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工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思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3
/ 2

生态工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思路

孙鹏宇 ,庄子建

信息产业电子第十一设计研究院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天津市 300000

摘要:工业园区在发展过程中往往以经济效益为重点,忽略了环境影响的重要性,这样的发展模式在某些园区已经引发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比如环境质量的恶化或者资源短缺等。随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顶层设计的不断深入,现阶段工业园区的建设逐渐朝着生态化方向发展,在工业园区生态化转型的过程中,有必要加强对园区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从规划源头实现污染控制及资源保护。

关键词:工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近年来,工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在指导优化产业发展、促进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生态环境保护要求不断提高,工业园区规划环评的深度也将逐步提高。规划环评应基于对工业园区产业定位、规模、布局、基础设施、实施时序等规划内容的分析,从生态环境保护角度提出优化调整建议和减缓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措施。

1生态工业园区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1.1系统性和独立性原则

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应选择那些与当地实际情况相适合的指标,并能反映其特点、性质和变化趋势等。系统性即表明生态工业园区是一个整体结构,它不仅要考虑总体布局是否合理完善及各个功能区之间相互协调与否而且还要综合考察各区域间相互作用因素对整个系统影响作用。既不能片面强调局部利益也不能以成败兴衰为代价盲目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结果,还应在全面评价过程中注重长远性和可持续性原则等。

1.2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

在生态工业园区规划建设中定量方法主要包括时间序列法、主成分分析法和综合指数模型。时间序列数据的筛选即根据对资料整理及文献研究确定相应样本数量,选取相关指标进行预处理;其次采用频数平均等方式去除无效信息,并通过对原始数据质量特征提取以提高预测精度;最后利用DEA算法计算各单元权重和总得分方差来评价生态工业园区建设中环境影响因素产生情况及其影响大小。

1.3可操作性原则

可操作性原则是基于定量手段的规划设计中必须遵循的一个基本要求,主要包括:可行性分析。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要注意定量手段,不能只靠经验判断定性应充分利用已有资料信息以及已有成果来完成数据处理工作;同时对于不同类型的项目应该采用相应方法对其做量化研究分析。

1.4动态性与稳定性原则

在生态工业园区规划建设过程中环境质量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所以需要对环境影响评价分析时保持一定时间间隔。根据分析的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动态修改,以保证其有效性,但在实际运用中由于数据量庞大且重复性比较强的情况下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首先有些文档虽然已经被修改了但是仍然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其次对于不同地区、同一类型的项目来说可能没有得到很好的修正意见或修改后不够完美等现象发生;最后为了保证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在后续工作中能够具有更强指导意义和更有效反馈作用。

2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需要注意的问题

2.1注意园区规划与产业政策、法律法规的协调性问题

生态工业园区规划环境评价对于园区发展有着较强宏观性及较高层次性是针对环境影响角度采取的一种评价方式。因此,园区规划环境评价要与园区相关产业政策及法律法规相适应,同时,在规划环境评价时坚持早期介入的原则,把握住规划环境评价的重点以环境影响为主,在坚持生态环保的前提下协调好园区规划与产业政策之间的矛盾。

2.2注重规划实施的资源环境制约因素的分析

对资源环境制约因素进行分析是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这样分析的最终目的是确定规划方案是否具有可行性从环境角度出发。因此,在对生态工业园区进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时,注意对资源环境制约因素进行分析重点包括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及环境质量等方面分析。

2.3注重规划环境合理性的综合论证

生态工业园区规划环境评价涉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环境效益之间协调问题。因此,进行规划环境评价时综合考量环境合理性,使生态工业园区产业对生态环境所提出环境要求为基础,弱化园区产业空间布局,对于同类产业或行业布局相对集中些,同时满足对于不同环境要求产业对空间需要使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具有相容合理性。

3生态工业园区开展环境影响评价措施

3.1生态工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思路

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前应先确定项目规划环评工作开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对拟建项目的建设规模、范围等提出具体可行方案。首先要充分了解当地基本情况,包括地形条件、水文与地质特征以及周边环境状况等等,并在此基础上明确各方面需要改进或优化之处,使其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发挥最大作用。其次在生态工业园区的规划设计中应该要体现出对环境影响,在建设过程中尽量避免出现环境问题。

3.2生态工业园区规划环评技术框架

生态工业园区规划技术方案在不同的国家其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也有所不同。由于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导致环保资金投入量大且增长,但是其不稳定性使得部分地区对生态规划技术方案并不重视。首先应该是系统的分析方法,在进行生态工业园区规划设计时应充分考虑环境影响,对其内容、范围等作出全面详细的分析并建立完整体系。

3.3规划土地利用

在规划土地利用过程中需要考虑到不同的环境质量指标。由于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应与项目区周边水资源状况进行对比研究,且水质对周围水体污染影响分析,其中包括了污水处理厂、生活垃圾填埋场及城市下水道管道布局等情况下所需资金量大且投资金额较高时可以考虑采用生态环保的技术。在建设项目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会导致规划土地利用方式产生变化,对规划用地进行合理调整与优化配置是一个系统工程过程的关键所在。

3.4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应用

基于项目区地形地貌综合分析研究,通过对不同的用地类型、布局方式等进行对比和比较后发现,在规划区域内建设各种工业企业时应优先考虑建设布局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同时由于工业园区中各类工厂的生产特点各不相同而难以形成统一布置,所以需要从实际出发并结合自身情况来确定厂区位置。对于一些规模较大且较为集中于城市边缘地带或郊区,这些地方往往地形相对复杂、水系较多等特征更为突出,并且随着项目用地面积的扩大。

3.5注重规划环境合理性的综合性论证

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我们必须坚持对以往的经验进行总结,将其与未来发展方向、目标等相结合,同时要注重环境规划方案与其他相关项目的比较分析。对于建设项目而言一是要充分考虑到当地水土资源状况和城市总体布局要求;二是需要合理布置工业用地结构及各功能区面积比例关系以及各种生产设施之间相互联系性问题;三是在满足国家规定标准的基础上制定规划方案,要对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并做出合理评价。

3.6生态园区规划与相关政策的协调性

工业园区的发展需要与相关政策进行协调以达到促进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共同推进。在规划建设过程中对环境产生影响,首先是企业废水达标排放,在企业生产活动中排出大量含有有毒有害物质、重金属等污染物,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污染;其次是污水处理厂排污不畅导致二次扬尘污染严重且无有效措施来治理城市生活垃圾;最后由于相关法律文件更新速度过快或内容过时等原因导致法律条款不能很好地与时俱进。

4结论

在生态工业园区建设中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进行审批,对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分析。通过环境影响评估可以了解规划方案是否与当地环境保护要求相符或符合环保标准等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避免环境污染及浪费资源、增加投资和提高经济效益。同时也能为建设单位提供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土地的参考依据,使其在项目初期就做好了前期准备工作。

参考文献:

[1]陈希.基于生态工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研究[J].科技视界,2017

[2]常高峰,李万庆.生态工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思路的探讨[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0.

[3]王尧.重庆市工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存在不足及应对策略[J].三峡环境与生态,2012,01: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