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保护应用于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的价值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19
/ 2

临床护理保护应用于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的价值研究

朱 ,蕾,丁亚运

庐江县中医院 安徽合肥 231500

摘要:目的:构建呼吸内科护理质量控制指标,为呼吸内科护理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基于文献回顾、小组访谈建立初始指标,选取2019年6月—2021年1月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150例老年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均符合呼吸系统疾病诊断标准,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排除精神意识异常、认知功能异常、既往肝胆疾病史及合并重要脏器疾病者。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每组各75例。常规组:男45例、女30例,年龄62~85岁、平均(73.88±9.42)岁;干预组:男40例、女35例,年龄63~86岁、平均(74.15±8.29)岁。结论 构建的呼吸内科护理质量控制指标具有一定可靠性,体现了呼吸内科特点。

   关键词:临床护理;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6月—2021年1月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150例老年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均符合呼吸系统疾病诊断标准,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排除精神意识异常、认知功能异常、既往肝胆疾病史及合并重要脏器疾病者。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每组各75例。常规组:男45例、女30例,年龄62~85岁、平均(73.88±9.42)岁;干预组:男40例、女35例,年龄63~86岁、平均(74.15±8.29)岁。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常规组给予传统护理,包括药物指导、饮食指导、营养支持和病房护理等。干预组给予预防性护理,具体方法:(1)医院风险管控。按照《临床感染管理标准》进行抗感染风险管控,对护理管理系统进行完善,按照操作标准进行无菌操作,在各种护理服务前严格检查手部卫生,一次性导管使用标准要严格落实,使用仪器前对仪器进行严格的消毒灭菌。(2)心理护理。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找到其负性情绪产生的诱因,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有效缓解其不良情绪。在病房和大厅内放置娱乐设备,如电视机、播放器等,循环播放呼吸内科常见病症的相关知识、日常预防方法、治疗方法等,播放轻音乐帮助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3)基础护理和用药指导。将病房内温湿度控制在舒适标准内,定期进行消毒通风,提供干净、整洁、卫生的病房环境,避免低温、潮湿、干燥、空气混浊等影响治疗效果。指导患者严格遵医嘱用药,使用前仔细核对药物服用剂量、不良反应、患者姓名等重要信息,严格把控患者的用药情况,禁止滥用、误用药物。(4)外源性感染严格规避。加强对护理人员的知识培训,对其手部消毒意识进行强化,操作过程中要佩戴无菌手套,尽量避免细菌的交叉感染。

1.2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感染发生率。(2)采用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评估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及不满意。(3)采用我院自制的生活质量调查问卷评估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越高越好。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感染发生率比较

干预组:呼吸系统感染3例、泌尿系统感染2例,感染发生率为6.67%;常规组:呼吸系统感染6例、泌尿系统感染5例,感染发生率为14.67%。干预组感染发生率低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87,P<0.05)。

2.2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干预组:非常满意30例、满意38例、不满意7例,护理满意度为90.67%;常规组:非常满意21例、满意29例、不满意25例,护理满意度为66.67%。干预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287,P<0.05)。

2.3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干预组和常规组身体健康评分分别为(93.14±2.18)、(83.24±2.68)分,心理状况评分分别为(91.22±3.07)、(86.42±3.18)分,社会能力评分分别为(91.17±3.38)、(85.10±3.05)分,物质水平评分分别为(92.15±5.03)、(89.14±5.17)分。干预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3讨论

3.1呼吸内科护理质量控制指标应用建议

第一,“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规范执行率”和“气管插管患者气囊压力监测规范执行率”这两项指标需要每日不同时段多次监测。有研究显示,夜间时段的床头抬高率明显低于白天。本研究也得到了相同结果,原因有两点:一是床头抬高30°~45°为非正常睡眠体位,部分无创机械通气患者为提高舒适度主动要求放低床头;二是白天护理管理者、管床医生均会监督护士行为,且白班人力资源充足,能够辅助患者调整体位。在临床工作中,气管插管患者调整好的气囊压力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压力往往无法维持。因此,监测这两项指标时应兼顾一天内不同时段的变化,每日分别在白班和夜班对应的两个时段进行监测,具体监测频率应在相应最佳证据总结的基础上,依据医院实际情况而定。

第二,本研究试应用结果显示,“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规范执行率”为70.9%,高于相关研究,但仍处于较低水平。虽然护士有抬高床头的意识,但只能靠目测预估角度,而目测法的准确性较低。护士在监测指标的同时,应关注自动床面板的角度,手动床可以采用便捷的角度测量仪或将床头抬高的角度在床档位置做标记。

第三,“痰培养标本采集合格率”“无创正压通气患者面罩相关性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这3项指标的数据收集、填报主要依赖人工进行,增加了护士工作量,建议依托信息化平台建立呼吸内科护理质量管理模块,设计数据抓取、自动提醒功能,在保证数据收集准确、科学的同时,提高护理工作效率。

呼吸内科老年患者的身体机能和免疫力下降,细菌感染易导致呼吸系统疾病,且病程长、病情易反复,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也容易导致感染。同时,由于医院的消毒灭菌工作不到位、就诊患者多、空气不流通,部分医护人员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不能保证无菌操作,均有可能导致感染的发生。预防性护理是一种新型的全方位、多渠道、宽角度、前瞻性的护理模式,其能够通过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和家属对呼吸疾病的认识,从源头上减少院内感染发生的可能性;在病房环境和用药指导上也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护理服务,同时重视患者的心理疏导,在生理和心理上为患者提供针对性护理。预防性护理的优势在于从基础设施、制度管理、具体措施上最大程度规避院内感染风险,避免外源性感染,有效控制感染。本文结果显示,干预组感染发生率低于常规组,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常规组。综上所述,预防性护理对老年呼吸内科患者医院感染具有优良的控制效果,能够有效规避院内感染,值得推广。

痰培养是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常规检查项目之一。痰培养是通过提取痰液中的细菌进行培养,获取病原菌后进行抗生素药敏试验,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有效依据。痰标本质量直接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对疾病的诊断和指导用药具有重要意义。护士是痰标本采集的执行者,痰标本的采集合格率可作为呼吸内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之一。

无创通气设备是急性呼吸衰竭的首选治疗设备,使用无创正压通气的患者因需长时间佩戴面罩而使颜面部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导致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发生。文献显示,无创正压通气患者面罩相关性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为5%~0%。压力性损伤会增加患者的痛苦及医疗费用,甚至由于疼痛等造成患者无创通气治疗依从性下降,导致无创通气不耐受。临床护理人员应充分评估患者发生无创正压通气面罩相关性压力性损伤的风险;根据患者的面部结构,考虑面罩受力点,选择适合患者的面罩,为患者正确佩戴面罩并妥善固定;定期评估面罩下方及周围皮肤,以降低压力性损伤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戚军娜,林玲,黄芳芳,等.预见性护理管理对老年呼吸内科感染控制的应用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129-131,135.

[2]张红梅,焦 静,李艳梅,等.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体系的构建[J].中华护理杂志,2017,52(S1):55-58.

[3]国家卫生计生委医院管理研究所护理中心.护理敏感质量指标实用手册(2016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