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心内科临床护理的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2
/ 2

试析心内科临床护理的方法

刘艳红

单位:大兴安岭地区中医医院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   165000

摘要:有效的护理工作开展能提高患者治愈率,利于提升医院服务工作质量。基于此,需要进一步研究心内科临床护理方法。从临床护理工作开展实际分析,心内科临床护理的方法很多,对于医护人员来说,必须要选择更加科学的护理手段,加强对患者的护理,从而促使患者早日康复。在具体的研究过程,结合患者资料,针对性的提出了具体的护理方法,通过有效探讨,从多方面提出了开展心内科临床护理工作的建议,希望分析能进一步提高实践研究水平。

关键词:心内科;临床护理;方法

引言

关于心内科临床护理的研究很多,在实践研究过程,需要结合相关研究以及工作经验,深入的进行有效的护理工作探索,制定更加适合心内科临床护理工作的方式,从而提高医院护理服务水平。在有效的研究过程,根据心内科临床护理工作开展实际,总结了具体的护理方法与建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1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人数各70例。其中实验组男患者人数为42例,女患者人数是28例,他们的年龄在50~79岁之间。另外,在对照组中,男患者的人数是40例,女患者的人数是30例,年龄在52~81岁。基于这些资料进行有的护理分析,借助有效护理方法的运用,对护理实际情况进行统计。

1.2方法

在对照组,主要实施的是常规护理用药安全管理策略,而实验在用药安全管理隐患分析的前提下,还有针对性的在做防控。第一,在心内科护理用药安全管理的整个过程中,主要隐患是药物储存,医嘱核查和患者依从性,而且心内科药物种类多,用药种类与用药剂量在管理方面不到位就会影响患者。第二,关于药物放置,没有依据要求存储就会影响药效,还会因位置摆放不当产生用药问题。第三,对于退药没有及时管理核实的情况,药品清点隐患就会存在。第四,医嘱方面隐患是护理人员的工作态度,医护沟通、医生和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第五,患者依从性是无法依据医嘱来进行用药,也可能是因记忆问题没有及时采取用药策略。

针对心内科护理用药安全管理问题,在实验组要实施药物存储,医嘱核查和用药安全教育策略,医院也要在药物存储环境方面设置完备,坚持单独存放不同种类药物,并且要依据药物的种类,药物规格实施分排存放,使用原包装来存放高危险药品,没有原包装的要设置特定存放容器,把标识做好的同时定期检测药物存储情况。对于用药隐患应该采用单剂量用药,由责任护士进行发药,静脉滴注的药物要把无菌操作严格落实好。除此之外,面对患者依从性不差的问题,护理人员要在用药安全教育力度上加大,向患者讲解疾病和药物的知识,并解答患者用药过程中的问题,进一步为患者树立信心,让治疗依从性能够不断提高,为护理人员用药后续观察带来帮助。

通过以上护理方法的运用,结合临床护理实际,进行具体观察与统计,以便于得出更加高效的心内科护理方法。

1.3观察指标

结合观察指标能全面分析患者护理情况。在观察指标过程,要对发生用药不良事件,用药护理投诉事件的例数分别做好记录,具体从多个方面评估患者对患者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包括护理行为,护理语言、护理环境和护理技术等。通过对观察指标的分析,能提高护理方法的研究能力。

1.4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分别使用(x2)和(t)数据校验来进行校验,当P<0.05表示时,存在的差异性有统计学的作用和意义。

2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不同,患者使用药物后产生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护理用药投诉率相对较低,但是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就要比对照组高,而且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

IMG_256

3讨论

发生护理风险事件,除了给患者带来不良后果以外,对治疗产生影响,还会影响护理人员和医院。在护理风险事件中,实施有效预防是医务人员要重点关注的内容。通过分析研究心内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情况,将风险事件的因素找到,并预防引发的不良因素,让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能够不断降低。通过实际分析研究发现,心内科护理风险事件,具体发生的原因和要有三个,包括护理人员不到位的宣传,患者安全意识薄弱,外界环境因素等。根据当前发展形势下,引发风险事件的因素护理人员要积极反思,将问题找到,根据护理人员的宣传培训内容培训护理人员,促使其对安全重要性有所了解,以此优化宣传的各种方式。外界因素与患者自身因素可以清洁病房环境和公共环境,当然也要让提示语能够加强。另外,通过不同的患者实施不同的护理模式,将数据结果得出,让护理安全管理患者风险发生率能够降低,从而产生明显的临床效果。因此,在有效的护理工作开展过程,要根据心内科临床护理工作内容,全面的提出有效的护理方案,加强与患者的有效联系,根据每个患者不同需求,提出高效的护理方法,保证临床护理工作有效开展。

4建议

4.1强化人员专业培训

医院要明白护理人员和护理工作的重要意义,需要定期开展专业护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并组织考核,让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能够提高。心内科护士应该定期培训和考核,对护士掌握的新技能和新技术要充分了解,尤其是引进新设备和新技能时,需要有针对性的展开教学与实训的培训,全面提高护理人员心内科护理工作问题处理能力。全面的进行人员培训是必要的,此阶段要根据心内科临床护理工作内容,全面的制定培训方案,加强医护人员管理,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从而为心内科临床护理工作开展提供有效保证。

4.2做好护患沟通

心内科护理工作,不能回避的问题就是护患沟通,良好的护患沟通是由恰当的语言,得体的形象组成。美观整洁的形象是人和人相处的重要印象,在心内科中多以老年人为主,所以护士的穿戴要保持整洁的状态,只有将淡妆化好,给人干净大方的好印象,对语言交流才能有帮助。患者刚入院需要和患者做好沟通,将患者住院恐惧,焦虑情绪消除,给患者以鼓励,切实让患者的满意度提高。表述语言的过程中,应该避免使用专业医学术语,尽量在向患者解释时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并且要保持语气的舒缓,避免让患者心理负担加重。良好的沟通是护理人员必备能力,因此,护理阶段需要重视加强与患者沟通,提高临床护理工作效率。

4.3优化用药管理

根据医嘱规定的用药时间和用药方法,护士应该严格执行,及时和管床医生交流有疑问的药物。患者在不同时间地点,需要服用的药物应该由护理人员亲自派送,还要根据情况保证患者服药后方可离开。如果有患者产生药物疑问,需要耐心进行解答。最后,患者输液时要通知患者,不能私自对输液速度加以调整,有不适的感觉要及时呼叫护士来解决。在用药管理过程,要求护理人员提高患者用药管理意识,加强有效的用药管理才能提高临床护理服务水平。

结束语:

总之,随着医院改革深入开展,医院临床护理工作也需要全面的进行优化。临床护理工作要以提高服务水平为根本,重视结合不同患者需求,针对性的开展临床护理工作,从而提高医院服务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加高效科学的护理服务。通过以上分析,结合新时期医院护理工作开展实际,探索了有效的护理方法,旨在为相关医护人员提供有效参考。

参考文献:

[1]张金丽.护理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1,34(03):509-511.

[2]张剑萍.细节思维管理用于心内科临床护理安全管理中的效果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36):137+154.

[3]王婷.精细化管理在心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20,17(20):4-5+8.

[4]司蕾.细节护理在心内科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18):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