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典当行业发展困境与路径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19
/ 2

台州市典当行业发展困境与路径探究

陈珍琳1, ,尹云剑,2

1湖北工业大学 湖北 武汉 430068

2台州市金融办 浙江 台州 318000

典当是我国最为古老的非银行性质的金融行业,其从最初以物易物的单一质押融资模式,发展为现在的多种质押模式的融资,因质押方式灵活,配套服务周全,能大幅缩短融资时效,成为主流金融体系必要且有益的补充。但在宏观经济趋缓、市场竞争加剧等背景下,现代典当业发展既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也蕴藏转型发展的机遇。笔者以民营经济活跃发展的浙江省台州市为例,研究典当行业发展的困境与对策,意义非常重大。

一、台州市典当行业发展现状

台州是我国民营经济的发祥地、股份合作经济的发源地、市场经济的先发地,全市50万余家市场主体,民营企业占比高达98%以上,小微企业占比近30%,企业融资需求旺盛。在此背景下,业务广泛、方式灵活、流程便捷的典当行业随之蓬勃发展。截至2019年末,全市共有典当行37家,年典当额11.89亿元。行业的高速发展同时也带来企业鱼龙混杂、资质良莠不齐、经营不够规范等问题。经过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开展的三年典当行年审工作后,典当企业进行了一次“大洗牌”,数量逐年下降。

截至2022年末,全市共有典当行29家,全年典当总额8.56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1.8%。从业务结构分布情况来看,动产占比最大,高达61.4%,其次是房产,占比为35%。财产权利最小,占比为3.6%主要有以下特点:

(图1:2022年度台州市典当企业业务结构)

(一)整体规模体量较小。从注册资本金来看,台州典当企业的注册资本金普遍不高,其中1000万元-1500万元的16家,占比57.1%;1501-2000万元的7家,占比25%;2001万元-3000万元的为5家;3000万元以上仅为1家。从从业人数来看,全市典当行业从业人员136人,平均每家典当企业从业人数仅为5人。

(二)经营状态良莠不齐。笔者抽样调查台州市18家典当企业发现,该市优质典当企业数量不多,各家业绩良莠不齐,两极分化较大。以2022年为例,18家仅6家典当企业实现盈利,部分经营较好的企业毛利率可达20%;而其余的12家典当企业经营亏损,部分典当企业注册资本金出逃高达73%,个别典当企业的不良率高达90%,存在经营杂乱、股东违规等情况。

不动产抵押占比较高。近几年来,不动产抵押业务份额占该市典当业务的半壁江山,少数典当企业不动产抵押业务占比高达100%,依赖性较强。当前,在“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减弱”三重压力下,房地产市场进入弱周期,不动产抵押占比过高的典当企业,一旦遭遇市场风险,或陷入资金回笼慢、循环效率低,诉讼成本高等困境。

二、台州市典当行业发展掣肘

一是法律规章亟需完善。目前,典当行业沿用的仍是2005年2月由商务部、公安部联合出台的《典当管理办法》以及2012年商务部出台的《典当行业监管规定》,两者实施十余年来一直未作修订完善,尤其在典当企业连锁经营管理、股东股权转让、当物毁损赔偿等方面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已远远跟不上行业发展的速度。此外,从法律层次和效力来看,两者均属于行政规章,层次和效力低于法律、法规,给行业监管、纠纷化解、企业维权带来难度,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行业健康快速发展。

二是行业形象有待提高。一方面,社会对典当行业认同度较低。受传统观念、影视作品等多重因素影响,社会大众对典当行业存在一定的误区与偏见,片面地认为典当行仍依靠压低抵押物价格、抬高利率价格来实现盈利,甚至认为前来典当的人群都是没有其他融资渠道,走投无路才来办理典当业务。另一方面,部分典当企业或名或暗不规范经营,甚至出现贷审不分离、一人全流程包办、“小船载大货”和其他一些违法违规行为,扰乱市场环境、劣币驱逐良币等现象,影响了典当行业的整体形象。

三是融资竞争异常激烈。一方面,银行业务下沉挤压典当企业生存空间。台州作为小微金改的试验区,共有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46家,近年来不少银行,尤其是商业银行、农信社等,不断拓展业务领域,下沉服务对象,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普惠金融产品及服务,且手续便捷灵活,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典当企业业务缩水。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金融网的快速崛起,以蚂蚁金服、微粒贷、度小满等为代表的电商平台的小贷公司、互联网消费金融等相继为中小微企业和个人消费提供小额、多元、分散的融资服务,进一步蚕食典当企业的市场份额。

四是专业人才相对匮乏。典当经营业务本质上属于金融业务,涉及金融、法律、财税、风险评价等各方面知识,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相对较高。但当前不少典当行业从业人员非科班出生,尤其缺乏金融、管理等方面知识,科学管控典当风险能力偏弱,其能力与素质远远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以台州市为例,该市典当行业从业人员大多非科班出身,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仅有40%系金融、管理相关专业毕业。此外,金银珠宝、古玩字画、名包名表等当物的专业鉴别、评估人才匮乏,导致不少典当行无法开展民品典当业务。以台州市为例,该市近70%的典当企业不受理金银珠宝质押典当业务,近80%的典当企业不受理名表名包的质押典当业务,几乎所有的典当企业均不受理古玩字画质押典当业务,究其原因就是缺乏相关领域的专业鉴定、评估师。

三、相关对策与建议

一要健全法律法规。结合典当行业发展的新形势、新问题,建议国家层面出台和完善典当行业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制度供给,填补监管空白,防范金融风险,促进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地方金融监管机构要因地制宜,适时出台典当管理地方性法规,细化可操作性的具体举措,共同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体系,有效规范和约束典当行业依法合规经营。

二要创新业务模式。典当企业要聚焦主责主业,多维度提高核心竞争力,既要探索特色化经营之路,围绕核心业务、核心市场、核心客户,打造独有的竞争优势,规避同质化竞争,实现差异化发展;又要探索多元化发展之路,用好“互联网+”,延伸金融服务功能,拓展产品及业务线,丰富民品、证券资产、文化产业等业务,降低业务过于单一集中的风险;更要探索规模化经营之路,通过合作、入股、并购等方式,整合资源,抱团发展,连锁经营,打破“低、小、散、乱”发展困局。

三要重塑行业形象。一方面,典当企业要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内部控制、风险管控、资金运作等机制,加强自身建设,提高规范管理水平,夯实稳健经营基础。另一方面,行业监管部门要明确责任,各司其职,强化行业事前、事中、事后监管,健全行业风险预警机制,坚决打击违法违规经营行为,进一步净化市场环境。此外,要加大宣传力度,大力普及典当知识,提升现代典当行业的社会知名度和市场信誉度。

四要夯实人才队伍。坚持人才引进与培育并重,立足行业发展、市场需求,建立健全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引进、培养考评机制,壮大典当师、鉴定师、评估师、会计师等专业人才队伍。同时要发挥行业协会、龙头企业及高校的作用,积极开展复合型人才培训,提高典当从业人员的数与质,为行业发展积蓄人才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