体系和新模式。

综上, 社区老年人群慢性病患病率较高,受老年人超重或肥胖、家庭支持度低、饮酒、吸烟和缺乏锻炼等因素影响,地区应依据上述相关因素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防治干预措施,以降低慢性病发病率,提高老年人群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金怡满.社区干预对慢性病高危人群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21,37(04):168-169.

[2]杨祎.社区干预对慢性病高危人群的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20):71-72.D

[3]杨柯君.社区干预可降低脑卒中高危人群血压水平[J].上海医药,2013,34(22):14-15.

[4]濮欣,孔详廉,林棉.中山市岐江社区慢性病综合防治模式的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05(17):1430-1431.

[5]郭海健. 基于社区的高血压前期人群健康干预效果经济学评价[D].南京医科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