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19
/ 2

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分析

胡晓阳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中医医院  江苏常州  213161

摘要】目的探究急诊应用胺碘酮在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本院急诊收治的确诊为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94例,将其依据随机时间段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2020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47例设为对照组,采用普罗帕酮治疗;2021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47例设为试验组,试验组采用胺碘酮治疗方法,比较两组干预后心电图结果、心功能指标、治疗有效率。结果试验组心电图结果、心功能指标以及治疗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中对于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应用胺碘酮治疗有着极佳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胺碘酮;心功能指标

普罗帕酮属于一种广谱高效膜抑制性抗心律失常药,应用于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但是有研究表示这种药物作用效果有一定的个体差异,部分患者使用后有时无法达到理想效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1]。胺碘酮属于一种Ⅲ类抗心律失常药,与普罗帕酮作用相似,整体效果好,对患者机体影响小,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能够有效保障患者的预后情况,安全性与实用性较高。为了探究以上两种药物的实际应用价值,本文将就次进行深入对比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本院急诊收治的确诊为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94例,将其依据随机时间段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2020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47例设为对照组,采用普罗帕酮治疗;2021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47例设为试验组,试验组采用胺碘酮治疗方法。对照组组患者男24例,女23例;平均年龄(62.35±0.23)岁;心功能分布情况,Ⅱ级25例,Ⅰ级22例。试验组患者男25例,女22例;平均年龄(62.36±0.24)岁;心功能分布情况,Ⅱ级23例,Ⅰ级24例。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普罗帕酮(生产厂家:广州白云山明兴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号:H44020249)治疗:静脉注射:成人常用量1~1.5mg/kg或以70mg加5%葡萄糖液稀释,于10分钟内缓慢注射,必要时10~20分钟重复一次,总量不超过210mg。静注起效后改为静滴,滴速0.5~1.0mg/分钟或口服维持。

试验组:给予胺碘酮(生产厂家:赛诺菲安万特(杭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号:J20180044)治疗:第一个24h后,维持滴注速度0.5mg/min(720mg/24h),浓度在1-6mg/ml(可达龙注射液浓度超过2mg/ml,需通过中央静脉导管给药),需持续滴注。

1.3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干预后心电图结果。

(2)心功能指标:采用6min步行试验(6MWT)对比两组心功能改善情况,测评标准:轻度(≥450m),中度(300~449.9m),重度(<300m)。心室射血分数:55~65%为正常。越

接近此数值说明改善越大。

(3)治疗有效率:显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有效:临床症状有所好转。无效:临床症状未改善,甚至有加重趋势[2]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2结果

2.1两组心电图结果评分比较

表1两组心电图结果评分比较

组别

例数

心率(次/min)

PR间期(ms)

QT间期(ms)

对照组

47

98.43±6.81

172.45±16.7

43.43±5.78

试验组

47

93.45±6.97

154.86±15.85

36.86±5.97

t

-

3.409

5.321

5.487

P

-

<0.001

<0.001

<0.001

2.2两组患者心功能比较

表2两组患者心功能比较

组别

例数

6min步行试验/m

心室射血分数/%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

47

220.14±30.05

290.55±20.86*

30.98±5.26

48.56±5.50*

试验组

47

220.22±30.07

320.87±20.10*

30.87±4.28

58.86±4.15*

t

-

0.112

7.092

0.143

10.236

P

-

0.984

<0.001

0.902

<0.001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2.3两组治疗有效率对比

表3两组治疗有效率对比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

47

16(34.04)

12(25.53)

19(40.43)

28(59.57)

试验组

47

30(63.83)

13(27.66)

4(8.51)

43(91.49)

2

-

-

-

-

11.041

P

-

-

-

-

0.012

3讨论

普罗帕酮在临床上属于一种广谱高效膜抑制性抗心律失常药物,据相关研究表明,它可以用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快速心律失常当中,具有作用持久、显效快的优势,但是长时间使用有可能会使得患者血压超过正常水平,影响到心功能指标,引发不良反应,应用效果不佳。胺碘酮属于抗心律失常药物,最初在应用时是将其按照血管扩张剂使用的。该药物在电生理学将其定义为Ⅲ型抗心律失常药物,具有抗交感神经以及通道膜效果,临床上可以将用于治疗心房颤动以及室性心律失常,不仅如此,该药物还可以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可以降低心律失常再次复发概率,从而降低心律失常引起的猝死情况。该药物进入人体后可以抑制心房、心室等心肌兴奋性,能够将不应期往后延长,把窦房结自律性降低到正常范围之内,控制好心肌传导纤维、心房快钠离子内流,在抗心律失常当中效果较为明显。在患者机体组织当中运转速度较慢,但是亲和力更高。这类患者患病后病情进展速度往往非常快,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容易出现猝死的情况,因此治疗期间需要让患者体内的药物浓度在极短的时间内就达到高浓度。该药物不仅可以用于各种原因所导致的快速心律失常当中,还可以用于心房颤动的治疗。心房颤动的药物转复可以择选胺碘酮,静脉应用胺碘酮还可以用于其他原因引起的快速心律失常当中,在急诊抢救当中,通常会使用胺碘酮应用于心衰。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病等引发的心房颤动、室速以及室颤当中,应用胺碘酮后多数患者均可以稳定生命体征,改善心脏异常情况,除此之外,它还可以使心率速度减缓,避免心肌耗氧量超标,扩张冠状动脉,提升冠状动脉血流量,因此还可以应用于心绞痛的治疗当中

[3]。但是胺碘酮也存在一些副作用,比如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等。

本研究发现通过比较两组干预后心电图结果、心功能指标、治疗有效率等指标,试验组心电图结果、心功能指标以及治疗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根据以上研究可知,在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当中采用胺碘酮治疗方法相较于普罗帕酮治疗方法效果更好。

参考文献:

[1]宣学习.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J].海峡药学,2018,30(2):159-160.

[2]冯莉,喻露,杜泽慧,等.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52):93,95.

[3]王燕娟,赵飞.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4):306-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