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4
/ 2

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

董江阳

南京融创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江苏省南京市21000

要:建筑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近年来虽然有所下降,但其关键性地位依然不可动摇。与此同时,数字化、信息化技术的高速发展也从根本上改变了建筑工程领域的市场环境和竞争环境。本文以“风险识别——风险应对——管理变革”的风险管理框架为基础,对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论述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风险管理,内控管理

地产行业在经历过去数十年的高歌猛进后,近年来行业增速显著放缓。与这相伴而生的建筑工程领域虽然短期内行业产值并出现断崖式下滑,但其内部结构正发生变化。与此同时,数字化、信息化、低碳化高质量发展模式也对建工领域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新制约。在两种力量的共同作用下,以管理求效率、以管理求发展,成为行业内企业的必然选择,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下文基于风险管理体系的“风险识别——风险应对——管理变革”框架,对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针对这些问题企业应当采取的应对策略和措施进行详细论述。

一、风险识别——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建筑工程管理工作面临着从采购、施工、造价管理、安全生产等诸多方面的不同的潜在风险。本文重点结合数字经济、低碳经济时代的新环境背景进行相应的风险识别。

1.1成本风险

中国的建筑工程行业是高度人力资源密集型产业,伴随人口红利的消退,巨大的人力成本问题日益严峻。现有工地工人平均年龄日益增高,年轻人囿于低薪及高强度工作,对投身于现场建筑工作的积极性普遍较低。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与10年前相比,建筑业中的年轻工人数量大幅减少。截至2021年,半数农民工年龄在40岁以上,据联合国估计,到2050年,中国的劳动年龄比率将从历史最高峰的73%下降到60%左右。劳动力短缺的宏观背景下,建工成本攀升成为必然,并对整个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带来巨大的潜在风险

与此同时,建筑工程的成功的高度依赖供应链条上各下游合作伙的配合这也意味着相关工作面临各类供应链原因造成的成本风险,特别是在经济环境下行、市场预期偏弱的宏观经济环境影响下,供应链交付过程受到了重大影响例如中断了海外市场的运输物流),进一步加剧了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所面临的成本风险。

1.2政策风险

2022年,国务院等政府机构又相继提出了双碳政策,更加细化了各行业对于实现目标的落地实施步骤,尤其是从节能与碳汇交易等方面,制定了详细的目标与实施细则。传统建筑行业横跨多个高碳产业,其全行业碳排放总量已超过全国碳排放总量的一半。想要实现中国的3060双碳目标,建筑业的努力至关重要。在国家大力推动绿色化、低碳化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导向下,碳减排、碳达标对于建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影响巨大。如何有效提升自身的“双碳”管理水平、规避相应的政策风险,成为建筑工作管理工作的重要职能领域,也是现阶段行业内企业普遍存在的管理短板。

与此同时,建工行业也孕育着极大的机会。对于企业而言,一方面在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不得不在原有成本结构之外,将碳排放列为额外的开支考量,而另一方面,也倒逼行业加速向绿色建筑发展,为众多低碳节能初创企业提供越发
肥沃的成长土壤。

1.3数字经济时代建筑工程管理工作面临的新风险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在我国各细分行业领域内建工行业的信息化水平处于极低水平,仅高于农业,信息化投入占行业GDP比重不超过1%。对于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建立,首先需要数字化基础设施的建立,这往往需要很长时间的沉淀。整个建工行业链条很长,建造管理运营/交易,不同产品其交付周期长度不同。交付周期短的产品提供品质服务相对容易,反之则偏难。

建工领域的数字化转型进程,需要互联网与产业的双重基因。过往中国的建工企业,资源依赖型、资金依赖型占比,企业多是通过核心资源的占有获得自身的优势市场竞争地位。目前建工行业普度存在数字化通用能力如组织,包括IT、信息化的能力不足的风险,对于开展面向数字化的建筑工程管理工作而言是较大的阻碍。

二、相应的应对策略

2.1建立健全与建筑工程管理相关的内部监控及风险管理体系
内部监控及风险管理体系是企业良好运营的前提条件,也是做好建筑工程管理的必要条件。通过完善自身内控和风控系统,是有效应对前述成本风险和政策风险的路径。

2.1.1治理层责任

企业的治理层应当负责制定并决策与建筑工程管理相关的内部监控及风险管理系统、政策及程序,并由项目具体负责人获授权负责持续评估这些控制系统的效能及相关性。同时,还应当将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与财务管理工作相融合,设立既定的流程及程序确保相关管理工作符合相关法律、规则及规例。治理层履行核心职责后,需要详细列出赋予各职能部门 及高级人员相应的限制及条件确保各个业务部门的审批权限保持一致同时可使业务有效营运而不会产生繁琐的流程。治理层还应当定期政策,以使其与

建工业务结构的变化保持一致,从而强化问责机制

2.1.2管理层责任

在治理层负责构建风险管理框架的基础上,管理层应当积极履行自身的风险管理职责。并通过成立下设委员会(例如项目投标决策委员会、分判采购决策委员会、3MS工作组及安全生产委员会等)的方式,负责管理整个项目生命周期中的风险和机遇。建筑工程项目的财务能力、策略性方向、当时市况及监管要求设立恰当的风险承受水平。

在实施过程中,应当针对建筑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设立多个审批关口,覆盖由初期寻找项目直至竣工交付的经营周期。所有审批关口均应保持相对刚性,视项目的性质及复杂性在恰当的层面获得批准。

管理层还应当制定与自身市场环境、竞争环境相匹配的人力资源战略。针对自身项目的特性选聘适合的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并将人员的数字化思维能力和工程管理工作转型经验作为关键考核项目。

2.2推动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加速向数字化转型

2.1.1建立创新工程管理体系,持续关注BIM技术

企业应当针对自身的建筑工程项目,通过应用大数据、云存储等新兴技术建立创新的工程管理体系。为支持创新体系落地,企业可以考虑通过自研向外购的方式配置相应的工程数字平台实现工程管理数智化,经由平台及时识别工程隐患,解决工地管理不透明的问题以及实现质量风险预警。

目前,建工行业普遍致力于利用基于人工智能的建筑机器人,搭配新型材料和装配式建筑技术来提升现场施工作业的精准度和自动化,实现施工环保和降低人工成本等效益。领先房企正积极攻克智能硬件以及SaaS等软件技术的相关壁垒,尤其是加大起到大脑中枢作用的软件技术研发投入力度,以期实现对工地复杂作业环境的及时调度和精确管理。

此外,从建材估算、工期计算到机器人进场的整个项目管理角度来看,上游规划数据的精确性将影响后期施工作业的管理效果。因此,为带动行业的整体革新,BIM技术的发展不可忽视,为助推智能施工建造的发展,领先房企也正在对BIM技术持续关注和进行投资。
与此同时,为解决工程管理不透明以及工程质量管控滞后等弊端,行业内已涌现出领先技术解决方案,旨在通过移动互联网、云技术、大数据分析、可视化等技术赋能工程建造环节,让整个施工流程朝着全流程在线化以及可视化发展。

2.2.2利用基于云的工程管理平台实现施工流程的透明化管理

云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深入应用,为建筑工程管理数字化转型工作提供了强大的助力,为了有效推进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数字化进程,企业可以考虑利用云技术构建自身的工程管理平台,以确保建工管理工作的流程透明化、风险可控化。

以某大湾区企业的工程管理平台为例(表1)。通过该平台,企业的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实现了由传统模式向智能模式的成功转变,对管理工作中的各类潜在风险起到了有效的防范作用。

1 某大湾区企业的“云”工程管理平台

平台模块

具体内容

智慧工程管理

运用BIM工程管理平台实现多部门协同与联动,有效监测施工全进度;运用人工智能精准测量与分析工程项目成本

工地防疫

实时记录防疫专项数据,智能生成复工准备报告

供应链管理

设立统一的供应链数据中心,方便多元产业集中性采购和企业内多组织协同

质量与安全监控

运用大数据实时分析各项质量标准指标,为企业提供定制化的施工质检体系及为多场景提供安全预警系统

三、总结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在新的竞争环境、技术环境下面临着一系列新的问题和风险,并集中在成本风险、政策风险、数字化转型风险三个方面。企业应当以自身内外部实际情况为基础,将风险管理和内控管理工作作为有效的风险防范抓手,充分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以期对相关风险实现有效防控,助力企业实现管理工作提升、进而确保企业既定战略目标的达成。

参考文献:

[1]张继伟,张望彬,解文龙,陶伟,刘于鑫.建筑工程管理中质量控制与进度控制策略探究[J].散装水泥,2022(06):23-24.

[2]黄俊豪,周敏,陆杨,陈少军,李明月,陈燕安.基于5G+技术的大型医疗建筑智慧工地系统应用研究[J].建筑施工,2023,45(01):156-159.

[3]裴栋栋.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前景探索——以长子碧桂园项目为例[J].房地产世界,2023(01):11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