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精准医疗下医学计量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4
/ 2

探究精准医疗下医学计量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韩晓亮,叶福钰

酒泉市计量检定测试所  735000

甘肃省计量研究院730050

摘要:医学计量是切实保证医疗设备准确度和精确度的工作,医疗设备检测的主要技术措施,是落实精准医疗原则的必要条件。为保证医疗设备量值的准确可靠,保证医疗质量,就要充分明确精准医疗背景下的医学计量现状,探讨医学计量在精准医疗领域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医学计量;精准医疗;应用

引言

近些年来,医疗技术水平明显提高,疾病的诊治可借助不同检测仪器予以量化分析,比如疾病现状、用药量以及病情动态监测等,都可能利用仪器进行数据化呈现。在以具体数据反馈疾病进展时,精准化就会是医疗行业所要遵循原则。精准医疗理念起源于西方医学领域,在科技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精准医疗也快速发展,强化了医疗行业的综合实力。精准医疗在临床诊治方面更加强调了精准,所以对于有着疾病诊治作用的计量设备来讲,其确性会关系到诊治的成效性,所以民众也明确了医学计量的现实意义。

1医学计量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真正意义上的医学计量,需要在固定时间把医疗计量仪器溯源到专业计量检测机构,在特定环境下按照检定规程或标准规范用计量标准器对与待检仪器进行比对,从中明确医疗仪器的整体计量性能,并且高效率开展量值判定和溯源工作[1]。这种工作专业、权威且有法律效应,在保障医疗器械运行的准确度以及精确性方面会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要想保证这些促进作用的持续,就要对医学计量现状进行详细阐述。

1.1法定计量检机构

如果专业计量检测单位基本资源匮乏、技能薄弱,不能保证更好迎合精准医疗的医学计量高要求。其主要因素包括以下两点:一是多专业知识联合、多项标准一体化以及影像数据化等技术都作用到医疗器械计量检测方面,使得医学计量检测中的量值溯源体系不能更好迎合相关需求。第二是在有关部门运作机制、政策的作用下,专业计量检测单位综合水平不能保证更好迎合医疗器械发展的需求,比如服务意识薄弱、专业人才匮乏和计量检测基础条件陈旧等。

1.2医疗机构内部计量

医疗单位在设备计量方面不重视,不具备更加健全的管理制度。单位管理人员不考虑对设备管理运维人员实行计量相关的培训,未能对政策法规宣传方面予以更大支持,而且设备计量检测的监督不能保证医疗设备的灵敏度和精确度。不仅如此,医疗机构的设备管理的思维模式陈旧,不能体现先进性和综合性,也未能考虑在设备送检以及信息数据查阅方面实时上传计量台账。

1.3第三方检测机构

第三方面检测机构在医学计量期间,都不考虑对其中人员实行必要的专项培训,使其不能完全了解样品的调配、收集、检测模式操作和环境判定等工作,这样就不能保证计量检测工作切合专业规范和技术要求,因而,也不能保证医学计量检测的精确性和全面性。另外,医学计量检测成本高,导致企业运营成本增高。在这样的条件下,医疗单位、专业计量单位以及法定机构都对管理模式进行了创新,一是扩大医学计量专业理论与法规宣传范围,开展固定时间的培训考核,以强化医学计量机构人员的业务能力以及综合素养,不断完善并壮大计量人员队伍[2]。二是加大医学计量支持力度,将计量标准以及计量溯源设备研发作为着重点,以期强化医学计量检测能力。三是构建更加具有直观、快捷的设备管理信息化系统。他保障医疗设备质量评定的精确性。简言之,医疗单位、专业计量单位以及法定机构的医学计量检测水平都在逐渐提高,并结合管理检测的思维模式,进行了计量检测溯源工作,保障了医学计量信息数据的全面性和精准性。但是,目前的 计量检测模式仍然略显陈旧,不能更好保障计量检测的费效比。也无法满足检测现场化及高精度器械溯源等需求。因此,急需通过新的检测方法来完善医用计量器具量值传递和溯源体系。

2精准医疗下医学计量的发展趋势

2.1远程计量的应用

在远程计量过程中通常都要融入网络技术,建立完善数据存储管理、通讯、计量校准等方面的体系,能够为计量器械的量值判定与溯源提供条件,进而增进远程计量以及校准的实时性。从原本静态计量检测模式的角度来看,远程计量检测模式使用过程能够进一步明确计量检测误差范围,也能够动态反馈计量误差,所以,能够进一步保障计量结果的精确性,强化医疗器械运维管理质量[3]。相对来讲,远程计量会更加体现快捷性和经济性特点,所以得到诸多行业领域的充分运用。比如电力、水资源和天然气等行业领域。基于开发的天然气管道远程计量管理系统,实时监测记录各个站场的压力、温度、流量等计量参数,通过内嵌JJG1030-2007《超声流量计检定规程》,对主要计量器械性能数据的动态比对分析。由于被测仪器的差异化特性,远程计量的量值传递与溯源方式亦各不相同。根据被测仪器工作原理、应用环境等,可将远程计量方法归纳为以下3类:一是通过高等级标准器的传递,进行被检表与标准表的现场校准,然后借助互联网传输,完成计量器具的远程量值传递与溯源;二是将标准器置于被测仪器的工作状态下,定期对其计量检定,间接实现现场仪器校准;三是建立主站数据分析中心,然后利用网络平台的优势条件,以固定时间对运行中的医疗器械进行远程监测与检测。在具体的医学计量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结合计量仪器的客观条件以及计量性质,将所涉及的远程量值进行综合分析,结合相关信息设置合理的量值传递模式。

2.2多参数耦合一体化计量的应用

在参数耦合一体化的医学计量过程中,通常都要借助多参数一体化测量的模式,主要就是把单一参数以及指定检测流程设置为具有综合性特征的计量模式,进而强化医学计量的全面性、精确性和快捷性,保证相关工作的费效比[4]。而不同类型传感装置与信息化系统的联合能够为多参数化计量仪器的专业检测创造了有利条件。综合来讲,在计量参数体系全面且精确的条件下,有效借助多参数一体化计量模式,能够明显强化医学计量的快捷性和费效比,还能够在无人操控的条件下,确保设备运行的稳定性。相对来讲,如果计量参数设置以及定量设置不清晰,就可能使得医学计量过程无据可依。这就需要对医学计量技术、规范以及检测参数不断进行调整与优化,而远程计量与多参数耦合一体化计量在不断科学发展的条件下,也必将会切实体现其全面、精确、快捷性的显著效用,从而促进医院计量的更好发展。

在医疗行业快速发展、精准医疗要求不断提高的背景下,计量行业也提出了类型多元的计量方式。其中最为主要的就是远程计量与多参数耦合一体化计量模式。这些计量模式会进一步体现动态性、自主性、对比性和一体化等特征,能够妥善斛解决原本医学计量仪器运行资源、成本高的问题,强化医疗计量的快捷性和费效比。另外要想妥善解决医学参数设置不合理的问题,就需要对传统计量技术、参数进行调整创新,消除医学计量中的影响因素,保证更好迎合精准医疗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赵阳. 精准医疗背景下的医疗设备计量管理研究[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2,28(20):171-173.

[2]袁洪,牧雾云,董永丽. 精准医疗背景下医疗设备计量管理工作探讨[J]. 中国医药导报,2022,19(03):59-62.

[3]刘支源. 医学计量在磁共振图像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与展望[J]. 中国医疗设备,2021,36(12):146-148+153.

[4]肖翔,陈广源,朱建波,何卓勋. 医学计量设备的管理办法及成效[J]. 医疗装备,2020,33(23):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