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湿地中植物资源的现状和保护与利用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4
/ 2

中国湿地中植物资源的现状和保护与利用对策

胡维军

武汉市新洲区园林和林业局 湖北 武汉 430000

摘要:我国国土面积广大,湿地资源丰富,在湿地中,植物资源的保护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整理,系统梳理了中国湿地中植物资源的现状,针对性地提出了湿地中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建议。目前,共有369种植物被开发利用;其中,272种为经济植物(包括食用植物47种、药用植物191种、工业用植物100种),89种为环境保护植物,80种为种质资源植物;有30种珍稀濒危植物,有43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包括5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和38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在全球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加剧的背景下,建议继续加强对湿地中的植物资源的调查,建立湿地中植物资源信息库和评价系统,科学有序地开发和利用湿地中的植物资源。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国湿地中植物资源的现状,其次探讨了中国湿地中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植物资源;经济植物;种质植物;珍稀濒危植物

引言

湿地植被是我国湿地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成分之一,其能为自然界万物的生长提供必需的物质和能量,在长期的进化和适应过程中,也形成了各种不同形态、功能独特的湿地植物群落,共同构成了地球上最生动的旅游景观。植物资源指能够自产有用物质并被提取为原材料,可以满足人类生产和生活所需的植物。近几年来,国家大力提倡“生态旅游”和“自然旅游”等产业链的发展,湿地植物生态景观就成了一个集文化、娱乐、休闲、教育于一体的生态产品。通过系统地研究地区景观湿地内的植物生态资源,并制定出科学、完善的景观营造对策,可进一步拓展地区景观湿地内已有的旅游活动项目。

1中国湿地中植物资源的现状

1.1忽视“源头预防”

目前,受工程影响的湿地修复研究方案制定时通常存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改造自然”等思维惯性,缺乏对影响湿地生态系统结构、过程、功能及生物多样性的关键驱动因子的溯源研究,过度干预自然演替过程,致使生态修复缺乏可持续性。如果只聚焦生态系统退化过程及其空间格局,而忽视退化过程的驱动机制,并不能达成“源头预防”的效果。

1.2环境保护植物

在中国湿地中,共有90种环境保护植物,包括防风固堤和改良环境类植物、监测指示类植物、绿肥类植物和美化环境类植物。防风固堤和改良环境类植物的物种数量为30种,包括蜡烛果、青甘杨、茅香、散穗早熟禾、筐柳和狗牙根等,该类植物适应性强,可以作固沙和护堤、固岸植物,能有效防止水土流失。环境监测指示类植物的物种数量为4种。其中,凤眼蓝是可以监测水环境污染的植物,其可以监测水中是否有砷元素存在,还可以净化水体中的汞、镉和铅等重金属元素。隐花草为盐碱土指示植物。乌毛蕨和铁线蕨为钙质土的指示植物。具有改良土壤作用的绿肥类植物的物种数量为7种,包括合萌、白车轴草、田菁、广布野豌豆、芡实、睡莲和龙舌草。美化环境类植物的物种数量为62种,包括蜡烛果、泽苔草、海杧果、千屈菜、黄海棠、欧菱、雪白睡莲、椰子和香蒲等重要观赏植物。这些植物有的可以栽种在池塘中,有的可以作为行道树种,有的可以摆放于庭院、亭榭等处装饰环境和点缀家居。

2中国湿地中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对策

2.1减小人为干扰,加强保护宣传力度

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增强人民群众保护湿地的意识,合理开发湿地资源,禁止采沙、复垦等过度开发活动,加强执法监督,加强破坏湿地行为的执法力度。将一些湿地植被资源丰富的区域列为重点保护区域,采取设置标识牌、木桩、围网等措施,恢复和保护自然湿地,为湿地动植物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空间。

2.2加强湿地源头治理

不管是对受损程度较低的湿地生态系统进行自然恢复,还是采用人工辅助修复或生态重建的生态修复方式对自然恢复难度较大的湿地生态系统进行恢复,其核心点都是要对主要扰动因子进行调控。因此,实施生态修复技术过程中,加强“源头预防”,弱化水利工程建设对湿地造成的直接与间接不利影响,降低造成湿地生态系统退化的关键影响源与受损湿地生态联系,对于湿地生态系统的修复治理工作尤为重要。首先,各地区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可能对湿地有影响的水利工程论证与审批工作,加大相关项目湿地保护措施,落实监督监管力度,探索新型管理体制并细化管控单元,积极动员公众参与湿地保护修复,提高公众湿地保护意识。

2.3加强对湿地中植物的研发工作,充分挖掘湿地中植物的经济和科研价值

开展湿地中植物的研发工作是进一步挖掘其经济和科研价值的前提。加强对重点药用植物及其同属植物的研究,尤其是加强对那些在生境、形态和习性等各方面都非常相似的同属植物的研究。在物种筛选和园林绿化的适用性和功能性等方面,继续加强对环境保护植物的研究。一方面,要加强对种质资源植物生境和种群保护方面的研究,例如,引种驯化和规模化种植;另一方面,也要采用分子手段,扩展对种质资源植物的挖掘。加强对珍稀濒危植物生长和种群生境特征的研究,并且以此为基础,研发人工繁殖技术,促进这些物种的繁衍和更新。

2.4加强湿地保护并与水力及建设工程相协调

河流及库塘湿地中,均以硬质驳岸为主,这大大减少了湿地植物的生长面积,降低湿地生态系统的连贯性。水库、堤坝等水利工程可考虑建设生态型石质驳岸,这种形式的驳岸成本低、景观效果好,既有利于湿地植物生长,也可发挥植物净化水质的功能。

2.5加强对湿地中植物资源的综合评价,合理和有序地开发利用

对各类植物资源开展综合评价工作,依据评价结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合理和有序地开发利用。通过科学的评价和筛选体系,优选出更具有开发和利用价值的植物资源。对种群小但是开发潜力巨大的植物资源种类,应该以野生植物的引种、驯化和培育为基础,进行规模化和产业化繁殖,坚决制止直接采集和利用。对于利用价值大和资源蕴藏量大的物种,可以借助人工湿地来建立生产基地,形成经济产业。对于可以建立绿化植物带的经济植物和用材植物等,可以大量种植,一方面可以作为经济作物原料生产基地,另一方面还可以发挥其绿化功效,来改善生态环境和发展旅游观光业,以“一物多用”的综合性开发模式,实现植物的生态功能和经济价值,平衡好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使湿地中的植物资源得到可持续利用。

2.6加强对湿地公园的管理

建立并不断完善公园管理制度,完善湿地公园设施,建立与湿地公园保护管理工作相适应的管理机构,配齐熟悉湿地公园管理、掌握湿地保护技术的人员。定期进行垃圾清理,及时清除河中的野草,加强对湿地植物的管理,对植物精心照料,保证植物长期长势良好。

结语

综上所述,湿地中的植物资源是十分重要的可再生资源,未来应该统筹湿地中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湿地中的植物资源是十分重要的可再生资源,未来应该统筹湿地中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在对中国湿地中植物资源类型和数量开展详细调查的基础上,有次序、有层次、有目标地规划和利用湿地中的植物资源,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参考文献

[1]李江,任煕,李玉凤,等.绵阳市湿地植物资源调查研究[J].生态科学,2016,35(3):165-171.

[2]袁晓初,张弯弯,王发国,等.广东省湿地维管植物资源现状及保护利用[J].植物科学学报,2018,36(2):211-220.

[3]王明阳,胡泓,陈刚,等.潍坊市4座湿地公园的维管植物资源现状[J].湿地科学,2021,19(2):19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