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巢老人心理健康问题及应对策略

/ 2

空巢老人心理健康问题及应对策略

温金锋

揭阳市崇善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广东省揭阳市 522000

关键词 空巢老人心理健康应对策略

引言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73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8.9%,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2005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4.2%。这是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首次超过14%。老龄化规模大,速度加快,老年家庭孤巢和空巢化严重,31.65%老人过着空巢家庭生活。“空巢家庭”将越来越多,并将成为我国城市甚至许多农村地区老年人家庭的主要模式。由于儿女没在身边,亲朋好友探访的时间不多,时间长了他们变得更加孤单,失落,没有价值感,被抛弃感等,最后导致了很多心理问题。“空巢老人”已经不是局部问题,已经变成了整个社会的问题。

一、空巢老人的主要心理健康问题及表现

(一) 社会价值缺失感。城市退休职工都是有过几十年的工作经历,有的老人在工作中曾做出过出色的成绩。退休后,老年人在家无所事事,不愿与社会接触,子女又不在身边,感觉自己已经经没有了社会价值,因此就会产生深深的挫败感与失落感。

(二) “空巢综合症”问题。“空巢综合症”主要的症状是心情郁闷、沮丧、孤寂,食欲减低,睡眠失调,平时愁容不展,长吁短叹,甚至流泪哭泣,常常会有自责倾向,认为自己有对不起子女的地方,没有完全尽到做父母的责任。另外也会有责备子女的倾向,觉得子女对父母不孝,只顾自己的利益而让父母独守“空巢”。空巢综合症”会使人的神经内分泌系统调节紊乱导致免疫功能减退,机体抵抗力下降,进而引发各种疾病,或使原有的疾病加重,严重降低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三)孤独感问题。空巢老人由于子女不在身边,社会交往减少,娱乐方式单一,心理上更易产生孤独感。城市空巢老人伴有中到重度的孤独感,孤独感的水平因个体的年龄、婚姻状况及收入的不同而各异。害怕孤独这是老年人最常见的一种心理异常,其主要表现是自我评价过低、生存意识消极、经常对他人不满及抱怨。长此以往,有此情况的老人就会加强对自我行为的约束、强化自我内心的封闭,逐渐地疏远社会,最终会形成孤独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模式,并将默默地承受孤独带来的痛苦。这类老人既希望别人关心照顾,又害怕由于过分期望而出现过大的心理落差和失望,于是常常拒绝与他人交往,因而会变得行为孤独、性情孤僻,与周围人的距离越来越远。

(四)焦虑感问题。焦虑是个体由于达不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的威胁,致使自尊心或自信心受挫,或使失败感、内疚感增加,所形成的一种紧张不安带有恐惧性的情绪状态。影响空巢老人焦虑情绪发生的主要因素为躯体疾病、收入、娱乐活动。老年焦虑症容易导致精神致残、自杀率高,成头老年健康的一大杀手。空巢老人的焦虑症状往往会发展为焦虑和抑郁的混合状态,从而进一步损害老人的身心健康。

(五)抑郁感题。空巢老人心理问题中,抑郁的危害性较大。其发生与性别、婚姻状况、与子女的关系及兴趣爱好、是否参加文体活动有关。作为老人中的特殊群体,空巢独居老人生活范围更加狭窄,社交范围更小,因此获得的社会支持也相应较少。此外,部分空巢独居老人,极少有机会参加娱乐活动,精神生活极为贫乏,因此更易引发抑郁症状。

(六)主观幸福感较低问题。主观幸福城是人们对整体生活的满意度与快乐感,是衡量个人牛活质量的重要综合性心理指标。提示空巢独居老人主观幸福感较低,经济状况是影响空巢老人主观幸福感较低最重要因素。除此之外,空巢老人还可伴有自卑、恐惧、失落等负性情绪,这些负性情绪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舒解,将会成为导致更严重的心理问题出现的重要因素。

二、影响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的因素

1.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同样经济基础决定着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大量研究表明、经济状况与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空巢老人缺少子女的经济支持,经济状况不佳,常常难以确保医疗服务的质量,从而影响其心理健康,降低生活质量,增加死亡的风险。

2社会支持。社会支持。空巢老人与周围环境沟通少,情感上的孤独导致心理健康问题。社会支持越多、空巢老人的孤独感越少。可以通过沟通关怀,养老医疗等保障老有所养,老有所终来保障空巢老人的生活,解决空巢老人的后顾之忧。从而缓解心理健康问题。

3.其他方面、空巢老人的宗教信仰可以让他们精神有所寄托,转移注意,减少抑郁。空巢老人的教育水平和养老方式也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牛影响,尽管子女不在身边老年人对自己长久居住的家仍旧有特殊的情感依恋、居家养老可以提高空巢老人的幸福感。性别与婚姻状况是影响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的另外两个重要影响因素。绝大多数研究者普遍认为女性空巢老人同男性空巢老人相比其心理健康状况更欠佳。

三、解决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的对策

(一)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心理刺激的缓冲因素或中介因素,对健康产生间接的保护作用,同时,维持个体良好的情绪体验,有益健康。因此,增加社会支持力度,完善各种老年社会保障,如建立完善的老年医疗保障体系,建立老人院,建立社区家政服务站等,对满足空巢老人的服务需求、给老人提供正常的生活平台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深入开展具有社区特色的个性化家庭服务。深入开展具有社区特色的个体化家庭服务。空巢老人大多患有一种以上的慢性病,且老人独自在家,缺乏家人照顾,急需社会对其提供帮助。作为老年人“第二空间”的社区,应根据空巢老人的社区护理需求,针对性地定期进行家庭服务,为老年人提供包括健康体检、疾病护理、用药指导、心理咨询、生活照料及其他医疗护理服务项目。另外,为防止意外情况发生,还要建立应急呼叫系统,以方便老人随时与社区联系。

(三)完善丰富老年人业余生活。社区可采取讲座、报纸杂志、广播电视或举办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等帮助空巢老人进行心理调适,维护身心健康。多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建立老年人活动中心等健身娱乐场所,以丰富老年人的业余生活,营造有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的社会氛围。加强空巢老人心理状况监测,对高危人群进行针对性心理干预。社区医护人员在为空巢老人进行社区服务过程中,首先对空巢老人的个性特征、经济状况、社会背景、人际关系、心理表现等实行评估,筛选出存在或易产生心理问题的高危人群,将心理学理论知识及技术运用于心理护理中,如采用心理分析、认知疗法、松驰训练等方法可有效干预老年空巢综合征的产生和危害。

(四)鼓励空巢老人进行自我心理调节

鼓励空巢老人进行自我心理调节,克服空巢心理接受空巢现状,了解空巢心理对自身带来的危害,改变不良认知观念是空巢老人摆脱空巢化带来的心理危机的三部曲。在了解了影响空巢心理发生发展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之后,空巢老人可以通过发展兴趣爱好以转移注意力、扩大交际圈以增加社会支持、积极进行身体保健以提高生活质量等途径,远离空巢心理危机。

结语

在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人口迁移日益频繁的今天,空巢老人问题已成为比较突出的社会现象,引起了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空巢老人作为弱势群体中的弱势群体,他们的心理问题如不能得到有效纤解,极易诱发各种身心疾病,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各种困难,从而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社区服务网络,帮助空巢老人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观念,适应社会与周围环境的变化,提高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