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农村土地规划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4
/ 2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农村土地规划策略研究

 黄冬云   ,王素娟

四川宣汉县下八自然资源所

摘要: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城市化进展的脚步逐渐加快,而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使得人们对于居住环境与居住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土地利用规划是推动乡村建设稳步向前的重要内容,并且还是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手段。因此,通过对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农村土地规划的意义进行分析,探讨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规划策略,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改进思路。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背景;农村土地规划;策略研究

引言

在我国发展过程中,城市化进展的不断加快使得土地使用的矛盾愈发激烈,甚至对我国发展产生了阻碍作用。尤其是农村土地管理活动,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导致农村土地资源无法得到高效的利用与合理的规划。因此,为了提高对土地资源的利用率,推动社会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相关人员应当注重对土地资源进行规划与利用,结合当前农村发展存在的问题制定出针对性地解决策略,从而有效缓解土地使用的矛盾。

一、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农村土地规划的意义

首先,相关部门在建设新型农村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到土地使用矛盾的尖锐性以及空心村现象的普遍性。因此,相关人员可以倡导农民进行集中居住,从而有效节约土地资源,减少土地资源的浪费。同时,该种方式还可以有效拓宽农民的日常活动范围,促使村民之间多走动、多沟通、多交流,推动农业生产活动逐渐朝着专业化、集约化的方面转变,从而有效缓解土地使用矛盾。在此过程中,政府部门应当积极发挥其引导作用,以国家相关政策为根据,鼓励村民进行集中居住,同时,相关部门还需要有效保障房屋的设计能够满足村民的实际生产与生活需求,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提升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其次,村集体也要加强村民区域建设等相关设施与活动,从而为村民打造良好的集中居住环境,尽可能地满足村民的生活需求,不断地提升村民的生活质量,让村民逐渐体会到集中居住的优势与良好的居住体验,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避免土地资源的浪费。

二、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农村土地规划问题

(一)现存空闲土地规模不集中

经历了拨乱反正时期,也迎来了改革开放,在后者初期,我国的农村生产经营采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该种方式是通过将土地分配给农民来调动农民参与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从而获取更多的生产成果,有效缓解粮食紧缺的问题[1]。总的来看,虽然该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粮食紧缺问题,但是,该种制度也存在一定的弊端,例如,将农村土地划分得过于零碎,对现代集中式、机械化粮食耕种活动产生了较大的阻碍,导致农业生产成本较高,并且相较于其他物品而言,严重缺乏市场竞争力。此外,传统的农业生产活动通常是以家庭为单位,农民对于商品交易知识与信息的匮乏性,导致其在市场交易中处于劣势地位,相关部门也无法对相关风险进行有效的管控。虽然近些年相关部门也实施了一定的土地改革措施,但是该种流转仍然局限于农村集体组织内部,无法如预期那般实现规模化生产。

(二)各类规划之间的关系处理问题

国土空间规划在性质上仍然属于总体规划,是其他各项专项计划制定与实施的重要依据。具体而言,二者的关系主要体现在:第一,国土空间规划是顶层设计,是其他各项计划实施与开展的重要依据和前提,但是并不能替代其他类型的规划。第二,国土空间规划在制定过程中的综合性较强,涉及各个领域、各个机构以及各个地区。而其他类型的规划需要由国土空间规划进行约束和引导,即相关部门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细化与完善,但不可超越国有土地空间规划的限制与要求,同时,相关部门还需要对文件的落实进行督促[2]

三、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农村土地规划策略

(一)根据地区实际采取个性化土地规划模式

基于我国地大物博的特点,相关部门在开展土地规划工作时应当严格以当地的实际情况为准,实现针对不同环境采取个性化的土地规划模式。同时,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条件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相关人员应当充分勘察当地的实际情况,结合当地的发展特色采取不同的土地规划方式,并且可以将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的土地规划模式向其他同类型的地区推广。例如,对于一些贫困地区或者容易发生灾害的地区,相关部门可以制订用以防止自然灾害、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规划方案,采用集体搬迁或者在合适的地区重新建立新型村庄等方式。又如,在粮食生产的重点地区,相关部门应当将规划的重点放在农田的调整与治理上,将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作为较为次要的任务,对于一些土质较为良好的农田,相关部门还可以将其设置为农田保护区,给予其重点保护。

(二)制定相关的农村土地规划治理政策

地方政府应当积极贡献自己的想法,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相关部门可以建立典型的农村示范区,为其他地区提供积极的引导,共同推进农村土地的规划治理[3]。具体而言:第一,政府的工作人员要注重开展实地考察,从而充分了解并掌握辖区内农村土地的实际情况,对当地村民开展走访,广泛听取村民的意见和想法,从而针对不同的地区制定出针对性较强的土地规划方案,实现对农村分布的合理规划以及农村土地的整体性规划。第二,不同部门之间要相互合作,在加大对农村土地整治力度与资金投入的前提下,维护每一位村民的合法权益,鼓励农村金融业的发展,并逐渐对农村土地规划提供信贷服务。第三,相关部门还可以建立一定的奖惩制度。即对积极参与农村土地规划活动的单位进行奖励与表彰,对拒不参加的单位则给予批评甚至处罚,从而推动农村土地规划工作的高效完成。

(三)针对全域开展综合性治理工作

第一,在对农村土地开展合理规划的背景下,相关人员需要对农业相关的资金进行有效的整合与引导,充分发挥资金的最大价值,同时,相关人员还要对农村土地的空间布局进行动态化管理,对相关布局工作进行优化与完善。第二,在开展城乡建设的过程中,相关部门需要加大对农村土地的整治力度,积极推进新型乡村的建立。第三,明确农村土地的保护范围,加大对生态用地的保护力度,恢复农村的生态环境。为了满足村民对于耕地的需求,相关人员还需要结合农田的总量实现对土地资源的规划和利用。第四,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实现对土地要素的整合与配置,实现农业生产经营效益的最大化。此外,相关部门除了对农村现有土地进行规划,还需要根据经济发展的需求实现对土地资源的优化,明确土地规划的目标,实现二者的共同发展。

(四)做好整理复垦工作,加强新农村建设

在土地规划过程中,相关部门还需要重点考虑土地的整理与复垦工作,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以免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此外,相关部门还需要增加建设用地,将先进的规划理念引入土地规划活动之中,加大资金投入,为新农村的建设提供政府的支持与引导,为村民提供定心丸。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相关部门可以尽可能地吸引更多的闲散资金,鼓励村民积极参与到建设活动中,为农村土地的整理与复垦工作提供资金与人力的支持与保障。此外,相关部门还应当关注到政策对村民所起的积极推动作用,并加强城镇与农村居民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推动农村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在新型农村建设的过程中,相关部门还需要重点关注农村土地规划存在的问题,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缓解人口与土地之间的矛盾。政府作为领导者,应当发挥其带头作用,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在做好土地规划工作的同时,推动农村建设稳步向前。

(五)拓展应用领域,增强理论向实践成果的转化

在实践中,通过大数据手段对农村土地进行规划的案例仍然较少,因此,相关部门如果使用该种手段对土地进行规划,仍然需要做好探索总结工作。其中,加强对该项技术应用领域的拓展、增强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能力仍然是相关技术人员工作的重点内容。在总体规划领域,相关人员可以使用该项技术分析当地的人口规模、人口分布、现有土地的利用现状、总体规划方案的评价等。对于控制性规划领域,该种技术还可以对当地的土地形态以及空间可达性进行分析;对于交通规划领域,该种技术可以对车站选址、换乘设置等问题进行充分的分析与考量;在城市设计领域,该项技术还可以对公共空间的评价以及对就业人员的吸引力大小进行分析。在总体规划领域,大数据可用于人口规模分析、现状土地利用识别、空间结构分析、总体规划评价等。此外,该项技术可以精准且实时捕捉相关信息,从而实现对空间系统的综合且及时的评价,并将国土空间要素的变化动态呈现在相关人员的面前,为提升土地规划方案的精准性与可行性提供大量的数据支撑。

结束语

综上所述,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国土空间规划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新思路,从而推动空间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与顺利建设。在该背景下,空间规划具有数据多元化与实时性较强的特点,即相关人员应当为土地规划工作提供更多、更精准的参考数据,提升土地规划方案的可行性与科学性。同时,相关部门也要对空间规划树立正确的认知,将更多先进理念引入空间规划之中,促使国土空间规划工作高效完成。

参考文献:

[1]崔子琴.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农村土地规划策略研究[J].智慧农业导刊,2023,3(04):13-16.

[2]李泰.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农村土地规划对策浅析[J].农村实用技术,2022(03):10-11.

[3]王旭东.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农村土地规划对策分析[J].农业技术与装备,2021(05):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