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地质灾害治理及生态环境修复措施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4
/ 2

矿山地质灾害治理及生态环境修复措施研究

马飞1,闫婕2

1.身份证号码:6123241987****2056     陕西省汉中市  723000

   2.身份证号码:6123011986****0927陕西汉中723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矿山资源开采过程中,增强了对新理念、新技术、新工艺、新人才等资源配置,起到了提质增效的作用。矿山地质灾害是由于在矿山建设、生产过程中对矿山地质条件、自然环境、水文地质条件的破坏,从而影响采矿生产的灾害。因此,需要对矿山的地质灾害加大治理,并使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修复,使矿山的环境得到改善,促进矿山的建设与当地的经济发展。

关键词:矿山地质;灾害治理;生态环境;修复措施

引言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多样,造就了如今丰富的矿山地质资源,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对矿山的研究除了关注经济因素外还要兼顾绿色环保,因此,针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与治理恢复措施的研究十分必要。在这一举措下能够进一步加强对矿山脆弱区环境的保护,明确过度开采或其他操作对环境所造成的伤害,同时提高对地质环境的了解,进行综合性治理,确保矿产行业有序发展。

1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原则

1.1安全性原则

矿山开采工作主要是对自然资源进行开发与挖掘,此类开采区域的地质环境相对复杂,经过开采后,地质环境的稳定性会逐渐降低。无论采用传统的人工开采方式,还是现代化的机械开采方式,均会增加事故发生率。因而,开采企业在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中,要求遵循安全性原则,做好项目立项后的地质勘探工作,编制内容完整、流程标准的开采方案,配套开展安全教育、应急演练等各项工作,规避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造成的风险。

1.2科学性原则

矿山地质环境的形成受到地质演进规律的限定与约束,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时,一方面需要实践主体,严格按照必然规律科学分析地质条件、水文条件、气象条件,另一方面则需要在科学性原则指导下,按照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制定有利于预防地质灾害发生的保护方案。尤其在新时期高质量开采时期,亟须按照现代经济学中的生产要素配置理论,将资本要素主导的资源配置方案,转变为技术要素主导的资源配置方案。

2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现状

2.1产权界限不明晰

开采矿山资源对企业自身的资质要求较高。矿山开采需要遵循相应的法律依据与相关条例规范等,最重要的是要获取政府的开采许可权,才能进行开采。大多数开采矿山的企业属于国有性质,一部分矿山开采企业属于地方政府主导,所以在矿山开采过程中确定产权界限是促进矿山资源开采的重要前提,预防之后在矿山开采过程中,出现产权划分的各种矛盾。

2.2地质环境治理施工存在问题

矿山地质环境的治理与利用,涉及到的项目工程相对庞大复杂,对人力、物力、财力等相关的要求,并且耗费时间较长。所以,在地质环境治理工作中,如果缺乏有效的管理体系,将会影响地质环境工作的顺利开展,削弱环境治理的信心。同时,由于施工期间难免会受到天气、政策等影响,困难重重,不利于地质环境的治理开放。

3矿山地质灾害防治

首先要完善相关的矿山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矿山企业管理体制与监督管理机制,建立并完善关于矿山开采前的风险评估与环境评估,制定相关保护的政策法规。开采前由开采单位负责对矿山进行认真严格评估,将矿山基本材料与实地勘察结合,不放过任何存在危害的可能性;在开采过程中仔细防范,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开采前的评估结果在操作过程中注意防范;开采工程结束后尽最大程度实施环境恢复,及时对受到破坏的地区进行恢复治理,尽快修复,尽量保证环境恢复较好。其次是通过网络、报纸等加强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宣传,全方位的对矿山企业及采矿工作人员普及关于矿山地质灾害的防治知识,全面提升矿山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增强其警觉性。在工程开始前,对矿山开采人员进行基本培训,要求其掌握关于矿山地质灾害的防治与法律法规。再者,现今我国社会正在高速发展,可以开发先进的信息化、地球物理、化学勘查手段,在经过实践之后可以将其应用于矿山开采中。将先进技术应用于我国矿山建设、生产过程中,利用新时代的发展让矿山地质灾害的防治与时俱进,进一步高效、安全的对矿山环境及其周边进行保护,尽可能的在最大程度上恢复矿山的地质条件与自然环境。

4矿山地质生态环境修复措施研究

4.1对矿山周边环境保护的相关政策进行完善

在对矿山进行地质开采时,在对其实际情况进行充分考虑的前提下,要使矿山周边环境保护的相关政策进行完善,加强对矿山开采的管理质量,严格处理与加大处罚对矿山的违规开采,情节严重的还要追究其刑事责任,落实相关的法律法规,使矿山周边的环境得到有力的保护。此外,在对违规违法的矿山开采行为进行处理以外,还要提高矿山开采企业的准入门槛,在进行矿山开采时,一定要将环境保护作为基础条件之一,全方位审核矿山开采企业以及施工人员的资质,确保企业的规模、人员配置、安全生产与技术能力等方面的能力符合相关的政策要求,尤其是提升环境的治理方面的水平,如果有一项不符合标准,都不可以开展开采工作。

4.2对矿山开采技术进行科学应用

伴随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矿山开采技术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采取科学有效的开采技术,是减少矿山地质灾害出现可能性,对矿山周围地质环境进行稳定的有效途径。为了减少由于矿山开采所造成的地表塌陷情况,在对矿山进行开采过程中,开采团队可以采取填充开采的措施,注浆填充开采的部位,通过注浆填充,使矿山内部的结构应力与压力得到平衡;还可以利用局部开采的方法,就是在一次工程开采中只开发一部分的矿藏,在结构相对稳定或待填充之后再进行开采;对复岩离层进行填充也是非常有效的开采方法,可以在开采过程中,控制岩层的移动与地表的沉陷,防止出现大范围的塌陷而引发的地质灾害。

4.3全面落实矿山地质环境监测

针对矿山环境的治理恢复工作需要以防治为根本原则,在整个采矿过程中务必实时关注进度情况,将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内容深度融合到开采计划中,尤其针对一些修复困难和不可逆转性破坏情况需要提升重视程度。为提升治理恢复的针对性,可以应用分层级、分区域治理的方式,例如分为重点治理区域、次重点治理区域以及一般治理区域,其中重点治理区域主要以人们生产生活为主,次重点治理区域以环境为主,一般治理区域的环境受采矿影响较小且人烟稀少,植被覆盖率相对完整,只需继续保持即可,并做好勘察。除此之外,需要应用新技术对矿山地质环境展开实时且具有针对性的监测,具体包括地表位移情况和地貌景观这两个方面。针对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可以借助GPS和全站仪极坐标测量,将其架设在基准点进行定期监测,周期保持在每周一次。针对地貌景观的监测则需要相关部门寻找专业单位应用相关技术进行现场监测,主要包括区域内的受灾情况、植被覆盖率变化,根据其数据评估恢复面积,周期控制在每月一次。

结束语

总而言之,矿山资源是我国的重要资源,开发矿山资源可以促进我国社会的进步与经济发展,因此,要对矿山的开采中容易发生的地质灾害进行充分的关注,重视对生态环境修护。通过对地质灾害的有效分析,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找到矿山地质灾害的治理方法与生态环境的修复措施,积极开展治理工作,提升生态修复与治理水平,推动我国矿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春梅.关于矿山地质灾害治理及生态环境修复的策略思考[J].世界有色金属,2022(19):145-147.

[2]吴承禄.矿山地质灾害治理及生态环境修复措施的应用探究[J].世界有色金属,2022(17):190-192.

[3]李胜,高伏芳,朱荣华.矿山地质灾害治理及生态环境修复探究[J].中国金属通报,2022(07):12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