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内营养启动时机对心脏病术后机械通气患者营养指标,并发症等发生率的改善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4
/ 2

肠内营养启动时机对心脏病术后机械通气患者营养指标,并发症等发生率的改善分析

潘璐

陕西省人民医院   陕西西安  710068

摘要:目的:研究肠内营养启动时机对心脏病术后机械通气患儿营养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0例心脏病术后机械通气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将70例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于术后24 h开始行肠内营养支持,观察组于术后6 h开始行肠内营养支持,对比两组患儿营养状况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观察组患儿血红蛋白(Hb)、血清前白蛋白(PA)、血清白蛋白(ALB)、血清转铁蛋白(TR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腹胀、腹泻、呕吐等喂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术后6 h开始行肠内营养支持对心脏病术后机械通气患儿效果显著,能快速改善患儿营养状态,安全性高。

关键词:肠内营养;启动时机;术后;机械通气

心脏手术创伤较大且术式复杂,患者术后康复时间较长,帮助患者提高康复效率,减轻手术对机体功能的影响,减少并发症,是临床关注的重点。机械通气是此类患者术后重要的治疗干预手段,因为多种因素影响,患者术后难以经口进食,使得营养状态非常差,也影响机体免疫机能和康复效率[1]。因此科学、有效的营养支持手段和个体化的护理对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肠内营养利于向机体均衡、充足地提供营养物质,也能够提高消化机能,启动肠内营养的时机,越来越多的研究倾向于早期就开展,从而促进患者的营养状态、机体功能及早改善[2]。研究分析肠内营养启动时机对心脏病术后机械通气患者营养指标,并发症等发生率的改善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时间: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研究对象:在我院接受心脏病手术治疗的70例患者。纳入标准:①患者符合手术指征,均接受心脏手术治疗。②患者具备机械通气指征,无相关禁忌。③患者无代谢性疾病。④患者无肠内营养禁忌。将所有患者随机分组,分为A组和B组。A组内有35例患者,其中男、女分别有20例、15例;年龄21~48岁,年龄均值(23.74±1.24)岁。B组内有35例患儿,其中男、女分别有19例、16例;年龄22~47岁,年龄均值(23.19±1.07)岁。将两组患者基础信息资料互相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

1.2方法

所有患者手术后均常规放置胃管,对各项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测,加强口腔护理、皮肤护理。同时,所有患者均予以肠内营养支持,针对此类患儿成立专门小组,对患儿的营养状况进行评估,由营养师参与为患者制定营养支持方案。两组患儿肠内营养启动时机不同,观察组患者在术后6h启动肠内营养支持,考虑患者的体质量以及术后输液量对输注总量进行计算,应用肠内营养支持到患者撤机同时能够经口进食。

对照组患者在术后24h开始进行肠内营养支持,肠内营养的方法和观察组相同。

1.3观察指标

观察术前1d和术后7d两组患者的营养相关指标,包括TRF(转铁蛋白)、ALB(白蛋白)、PA(前白蛋白)、Hb(血红蛋白)等。观察两组患儿腹胀、腹泻、呕吐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研究所的数据资料采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百分比表示,使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营养指标

手术前将A组和B组的TRF、ALB、PA、Hb等营养相关指标互相比较,P>0.05;和B组相比,A组患者术后的TRF、ALB、PA、Hb等营养相关指标均更优,P<0.05。见表1。

表1 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营养指标

组别

前/后

TRF(g/L)

ALB(g/L)

PA(g/L)

Hb(g/L)

A组(35例)

术前

1.94±0.57

29.56±3.45

0.15±0.04

91.28±4.87

术后

2.70±0.68

44.26±4.36

0.28±0.07

117.75±6.84

A组(35例)

术前

1.92±0.52

29.62±3.24

0.15±0.05

92.09±4.29

术后

2.11±0.54

36.76±3.84

0.21±0.04

107.28±5.36

t组间术后比较

3.294

11.092

2.986

19.883

P组间术后比较

P<0.05。

P<0.05。

P<0.05。

P<0.05。

2.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和B组相比,A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

组别

腹胀

腹泻

呕吐

总发生率

A组(35例)

2

1

0

8.57%

B组(35例)

4

1

2

20.00%

χ2

5.904

P

P<0.05

3讨论

心脏疾病通常较为严重,很多情况下也需要开展手术治疗,帮助患者控制病情。因为手术、年龄、机械通气等因素影响,患者难以术后短时间内经口进食,会对患儿营养状况造成影响,若是影响严重会降低康复效果。因此,术后帮助患者进行营养科学的补充,确保充足的能量供应,是提高恢复效率且减少并发症的基础保障

[3]

肠内营养是更符合机体胃肠生理功能的营养干预手段,对此类患者应用肠内营养支持,能提供给肠黏膜免疫细胞充足营养,帮助患者对肠黏膜屏障进行保护,也有利于调节患者的免疫机能,促进胃肠道激素分泌;此外,肠内营养支持能够改善疾病造成的机体高分解状态,保持正常的胃肠道菌群生长,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4]。肠内营养支持的时机,普遍认为实施得越早获得的效果越好,而时间延迟则更难纠正营养状态,能让患者在治疗期间有足够热量,确保了微量元素、维生素、电解质均衡。对于此类患者启动肠内营养常规的时机是术后24h,但患者恢复营养状态较慢,效果不够理想;术后6h启动肠内营养支撑,能够及早让机体有营养物质摄入,能加快营养状态的改善[5]。研究结果提示,和B组相比,A组患者术后的TRF、ALB、PA、Hb等营养相关指标均更优,P<0.05。表明术后6h启动肠内营养可以更显著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和B组相比,A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P<0.05。证明更早进行肠内营养不仅不会增加相关不良反应,反而因为胃肠功能更早地改善,减少了胃肠道相关并发症。

综上所述,心脏病术后机械通气患者在术后6h启动肠内营养能够帮助患者显著改善营养指标,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杨玉霞,顾莺.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患儿早期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的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19,34(2):126-129.

[2]祁海杰,谢艳丽,谢海洋,等.益生菌对婴儿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胃 肠功能的影响[J].微循环学杂志,2020,30(3):49-52.

[3]康澍,戚继荣,徐诚,等.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患儿营养状况和临床预后的影响[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2017,33(12):712-715.

[4]路长贵,陈焕,耿其明 ,等.加速康复外科联合经鼻留置空肠营养管在先天性肠旋转不良治疗中的应用[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2019,40(9):790-796.

[5]蔡泽君,谢浩芬,徐琴鸿,等.加速康复外科背景下的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对有营养风险胃癌患者术后临床结局的影响[J].中华临床营养杂志 ,2019,27(5) :281-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