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土地勘测技术在土地整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3
/ 2

浅析土地勘测技术在土地整理中的应用

吴红

370225197307162324

摘要:土地整理是一项以科学开发为前提的、以科学开发为前提的、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土地整理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土地整理工作的开展。在实际工作中,若不能准确、迅速地测量所辖地区的土地资源,势必会影响到规划实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但是,如果可以在土地整理工作中,对土地勘测技术进行正确的运用,将会大大提高土地测绘的效率和质量,从而为土地规划整理提供良好的基础保障,因此,有必要对有关内容进行强化研究。

关键词:土地整理;土地勘测技术;应用分析

1.土地勘测技术在土地整理重要性

1.1.改善数据获取的准确性

土地勘测技术包括了全球定位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和遥感技术等多个方面。其中,全球定位技术拥有强大的应用功能,它的定位能力更是传统定位方法无法相比的。通过该技术,不但可以准确、快速地对所处地区的土地进行定位和调查,而且还可以在完成土地定位之后,利用现代信息系统对各种资料进行梳理和分析,从而达到土地整理工作对数据的各种要求。随着科技的进步,各类土地测量方法的更新,将提高土地测量精度,为土地整理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1.2.增加生产力

土地整理工作本身就是一项工作量很大的工作,它所牵扯到的内容很多,而且也比较麻烦,要想将这项工作进行下去,既要有有关部门的支持,也要有各种土地勘测技术做保证。为确保土地整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尽量减少各种因素的影响,在实践中,要合理运用各类土地勘测技术,提高资料收集与整理的效率与质量,让土地整理工作变得更为简便、高效。

1.3.减少工作的困难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针对土地管理工作开展了一系列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大大提高了土地整理、土地调查工作的系统性、规范性,但是,在具体操作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因为传统技术手段的准确性、可靠性、人力、时间等方面的投入,所取得的工作成果常常达不到实际需求,甚至还会出现土地纠纷,加大了土地管理的难度。利用现代化的国土测绘技术,一方面可以使有关资料的收集更加准确,便于管理,确保了后续工作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可以利用数据数据库来提升采集内容的丰富性,增加土地数据的可信度,从而可以有效地减少土地管理过程中的争议问题,达到降低工作难度的目的。

2.土地勘测技术在土地整理中的应用

土地勘测作为土地整理工作的首站数据来源,其准确性和全面性直接影响后续工作的进展及质量。为能够及时精准地完成土地整理工作,土地勘测应结合有效的勘测技术对所要进行整治土地的现状地形进行快速准确地测绘,并根据已掌握资料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数据的采集,结合土地现状及土地属性信息建立完整的土地信息库,为土地整治提供数据基础。

2.1.布设灰线

在土地整理中,必须对土地边界线有明确精准的划定。而该项工作的开展,同样需要应用到土地勘测技术,具体应用流程如下:首先,需要在专用的勘测软件中输入初期采集数据,将已知坐标信息作为参考,对放样格式加以确定,并明确待测区域的边界线和界址点,保证准确放样;其次,针对已经明确的各项基础信息要在现场加以落实,且在进行放样处理以后,实施质量检查,以此来提高勘测质量。最后,在确保各项信息质量基础上,在既定位置进行置点桩位设置,完成灰线撒设工作。在此期间,可以借助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图纸绘制,并进行应用内容的控制,使土地整理工作的实际应用需求得到满足。

2.2.专项规划

土地勘测技术在土地专项规划方面也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在实际应用当中,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内容:(1)应用土地勘测技术获取相关数据信息,要做好各项数据信息的筛选、整理和汇总工作。在数据信息处理期间,可以先借助数字化测绘技术实现信息内容的数字化处理,然后在地理信息系统中导入,再结合工作需求进行制图以及基础规划方案的制作。(2)在土地测绘工作进行中,质量把关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尤其是对测绘产品内容,一定要按照二级检查、一级验收制度严格把关,加强过程监督,全面检查土地应用情况,并合理应用地理信息系统,避免各种应用问题的出现,以此来实现测绘质量的有效控制,为专项规划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支持。

2.3.现状地形测量

现状地形数据测量作为土地整理的关键工作,合理应用先进技术可以大大提高其精确度和工作效率。在对所在区域土地进行测量时,多种现代勘测技术都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如RTK测绘技术。在应用该项技术时,需要通过卫星系统、基站以及移动基站来实现勘测工作。首先要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布设控制勘测网,其次要立足二级控制网做好区域内监测点定位工作,另外基站的设置要以初始位置为参考,在此期间,对测量区域进行多次复测,这是确保移动基站顺利落实数据采集工作的基础。在移动基站进入特定监测点以后,30s内就能对所需数据进行采集。数据采集结束之后,输入计算机进行统一处理,借助数字化技术,即可完成立体图形的绘制,并提供高质量的地形测量结果。

2.4.土地开发整理

在进行土地开发整理的过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通过土地测绘技术明确闲置土地以及待开发土地的界线。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具体应用期间,首先要对现有的土地图纸进行信息采集。而对于测绘图像,则需要应用遥感技术对其中的信息进行采集,然后在专用软件中导入测绘数据,完成数据整理和汇总,最终获得具有较高精准度的数据信息。需要注意的是,测量精度应该根据测量工作的实际需要来确定,通常情况下,较为平坦的区域可以使用12000的比例进行测量,而对于一些通视相对困难的区域,则可以使用11000的比例;若开发整理过程中涉及泵站改造以及房屋拆迁等内容,测量工作则需要使用1500的比例进行。另外,在土地开发整理期间要对关键点测量保持重视,除了要对坎脚、坎顶的所在位置及标高进行测量以外,还要对沟、渠面积以及坡比进行测量。与此同时,测量期间还要对高程网点进行合理的设置,对于较为平坦的区域,其高程网格的设置间距应该在60m以内,而对于地形变化较为明显或相对破碎的区域,高程网格间距要在40m以内。

2.5.现状地形控制测量

现状地形测量的控制测量工作包含高程控制测量以及平面控制测量两项内容,相关工作的落实主要有两种方式,分别是三角测量法和导线测量法。以三角测量法为例,主要是通过角度测量的方式来明确所在区域的土地高程及边界位置。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1)要对控制点进行合理的设置,在设置控制点时,首级、二级以及三级控制网都可应用,通常只需要应用二级控制网或者三级控制网即可保证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在设置控制网时,需要针对勘测点位做好标记工作,认真进行信息采集,具体采集内容应该涵盖角度信息以及坐标信息等。(2)在实施测量工作时,各项数据的观测与梳理工作必不可少,工作内容涵盖边长数据、角度数据等。在获取所需数据之后,即可上传至计算机系统,由专业技术软件进行处理,这样能够有效降低监测数据误差,确保数据采集的精准性。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土地整理对土地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有很大的影响,它是国家落实和深化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而土地勘测技术对土地整理工作的质量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所以,在土地整理工作的实践过程中,我们要对各项勘测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并与实际情况相结合,进行合理的应用,从而推动土地整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曾灵敏.浅谈土地测绘技术在土地开发整理中的应用[J].农家参谋,2020,(01):7.

[2]金美娟.浅议测绘技术在土地开发整理中的应用[J].门窗,2019,(22):281.

[3]邬鹏.浅议测绘技术在土地开发整理中的应用[J].居舍,2019,(30):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