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资源调查监测的问题与改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19
/ 3

森林资源调查监测的问题与改进

谭静仁,邹胜春

 邵阳市森林资源监测中心 湖南邵阳 422000

摘要:森林资源是维持生态平衡和人类前提命运的大事;她对生态环境,协调气候起着重要作用。为了使森林资源更加丰富,保障森林的可持续发展;对森林资源的动态监测是森林经营的重要手段,森林资源的调查监测就是林业发展、森林资源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但是森林资源调查监测由于专业水平不足、规划设计质量不高、缺少科学性系统性的问题阻碍森林调查监测的作用发挥。基于此,本文结合森林资源吗调查监测的目的,提出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加强现代技术的引用、创新制度建设等改进措施,以期为提高森林资源调查监测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词: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现存问题;改进措施

森林资源调查监测在林业工作技术性、实践性、专业性、系统性等要求较高;其工作的成果会直接影响到林业建设和发展决策,近年来社会各界特别是环境保护部门对森林调查监测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森林资源调查监测工作的开展,有利于提高林业资源合理化利用率,及时掌握森林动态数据,为林业建设、林业发展、林业工程项目的申报等提供基础性支撑。为提高森林资源的管理水平,落实日常的科学化监管措施,为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1森林资源调查监测的重要性

当代社会发展中,生态优先的新的森林资源管理理念已形成主流,森林资源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生态环境的好坏,森林资源在提升森林固碳能力、调节气候、降低噪声等生态效益明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是水库、粮库、钱库、碳库。”“林草兴则生态兴”;森林资源要满足新时代背景下林业资源的个性化需求,林业建设和发展实质性意义。调查监测是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发展提供数据来源、分析提供科学决策的唯一途径和重要手段。随着环境的日益恶劣,处于重要地位的森林资源问题越来越多的的受到人们的关注。我国是自然灾害和环境污染频发的国家,保护生态环境的任务日趋繁重,为了掌握森林资源的情况,改善生态环境,必须做好森林资源的调查监测。

2森林资源调查监测现存问题

2.1调查监测队伍专业水平不足

森林资源调查监测工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系统性特征,调查监测队伍不仅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体系,而且还要保证与该项工作相关的硬件设施、技术装备等配备齐全,对人员的个人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究其原因主要是野外工作的特殊性,森林资源调查监测基本上都是外业作业,需要人员深入到野外展开实地调查,大面积的野外劳动带来的困难比较多,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很容易在数据采集、分析;资料整理以及内业处理等方面出现问题。例如,要求调查员男性为佳,要求调查员既要有专业能力更需要强壮体魄才能胜任工作。现如今,在调查监测现状一是专业技术人员缺乏,技术装备比较落后,无法满足调查监测的基本要求;机构改革后,各林业经营单位都面临着专业技术人员短缺的局面,特别是一些并入自然资源部门的单位林业技术人员更是难以为继。加上乡一级林业工作站的大面积取缔或调整使原本不多的技术人员流向其他部门,使得专业人员缺少局面雪上加霜。其二是人才结构趋于老化,就湖南邵阳而言,结合当前的森林资源调查监测队伍建设情况,总体专业技术人员年龄结构老化,40岁以下的林业专业技术人才很少,中高级人才集中在50岁以上,这主要是人才市场上需求因素造成近十几年大专院校培养的林学专业人员不多;加上人才引进渠道不灵活,部队转业人员安置、编制等诸多政策原因,造成了引进新的专业技术人员渠道受阻。

2.2调查监测技术瓶颈尚未突破

森林资源调查监测工作受到技术、设备等因素限制,一是技术方法的落后,虽然因遥感技术的应用调查监测的方法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在面积、区划调查上技术得到了颠覆性的突破,但技术任然不成熟,一些关键技术都是依靠国外软件基础上的开发应用。还未能形成本行业的体系;其二是在蓄积调查监测上还是依靠角规测树的方法,角规是1947年由奥地利林学家毕特利希发明的一种测树工具,它是一种利用固定视角,设置可变半径的圆形样地来测定每公顷立木断面积的仪器。角规测树的理论严谨,而构造简单,使用方便,若运用得法精度很好。用角规测定林分单位面积的胸高断面积总和时,无需进行面积测定的每木检尺,打破了在一定面积的标准地上测算林分胸高断面积和林分蓄积的传统方法。但角规测量的局限是在使用方法上难以把握,运用精准。至今为止在蓄积调查的仪器几乎没有改进,依然原始。

2.3调查监测后续动力不足

随着林业工作从利用与保护并行到保护优先的管理理念的推行,林业也实现了从商业价值到生态价值的转移,森林资源调查监测的目的也同样发生了转变,以前常规的一类调查、二类调查是五年一次十年一次,现在是适时监测年度更新的要求;三类调查以林木采伐为重要目的变成了效益论证为目的的项目开发;调查监测的要求在逐步提高,但相应的技术要求、规定尚不够完善,不像我们的一类调查、二类调查已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体系。另外,森林资源调查监测各地方结构不统一,以湖南省为例国家、省级调查监测队伍力量强大,地区相对较弱且差距悬殊,有的地区拥有数十人的专业调查监测队伍,人、财、物相对独立,机制相对健全;有的地区几乎是形同虚设没有发挥应有的调查监测作用;

县级调查监测队伍更加薄弱更是不能满足现实调查监测需要。根据森林资源调查监测野外、实地的现实工作需求,有点本末倒置,但因人事政策原因越往基层建立专业队伍相对越艰难。其三是创新动力不足,当前森林资源调查监测以国家林业局5大调查规划院,各省的院所,各地区的监测中心或院队为基本的调查监测体系架构相对稳定,但因职能归类尚不清晰,有划分为公益一类的,又划分为公益二类的,也有直接划入企业的,职能划分的不稳定造成了行业内创新动力不足。

3.森林资源调查监测的改进措施

3.1人才培养机制的创新和优化

森林资源调查监测的有序开展,不仅可以推动林业的建设,而且对于林业的各项决策都提供了参考依据,而调查监测的成效是由技术人员的的优劣决定,加强对人才培养是提高森林资源调查监测成效的基础。目前在现有的调查监测人才结构而言,不同年龄段人员没有形成良好的衔接,导致人才的作用发挥受到严重限制,所以对人才培养机制进行改革和创新是改善提高的重要举措。首先是落实创新学习机制,宏观上通过科教院校提高对林学专业的投入比重,增加林学专业学员的招收;微观上通过定期组织培训班或者讲座、知识竞赛等不同的活动,逐渐在内部形成良好的知识传播体系,发挥好传帮带的效应和作用,建立长效机制进行合理的创建和利用,为人才的培养储备提供条件。其次,是建立畅通的人才引进渠道,增加用人单位自主选人用人权限,拓宽用人通道,将真正适应森林资源调查监测人才引进来,用起来;调查监测单位内部要完善人才选拔机制,制定人才激励措施,充分利用激励措施,建立创新氛围;促使综合素质、专业能力得到提升,激发创新动力、创造活力。

4.2现代技术的引进和利用

森林资源调查监测工作的有序开展,除了要培养高素质人才之外,还应引进和利用现代科技技术,利用现代科技技术可以为森林资源调查监测工作的开展提供便捷条件,提高效率和准确性。主要是硬件的引进和软件的开发与应用,森林资源调查监测工作实施中应当树立现代化发展理念,及时更新现有设备,强化设备的先进性,例如,激光测距仪,激光测高器,无人机,移动工作站,RTK等现代科技设备;加大硬件设备的投入是保障森林资源调查监测提升效率的基石。将遥感技术、GPS技术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等高新技术软件应用到森林资源调查监测工作中来,能迅速完成野外定位、区划等具体工作,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还可以为调查监测结果的准确性提供保证。例如遥感技术的应用,利用该技术的定位以及成像功能,可以提高定位的准确度,同时还可以提高成图的效率,并强调成图的美观性,遥感技术已经成为当前森林资源调查监测的主流技术 。遥感技术在林业调查规划中的应用,如图1所示。

图1 遥感技术森林资源调查监测工作中的应用

4.3建立相对稳定的调查监测队伍

要想保障森林资源调查监测有序开展,就必须要对现有的工作体系进行完善和优化,积极转变过去单向性的思维模式,更好的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将调查监测项目从各级调查监测单位、人员有机融合起来,建立国家、省级、市级、县级四级联动工作体系。要建立相对稳定的调查资源监测队伍,提升森林资源调查监测管理水平。一是要强化监测机构使命担当。稳定体制内的调查监测单位,特别是一类事业单位。其工资、福利由财政拨付就应该承担更多的行业责任。当前基层林业工作普遍存在技术人员缺少的囧境;在省级以上层面统筹安排各体制内各级调查监测单位加强对基层林业技术工作的指导培训。从技术上杜绝基层林业技术员技术边缘化和被第三方技术服务单位绑架的风险。二是要明确林业专项监测任务。要明确像林草湿荒综合监测、省级营林绩效验收、全省的蓄积量调查、公益林天保林监测、森林督查等一些公益性延续的监测项目应该纳入长期专项省级财政预算;并且应该由由省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直接委派公益性监测单位完成而不应该进入市场。因为这些监测数据项目一旦进入市场(特别是私营第三方企业)将失去对地方工作考核的公平公正;同时也会增加廉政风险。三是要疏通专项监测资金渠道。要解决专项监测资金从省级财政向监测单位的拨付通道,应该采取年初纳入年度预算直接拨付年终考核的资金管理模式。

5结语

森林保护利用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更是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手段,也是保护地球这个大家园最有效的途径.在现代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现代城市的建设扩张让更多地区成为了钢筋水泥的建筑群,失去了原有的自然生态环境.虽然城市化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便捷的生活和丰裕的物资,但我们也牺牲了我们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环境。森林资源管理是我们林业工作的核心,如何高效管理和经营森林资源让他更好地为人类服务,更好地与人类和谐共生,我们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梁涛.林业生产建设中林业调查规划的现状及措施[J].造纸装备及材料,2022,51(11):159-161.

[2]刘善宇,刘明.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提升对策[J].广东蚕业,2022,56(09):23-25.

[3]史瑞军.林业调查规划设计中“3S”技术的实际应用[J].中国林副特产,2022,No.179(04):104-105+108.

[4]沈建波.基于林业调查规划中GIS技术的具体应用研究[J].信息记录材料,2022,23(07):138-141.

[5]李春源.基于过程方法的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项目质量考核评价体系探讨[J].南方农业,2021,15(11):89-91.

[6]全蕾晓.强化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质量推动林业事业健康发展[J].林业勘查设计,2020,49(01):37-39.作者简介:谭静仁1977-)男,大专,工程师,株洲茶陵人,主要从事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