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院普外科伤口感染的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19
/ 2

基层医院普外科伤口感染的临床分析

徐涛

山东省肥城市老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山东 肥城271600

摘要:目的:分析基层医院普外科伤口感染的临床处理情况,以及院感的具体防控优化措施;方法:选取2019~2020年间,在某基层医院接受治疗的患者共计200例,在研究中通过患者分组采取不同的伤口感染处理方法的研究模式,实现对照分析和实验研究;结果:基层医院普外科伤口感染的发生与医院方面采取的干预措施有很大关联性,采取更为科学更为严格的普外科伤口感染模式,更有利于降低患者的伤口感染可能,并更能提升患者的干预治疗满意度;结论:为继续强化基层医院普外科伤口感染的控制防治,相关医院单位应注重做好对普外科院感的控制优化,注重从技术、人员、宣教三方面入手,实现高质量的伤口感染处理。

关键词:基层医院;普外科;伤口感染

在普外科病人的临床治疗中,创面感染是病人常见的临床并发症;伤口感染是因为病原微生物通过伤口入侵到体内,对机体的正常功能、代谢、组织结构等进行了扰乱,引起了机体组织的损伤、病变的病理过程。在普外手术中,如果有创面感染,不仅会影响病情,延迟愈合,还会对器官进行损伤,给病人的身心带来极大的损害,危及病人的生命。特别是在基层医院,由于医疗环境和技术的原因,普外病人出现切口感染的概率很大,因此,如何提高普外病人切口感染的成功率,是各大医院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1]。基于此本文就以某基层医院院感控制情况为对象进行分析,结合其2019~2020年间的收治对象进行论述,希望对实际的院感控制能够有一点帮助,其中具体研究包括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在研究中选取2019~2020年间,在某基层医院接受治疗的患者共计200例,上述患者的资料均为普外伤,造成外伤的原因包括但不限于,外界物体打击、碰撞、化学物质侵害等,上述患者均已出现普外伤普遍存在的病症特征,包括皮损、肿痛、出血等,整体伤势较轻,为基层医院普外科所能处理和承受的范围内。

上述患者资料中基于研究的需要,其资料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实验组患者共计100例,其中男女性别患者分别为76例和24例,患者年龄区间为6~58岁之间;对照组患者共计100例,其中男女性别患者分别为61例和39例,患者年龄区间为10~60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在年龄、患病原因、性别差异性上表现并不明显(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研究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将针对两组患者采取不同的临床干预方式,其中对照组患者将采取普外科常规护理干预方式,包括伤口处理、基本的护理干预、常规的普外科消毒杀菌等。实验组患者将采取更为严格的临床院感防护措施,其具体措施如下。1)伤口处理前,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身体评估,通过患者伤口分泌物、血液等标本的获取,了解患者目前的伤口感染情况,并对患者进行药物过敏以及身体情况评价;2)伤口临床处理前,对各类使用医疗设备以及患者伤口部位进行全面消杀;3)如果患者存在处理前的伤口感染,即在基本化验了解后,进行伤口的清理和消毒去感染操作,具体操作包括创口无菌生理盐水清洗、创口血块异物杂质的彻底清除、坏死组织和脓液的引流清除,在完成创口处理前的清创后即可开始对伤口进行干预处理,处理后再对患者的创口部位以化学合成敷料、复合型敷料、阴离子敷料等敷料材料进行伤口维护避免感染发生和促进伤口愈合;4)根据患者情况进行热敷、红外照射、超短波治疗等物理措施应用,强化患者患处血液流通和伤口恢复[2];5)必要情况下对患者开具各类抗感染和治疗干扰的药物,例如对于格兰仕阴性杆菌开具美罗培南、亚胺培南等药物,对厌氧菌开具甲硝唑、替硝唑等药物,对大面积、深度伤口、慢性伤口开具局部适当剂量的莫匹罗星软膏、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软膏、氯己定溶液等,总的来说根据具体情况开具适量的药物。

1.3观察指标

本文对患者的观察主要通过患者治疗前后的伤口感染情况,以及患者的护理干预满意度进行分析观察。

1.4统计学方法

本文的数据处理和信息分析,运用SPSS26.0软件进行处理。将实验结果的检验标准设置为0.05,对于计量数据使用t检验方法进行验证,对于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

2.结果

2.1治疗前后感染情况

根据患者在治疗前后的院感情况分析可知,采取了更为科学更为有力的院感防护措施的观察组具备更好的感染抗拒效果,在总的院感发生率上相对于对照组患者更低,其各项数据对比差异性明显(P<0.05)其中具体对比数据如下表所示。

表1.院感情况对比表

组别

例数

感染

感染率

实验组

100

13

13.0%

对照组

100

32

32.0%

2.2患者满意度对比

通过对患者的调查分析可知,两组患者中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水平相对更低一些,其中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其中具体对比数据如下表所示。

表2.满意度对比

组别

例数

满意

较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实验组

100

31

65

4

96%

对照组

100

19

51

30

70%

3.结论

相关文献及临床实践均证实,对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患者的年龄及伤口类型、手术侵入性操作的损伤程度及手术时间、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等因素,是与普外科患者发生伤口感染的主要相关因素。本次研究的统计和分析结果也进一步证实,高龄、手术时间过长及未使用抗生素预防是造成患者发生伤口感染的主要高危因素。对于基层医院,因自身医疗条件较差,医护人员的知识水平及对感染的风险防控意识不足,与这些医院普外科伤口感染发生率较高有直接关系:医生的临床操作能力和操作水平,直接决定了手术治疗的质量、决定了手术方案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手术操作对患者的损伤程度、手术时间等;而护理人员的水平,则直接关系着手术的治疗环境、术后康复期间的护理措施是否到位,康复措施和护理操作是否严格、科学、规范,直接与患者伤口感染的发生率相关。而基层医院受到条件限制,环境、设备、人员等,均与患者治疗的需要有着不小的差距,因此造成基层医院中普外科患者伤口感染的发生率相对较高的现象。

综合上文分析可知,在实际的普外科临床治疗中,为了强化伤口处理效果,降低患者的护理临床感染总体发生率,院方需要采取更为严格更为科学的伤口处理方法,而本文中实验组患者所接受的伤口感染控制模式就更为先进和有效,相对于常规的干预模式具备更好地干预护理效果,而基于本次研究本文认为为了强化院感控制效果,当下的相关基层医院应注意通过如下措施进行院感控制的落实。1)应立足现有资源和技术水平,并结合造成普外科患者发生伤口感染的相关因素,采取加强管理、提高医护人员责任心、强化医护治疗的规范性等措施,制定和完善相关治疗和护理操作的流程和制度,并结合临床实践不断总结和优化;2)加强对医护人员的知识培训,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和临床操作能力,通过将培训、考核与临床操作相结合的方法,将医护人员的能力提升与对他们的评价联系起来,引导和鼓励他们自主提升自己的知识和能力;3)加强对普外科患者伤口感染的风险防控和宣教,通过护理人员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宣教,取得患者的配合,在康复过程中主动进行感染的风险防控,减少感染的发生。

总之,如何降低普外科患者在接受手术的过程中发生感染的概率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是所有外科医生必须要面临的问题。患者在手术后出现感染的概率非常高,主要涉及医生、护理人员和患者三个方面,虽然不能完全杜绝在手术过程中发生感染的概率,但是主要提高对于感染和手术操作水平是非常重要的,还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使用抗生素,通过免疫调节剂等来改善患者的体质,使护理人员和患者积极主动投入到对患者的护理中,同时还需要完善医院病房的环境消毒和清洁工作,从而切实有效地降低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的过程中发生感染的概率,这对患者的康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赵磊.浅析普外科伤口感染的原因及治疗方法[J].婚育与健康,2023,29(05):73-75.

[2]高丹.探讨普外科伤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1,13(20):180-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