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及护理干预研究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19
/ 2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及护理干预研究进展

石小芬

青海省西宁市城东区南山东路166号青海省第五人民医院  810000

摘要:在医疗技术发展水平日新月异的今天,高血压作为日常生活中多发、常见的慢性疾病,公众对于它的了解也日益增加。目前已有各种成熟、完善的诊疗方案面世,降压药物也层出不穷,但迄今为止,原发性高血压病仍有较高的发病率、并发症的发生率亦居高不下,依然存在控制效果欠佳、预后较差的特点,给个人、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本文立意于高血压的自我管理、护理干预,从院外、病患自身的角度出发进行探讨,旨在为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的研究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自我管理;护理干预

原发性高血压作为常见慢性病,已成现代人所面临的主要公共健康问题。有研究指出,原发性高血压是由遗传易感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所引起的,比如情绪、应激、体位、时间、种族、性别、体力活动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高血压病的发病率。所以对于高血压病的治疗,除了选对用药,还应充分考虑以上因素1。目前,高血压病的院内管理流程已日渐趋于成熟,但院外管理仍存在很多欠缺,尤其是在患者的自我管理方面。由于许多患者存在对疾病的轻视、药物恐惧等心理,难以严格依存医嘱服药,故而若能探讨、制定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干预策略,对于减轻患者、家庭以及社会负担,都大有裨益。

1.自我管理

1.1自我管理的概念

“自我管理”的概念最早源于 20 世纪 60 年代,意为用强调患者参与治疗情况的手段,促使患者积极应对疾病状态,以减少慢性疾病对身体机能的影响[1]。自我管理主要包含了三个主要方面:情绪管理,角色管理以及疾病管理。合理科学的管理可有效控制血压、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2]

2.影响自我管理的因素

2.1患者动机与疾病认知

对高血压疾病治疗动机低下、疾病认知不足是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不良的根本原因,患者表现为服药依从性差,限制了有效的自我管理行为[3]。高血压前期具有无症状的特点,故而导致一些患者拒绝主动获取相关知识,并且忽略对血压的监控与管理。应通过宣教、科普、演示等相关方法,告知患者高血压病的危害性,鼓励患者积极治疗,提高患者的认知、动机和改变行为的能力,充分发挥患者在疾病管理中主观能动作用[4]

2.2环境支持

保琦、罗震寰[5]等人在一项针对高血压患者依从性的研究中发现,有63.7%的样本人群用药依从性较好,与子女同住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更好。家庭成员、朋友和卫生机构等多方面的综合性支持是帮助患者提升有效管理的关键。然而现今仍有一部分患者是独自与疾病“单打独斗”,长久的病情容易消磨患者的“斗志”,导致控制欠佳,甚至有放弃治疗的可能性[6]。扩大患者的社会支持面、互相分享患病感受,拥有一个治疗支持的环境,例如鼓励患者参加各种支持性组织(联谊会、俱乐部等),加深患者的认同感,也是较为重要的一个方面[7]

2.3其他因素

林菲等人在研究中指出,文化程度高、经济收入高、情绪稳定的高血压患者具有更高的服药依从性,其自我管理水平与高血压相关的“知、信、行”水平有关[8]。除此之外,其他研究亦提到了还有年龄、生活习惯、社区重视性等因素,都会影响到患者对血压的自我管理。

3.护理干预管理的措施

3.1自我监测

高血压治疗态度、信念,血压监测频率,监测重要性的认知等是血压监测依从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应加强患者自我血压监测管理[9]。可通过宣传教育,加深患者对疾病的了解,认识到监测的重要性,使其在认知方面深刻改变。比如教患者熟练掌握电子血压计的使用方法,学会记录监测频率、血压波动情况等,方便患者、家属、医生掌握病情的发展与变化,做到制定或更换治疗方案时有据可依。

对于用药记录的重视性亦有待提高,有些患者会联合服用降压药,如果治疗效果不佳,则需要更换药物或增加药物种类。患者对用药史不明晰可导致医生对病情发展及用药情况的掌握程度欠佳。另外,自我情绪监控的重要性也逐渐浮现在诸多学者的面前,其实行方式需要进一步的探讨与研究[10]

3.2信息化干预

信息化干预目前尚未大规模开展,但国内外多个研究已证实了信息化自我管理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王海清[11]等人在一项6个月的干预试验中得出结论:开展以互联网为载体、以智能可穿戴设备为监测工具的自我管理干预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率、体适能、生化指标、自我效能和生存质量明显优于常规自我管理干预的患者。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各种健康智能穿戴设备也相继面世,如便携式动态血压监测仪、智能手环及手表等,都为高血压的自我管理及监测提供了愈加便利的使用条件。目前也已有学者示范性地搭建高血压管理云平台,目的是通过将云服务器、智能可穿戴设备等硬件设备和患者端、医生端、管理端等软件系统有机结合,构建集慢病管理、危机预警及科普教育等功能为一体的高血压智能管理云平台。经过3个月的管理及监测,被试患者的血压水平、中医症状、生活质量较管理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

[12]。现阶段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血压智能自我管理模式势在必行。

3.3同伴教育

相比起个人自我管理,同伴互助模式的重要性也日益彰显,也已有多位学者对此展开探索与研究。如在赖梅花[13]等人所做的一项同伴教育干预对高血压管理效果的Meta分析中,研究结果显示同伴教育干预可改善病人收缩压(P<0.000 01)、舒张压(P<0.000 01)、总胆固醇(P=0.03)、自我管理能力(P<0.000 01),对高血压管理具有一定的效果。

同伴教育中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融洽的病友关系,有利于患者信息交流、分享疾病管理经验和方法[14]。所以强调患者自我管理的同时,也需要医护人员、社区人员积极建立相关病友、亲友社群,鼓励患者多沟通、交流,使其相互帮助、督促,共同养成健康习惯。

综上所述,高血压的自我管理应以患者为中心,增加社会层面的监督与支持,联合多学科力量,利用现代技术,最终实现对疾病的有效控制与防治。相比起庞大的患病人群,高血压自我管理研究的科学开展与施行仍然任重道远,但众多的医护人员与学者仍然为其积极探索着、付出着,目前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距离建立完善的科学有效的自我管理系统,仍有巨大的潜力空间。

参考文献:

[1]王建枝,吴立玲,陈琪.疾病机制[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1578.

[2]Wang J, Zhang L, Wang F, et al. Prevalence, awareness, treatment, and control of hypertension in China: results from a national survey[J]. American Journal of Hypertension, 2014,27(11):1355-1361.

[3]周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及护理干预研究进展[J].智慧健康,2020,6(28):30-31.

[4]Bokhour BG, Kressin NR. What is in a name? How biomedical language may derail patient understanding of hypertension[J].Circulation: Cardiovascular Quality and Outcomes, 2015,8(4): 452-454.

[5]保琦,罗震寰,翟琛琛,阳明春,胡华杰,管晓东,史录文.我国6省7家县级公立医院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药事,2021,35(02):206-214.DOI:10.16153/j.1002-7777.2021.02.013.

[6]Baumann LC, Dang TT. Helping patients with chronic conditions overcome barriers to selfcare [J].The Nurse Practitioner, 2012,37(3):32-38.

[7]Murphy K, Chuma T, Mathews C, et al. A qualitative study of the experiences of care and motivation for effective self-management among diabetic and hypertensive patients attending.

[8]程学娟. 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影响因素的健康生态学模型解释[D].山东大学,2014.

[9]林菲,朱晓云.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22,36(11):49-51.

[10]涂燕玉.远程健康管理对社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清晨血压自我监测依从性的研究 [D]. 南宁 :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9.

[11]王海清. 基于互联网的社区高血压自我管理干预模式建立与评价[D]广州:暨南大学硕士论文集,2017:30-38.

[12]李林俸. 基于互联网的高血压智能管理云平台建设与示范研究[D].天津中医药大学,2022.DOI:10.27368/d.cnki.gtzyy.2022.000218.

[13]赖梅花.多学科协作下的同伴支持护理对妊娠高血压性心力衰竭患者疾病应对方式及母婴结局的影响[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1,11(27):90-92.

[14]Milaszewski D, Greto E, Klochkov T, et al. A systematic review of education for the prevention of HIV/AIDS among older adults[J]. Journal of Evidence-Based Social Work, 2012,9(3):213-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