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4
/ 2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黄淑贤

肇庆市高要区固废与辐射管理中心

摘要:虽然我国农村生活污水对环境的危害程度远不及城镇,但随着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污水的排放总量以及污水中的有害物质含量不断增加。加上近些年我国政府将新农村建设提上了日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已经成为当地政府的首要任务。影响我国大部分农村生活条件最重要的问题是生活污水的处理,因此本文就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及对策进行了研究,以期推进我国农村基础生活条件的优化,帮助农村实现地区发展与基础生活条件相适应。

关键词: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引言

在环境保护工作中,水环境污染的治理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水资源对于人民群众的生产及生活有着重要作用,而在农村地区的日常生产及生活中,大多数水资源污染都来自生活污水,因此只要做好对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便能有效解决当前农村地区的水污染问题,实现农村基本生活条件的改善。随着近些年我国人民群众生活条件的改善,农村生活污水中所包含的污染物类型变得更加复杂,我们必须结合当前农村地区的生活污水成分变化进行针对性处理,才能保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有效性。

1农村生活污水的特征

农村生活污水在社会经济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且农村生活污水中所含有的有毒有害物质较少,主要是由于对生活污水的合理化处理工作存在问题,导致了农村生活污水对环境造成影响。如果直接将农村生活污水进行排放,很可能导致其中的污染物在较小范围内实现循环,其中部分污染物会以新的形式侵入人体,导致农村地区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受到影响。农村生活污水中的污染物主要包括有机污染物、BOD、COD、细菌类污染物等,因此在处理农村污水时可以考虑以生物法来实现对污水的有效处理。

2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

2.1运行管理制度不完善

2018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按此推进。2018年9月,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制定地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通知》(简称《通知》),对地方出水制定排放标准,目前除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处于送审状态尚未正式发布外,全国有30个省(区、市)已印发了地方标准;但每个地方地域、治理情况都不尽相同,缺乏有针对性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相关管理条例、建设标准、运维技术导则等指导性文件,未能形成针对性的统一的工作标准规范和考核追责机制,对各责任主体的硬性约束不足,一定程度上还存在权责边际模糊、参与主体责任意识不强、工作推进疲软等问题。

2.2治理覆盖不平衡,污水收集不彻底

近几年农村积极建设污水管网和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得到显著提升,但农村居住相对分散,村庄地形复杂,坡度不一致,户与户之间落差大,污水管网难全覆盖,污水收集系统不完善,污水收集不彻底,污水排放方式粗放,仍然存在污水乱排乱放现象,急需进行收集治理。今后一段时间内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仍将是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作中的短板。

2.3治理设施不健全,部分设施老化

据统计,全国仅有不到10%的农村建设了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的设施比例更小。由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不健全,几乎大部分的农村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地表水体或渗入地下。有些已建的农村污水处理系统,治理工作起步早、点源设施分布广、数量大、处理工艺多样,经过长时间运行,部分设备老化、管网破损及埋深不足标高不对、雨污分流不彻底、处理效率和达标率逐年下降。农村生活污水常用的处理工艺,如人工湿地、传统活动污泥系统、移动式一体化MBR等,因投入资金严重不足、专业技术人员匮乏、日常维护跟不上,大多数污水处理工程处于闲置状态而成为“晒太阳”工程,治理效果不理想,与预期效果相差较大。

3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对策

3.1优化顶层设计,完善管理机制

为有序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需从顶层设计着手,对长效投入及运营管理机制进行建设。为保证资金投入的持续性,可借鉴城镇污水处理经验,在中央及省市县财政预算管理中纳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内容,单独设置相应的科目。同时,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多头管理情况明显,涵盖农业、环保、卫生等诸多职能部门,容易出现相互推诿等问题,无法高效整合资源。因此,需统一制定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目标,明确划分各职能部门的管理职责,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切实提高管理效率。此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具有复杂性、系统性等特点,不同地区具有差异化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水环境污染状况,因此,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地区实际情况,科学制定中长期规划及短期安排,合理部署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统筹实施项目建设、技术引进等各项活动。在制定政策、制度时,需将地区经济水平、生态条件、社会环境等一系列因素综合纳入考虑范围,保证政策制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3.2因地制宜选择治理模式

农村地区的地形多样,村庄规模与经济状况也存在差异。因此,虽然一些先进的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已经逐渐完善,但是在一些农村地区还不能真正进行应用。相关人员在进行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工作时,应当充分考虑农村地区的实际发展情况,坚持因地制宜、分类处置的原则,根据村落的相应布局、污水产生量以及经济等多方面状况,科学制定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计划,明确治理的目标和时序等,才能够扎实推进农村污水治理工作,进而促进农村生态文明的建设与发展。

3.3加强治理设施建设

生活污水的治理需要相应设施的辅助,要想推进农村地区的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就需要加强农村地区生活污水治理的设施建设。比如建设生活污水的过滤设施、水资源的循环利用设施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生活污水的污染;另一方面,要加强设施建设,保证生活污水收集的全面性,尽可能解决农村生活污水排放的分散性问题,避免生活污水由村民各自处理,以致难以达到相应标准。只有完善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的全面性,才能提升生活污水治理水平。

3.4强化治理设施运行维护工作

为了能够进一步强化农村生活污水污染治理设施的运行维护工作,相关部门还要及时构建部门协调机制,通过成立市县级农村生活污水污染治理联合组织,将治理项目在运行维护过程中的主要问题进行整合,邀请相关部门参与协调会议,以便及时解决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于难以解决的问题,可以通过集中处理和分散处理等途径,强化城乡污水治理一体化系统观念,各级部门之间可以增强联动及信息共享力度,从而在实际工作中能够进行积极互动,使污水污染治理工程得以真正落实到位。此外,对于已经竣工的农村生活污水污染治理设施,还要加强后期运行维护管理工作,确保将完成终端建设的村庄纳入整个市县级生活污水运维平台管理系统中,做好对相应的村庄污水进出水量、设施运行状况的全程监控工作,以保障农村污水治理运行维护工作得以真正走向规范化发展方向。

结束语

我国农村范围广,区域相差大,污水收集难度大,难以集中处理,经济也相对落后,因此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应该因地制宜选择最适宜的处理模式和工艺。农村常见污水处理技术还存在不足,未来发展趋势是几种工艺组合使用,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强化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效率,保障农村居民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王园园,刘增进.中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J].科技和产业,2022,22(1):273-278.

[2]吴建忠.我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20(11):113-114.

[3]贾小宁,何小娟,韩凯旋,等.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J].水处理技术,2018,44(9):2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