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科患者护理方法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2
/ 2

心内科患者护理方法分析

刘艳红

大兴安岭地区中医医院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  165000

摘要:在对心内科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过程,要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重视科学的安排日常护理工作,针对性的制定良好的护理方案,重视运用有效护理方法,从而促使患者早日康复。在实践研究过程,从多方面进行了有效总结,提出了几点心内科患者护理方法与建议,希望分析能进一步加强心内科患者护理研究能力。

关键词:心内科;患者;护理

引言

对于心内科患者来说,全面有效的护理不仅能提高患者身体素质,也利于促使他们树立正确的就医观念,提高他们自信心。在具体的开展有效的护理工作过程,必须要结合有效护理方法,科学分析更加高效的护理方式,从而提高医院护理服务水平。

1分析临床护理内容

临床护理的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点:治疗和护理作为根本,然后是饮食的成分数量,并对患者进行观察和评估,对效果进行检验,接着是医疗步骤,对患者进行检查和化验,并对目标结果进行掌握,还要对患者情况进行检测,同时要对患者的活动情况进行重视,最后是治疗护理的结果以及出院的计划和手续。那么在具体工作中,以上这些内容目标要通过严格的时间进行量化,要对具体时间具体护理检查进行详细描述和记录,包括用药物治疗的时间以及护理、准许出院的时间等等。开展护理工作要确保其计划性、详细的步骤以及预见性,从而使护理工作的积极主动性和自觉性得以提高,避免错误等问题的发生。通过有效分析具体的护理工作内容,能加强护理认识,也利于提出更加高效的护理方式。因此,护理人员要明确心内科护理内容,结合患者护理需求,重视全面开展有效护理,从而提高护理工作水平。

2护理工作日程安排

首先,在早晚交接班时,作为护士长可以和护士们共同到病房中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主要是关注患者各方面的情况以及生活细节,还需要帮助患者清理卫生、按摩等操作。当患者提出要求或者反馈问题后,要尽自己最大能力帮助患者解决,对于危重患者来说,如果不能通过语言进行沟通,那么可以选择肢体对话的方式,使护患之间搭建信任,帮助患者放平心态,稳定情绪,有助于治疗;其次,临床护理服务可以说是在康复过程中具有防御的功效,在开展工作时要确保正确的思想,并不断改进工作,提高护理的质量;另外,要有效完成常规护理工作,确保病房空气流通,并对病房的温湿度进行良好控制,与此同时还要对患者的饮食进行严格管理,帮助患者调整身体水电解的平衡。通过科学合理的进行日程安排,能提高患者护理工作效率,也利于全面的开展心内科患者护理工作。因此,在进行日程安排过程,要考虑护理工作实际以及患者病情,针对性的开展护理工作,制定日程安排计划,保证护理工作全面开展。

3分析具体护理方法

具体护理中可以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选择常规性的护理,而研究组则是改进护理方法。通过有效的方法对比,能提高护理工作效率,也利于全面的掌握更加高效的护理方式,保证医院护理工作有效开展。

首先,要对传统的服务理念进行转变,作为护理人员,要将工作的核心定为患者,并给予患者关心和同情,对患者的主诉进行倾听,无论开展哪项操作,都要将操作的目的解释给患者,全面了解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用药情况等等,充分体现出人文关怀。

其次,要对业务培训加强重视,在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新技术层出不穷,这就对护理工作技术以及复杂程度有了新的要求,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也在不断增大,实际护理工作中,可能会遇到多样化的风险,所以可以通过业务讲课或者晨会等方式,对护理人员的业务进行强化,从而保证护理人员可以对心内科疾病相关护理知识快速掌握,使护理人员在心血管疾病方面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得以提升。在医疗技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护理人员的学习方法也要不断改进,护理人员要对呼吸机、心电图等各种医疗仪器的使用方法掌握,在对患者抢救时,不会出现生疏的情况。医院方面还要经常鼓励护理人员对各类培训以及学历考试、学术活动等积极参与,确保医护人员可以不断提高自身修养,达到提高护理质量的目的。

再次,要对护理人员法律意识进行提高,就目前来看,由于医患关系具有紧张的情况,这样就导致医患矛盾较为突出,那么护理人员要将自身法律意识不断提升,护理科室要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对相关的医疗法规等进行学习,可以利用案例分析等方式,确保护理人员对自己的职责以及权力进行认识,保证医护人员可以严格按照法律规章进行工作,使自身护理法律意识以及风险防范能力等不断提升;

另外,要对心内科特殊药物的使用方法进行全面掌握。对于心内科疾病来说,药物方案具有复杂性,并且品种相对较多,用药的过程也比较复杂,经常会出现药物应用错误等问题。那么在实际治疗的过程中,应该将药物禁忌症、适应症等宣教给患者和家属,确保患者和家属可以遵医嘱用药。通过全面的加强护理管理,不仅能促使患者早日康复,也进一步他管理医院护理服务水平,对提高医院整体服务能力有着重要的助力作用。

3.1结果

基于有效的护理方法运用,结合护理工作实践分析,从患者需求分析,对于治疗满意度来说,研究组的治疗满意度要优于对照组,并且两组之间有着较大的差异性。下面进行具体讨论。

3.2讨论

就目前心内科患者的护理现状来看,护理人员要积极对护理手段进行优化,同时还要对护理模式进行改进,尤其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要不断提升护理质量,从而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达到推动心内科发展的目的。还要不断转变护理模式,也就是说护理人员要将最基本的尊重给予心内科疾病患者,将以人为本的理念全面实践,只有人性化护理,才能与新形势背景下护理需求相符。具体的护理过程也要根据心内科患者实际需要,提出完善的护理方案,加强对患者的健康管理,提高综合护理水平。通过全面的实施有效护理,构建更加完善的护理体系,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护理方案,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在实际护理的过程中,要对护患沟通的重要性加强重视,同时还要在日常教育和培训中将与患者沟通等内容进行添加,其中包括护理过程中以亲切感、主动等方式与患者交流,要将对患者的关心充分表现出来。当患者对自己情况描述时,要认真倾听,同时要将专业的建议提出,当患者有负面情绪出现时,要及时给予鼓励和安抚,并帮助患者消除消极的情绪。这样不仅能提高护理质量,也利于疏导患者情况,对患者早日康复有着重要的助力作用。

另外,护理人员还要对最新护理方式和医疗技术进行学习和掌握,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在心内科疾病护理中会有很多新型技术,那么护理人员要做的就是对这些技术的应用要点进行掌握。在本次实验中,研究组的护理满意率较高,这就可以说明不断改进护理方法,将护理服务理念进行转变等可以符合患者的护理需求,从而使护理质量得以提升。在有效的开展护理工作过程,需要围绕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开展,同时提高对护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以此开展精细化护理工作,进一步提高心内科患者护理工作效率。

结束语:

总之,随着新时期医院改革深入开展,全面的提高护理工作水平是必要的。在有效的研究心内科患者护理方法时,要提高服务意识,重视有效的落实医院关于护理工作的要求,全身心投入到护理工作之中,提高服务效率,加强专业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科学的护理服务。希望通过以上分析,能全面提高心内科护理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马俊.心内科住院患者的心理问题分析及护理干预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17):246-247.

[2]马艳丽.68例心内科患者的护理方法改进与效果[J].黑龙江中医药,2020,49(02):205-206.

[3]马素梅.优质护理对心内科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21):136+139.

[4]张明.优质护理应用于心内科患者效果评价[J].黑龙江医药,2020,33(01):225-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