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溶栓在急诊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2
/ 2

静脉溶栓在急诊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研究

钱飞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泰州人民医院 江苏 泰州 225300

【摘要】目的:观察及研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对象来源于2019年4月-2019年11月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静脉溶栓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率、出血率、死亡率、心律失常率。结果:实验组采用静脉溶栓治疗效果比对照组的效果显著,实验组总有效率95.31%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4.37%(P<0.05);实验组出血率3.12%低于对照组出血率18.75%(P<0.05);实验组死亡率0.00%低于对照组死亡率12.50%(P<0.05)。实验组心律失常率1.56%低于对照组心律失常率15.62%(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采取静脉溶栓治疗,明显提高了治疗效果,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

关键词:静脉溶栓;急性 ;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分为两类,一部分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另一部分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目前认为动脉粥样硬化的不稳定斑块破裂或斑块表面受损,引发了急性的血栓形成,导致冠状动脉部分分支的供血量减少或中断,发生心肌供血不足,心肌缺氧严重,缺氧部位可能因缺氧而受损坏死,诱发急性心肌梗死性病变。改病程起病较急,其发展迅速,主要症状胸前区剧烈疼痛,可表现为长时间不缓解,在疼痛时可采用吗啡、杜冷丁等药物,安静或休息时采用硝酸甘油等药物并不能很快减轻症状。用静脉溶栓治疗可作为再灌注治疗的方法[5],见效明显、安全性更高等优势,在临床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中被广泛应用。因此本文通过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进行探究性研究,并随机分组展开分析,报告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9年4月~2019年11月在我院收治院确诊的急性心肌梗死[1],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4例。其中,对照组64例,占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29例,患者年龄在45~82岁,平均年龄为(62.5±1.8)岁。实验组占男性患者41例,女性患者23例,患者年龄在47~75岁,平均年龄为(60.5±1.5)岁。两组临床资料比较( 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干预,服用硝酸甘油不能缓解,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吸氧-4~6L/min;并以20%-30%乙醇湿化;患者口服氯吡格雷300mg+阿司匹林300mg 嚼服(首次剂量),疼痛时给予吗啡止痛,并定时监测血压、心电图、脉搏、呼吸、心肌酶等重要的指标;严密观察患者观察有无出血倾向,以及患者的鼻腔、口腔、穿刺、皮肤黏膜等位置;以及疼痛应用吗啡止痛。

1.2.2实验组:在对照组组采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溶栓治疗: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后的4~6小时内(时间窗)进行 3小时内溶栓效果和PCI(放支架)溶栓药物:链激酶150万U静滴,30~60分钟内滴完。尿激酶 150万~200万30 分钟内静滴。

1.3观察指标  (1)对分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对比①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抬高的ST段2小时内回落>50%,血清CK-MB酶峰值提前出现,2小时内胸痛感觉消失;②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得到了一定程度控制,血清酶、心电图、血压检查基本正常;④无效:患者临床症状呈进行性加重或无好转现象;(2)对分组患者的治疗后出现的出血率、死亡 率及心律失常率进行统计对比。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4.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χ±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2.1对比两组术后总有效率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5.31%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4.37%(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例(%)]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

64

40(62.50)

14(21.87)

10(15.62)

54(84.37)

实验组

64

41(64.06)

20(31.25)

3(4.68)

61(95.31)

χ2

4.195

p

0.041

2.2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比较:实验组患者出血率、死亡率、心律失常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比较[例(%)]

组别

例数

出血率

死亡率

心律失常率

对照组

64

12(18.75)

8(12.50)

10(15.62)

实验组

64

2(3.12)

0(0.00)

1(1.56)

χ2

8.020

8.533

8.056

p

0.005

0.003

0.005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是目前心源性死亡常见病因,在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率较高,近年来有年轻化趋势,女性发病率较低,主要是来源于血液中的血液流通性减弱,血小板在表面聚集导致不通,形成了血栓堵塞冠状动脉呈一过性痉挛[2],导致冠脉血流急剧减少或中断使心肌缺血达20~30分钟以上,针对急性心肌梗死的常规治疗过程中主要应用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氯吡格雷等药物,能进一步抑制阻塞血管的血栓面积增大,血脂明显升高患者可用PCSK9抑制剂避免急性心肌梗死再次发生,但效果有限。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早期给予静脉溶栓手术治疗

[3],应用尿激酶能够激活与纤维蛋白结合的纤溶酶原,消化局部血块,起到血容量再通作用,可有效缩小缺血范围,防止梗死面积扩大,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静脉溶栓治疗是目前临床治疗稳定病情的重要关键。

   大量的研究统计表明实验组比对照组的效果更加明显。使用静脉溶栓安全性更高,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不易发生并发症等症状。根据研究分析中显示,实验组中出血率、死亡率、心律失常率优于对照组[4];实验组的总疗效更高于对照组,说明急性心肌梗死使用静脉溶栓效果显著,大大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静脉溶栓治疗,实施有效的针对性治疗方案,降低了出血率以及死亡率的发生,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范利斌,范乾晖,范松,等.24 h动态心电图参数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J]. 山东医药,2023,63(1):65-68.

[2]秦玲玲,邓学东,徐凤兰,等.冠状动脉CTA、超声心动图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缺血的临床诊断价值[J]. 中国CT和MRI杂志,2023,21(3):87-88,99.

[3] 卞申国.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术(PCI)与静脉溶栓治疗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疗效对比[J]. 数理医药学杂志,2019,32(12):1762-1763.

[4]张澍. 精彩2022:心律失常领域10大研究回顾[J].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23,27(1):1-4.

[5].[1] 贾琳琳.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的研究进展[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1,9(3):10-12.


[1]换成近3年核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