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声势律动教学法的初中音乐教学优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4
/ 2

基于声势律动教学法的初中音乐教学优化研究

王金鑫

临西县第六中学 054900

摘要:初中阶段的音乐教学工作不仅能够丰富课堂内容,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发现美的重要途径。通过音乐学习,学生可以在课堂上接收到丰富多样的优秀音乐文化,培养学生对于音乐艺术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声势律动教学是音乐课堂中比较常见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感知音乐节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关键词:声势律动教学法;初中音乐;优化策略

引言

声势律动教学法是一种在音乐教学中进行声势训练的有效教学方式。声势律动主要是通过肢体部位发出声音,让学生感受音乐的变化,身体随之摆动,让学生在理解音乐的过程中有效表达自身的情感。这种学习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音乐知识,还可以增强学生对音乐的记忆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因此,教师应该有效掌握该种教学方法,深刻理解声势律动在音乐教学中发挥的作用,并巧设各种音乐活动,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通过激情演绎,让学生充分感受音乐作品表达的内涵,潜移默化地培养小学生的节奏感,提高小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保证小学音乐教学活动顺利开展。

1引导学生充分体验音乐作品的情感

引导学生充分感悟一首歌曲的中心思想和情感是初中音乐教学的最终目的。只有当学生充分感受到作曲者在音乐作品中所表达的个人思想和价值观,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将这首音乐作品融会贯通,将教材中的音乐知识真正内化为个人的音乐专业素养,沉淀为个人的音乐专业学习能力。在这一部分的教学过程中,声势律动教学法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空间,在引导学生充分体验音乐作品情感的过程中能起到独特的应用成效。例如,在进行《二泉映月》这首歌曲的赏析时,教师根据整首纯音乐的基本风格和演奏特点设计一系列的轻柔舞蹈动作,促使学生在表现动作的同时感受歌曲中包含的丰富情感,并在情感引领下让学生掌握音乐节拍。教师通过使用符合音乐节奏的声势动作能加强学生音乐情感体验,更能让学生深刻感受《二泉映月》所体现的那种安详静谧的美感,进而深刻认识到这首音乐作品所包含的艺术价值和思想价值。

2通过声势律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声势律动源于德国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所创编的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其创作初衷是帮助学习能力较差、缺乏乐感的学习者掌握音乐表达的基本技巧,通过歌唱、律动来表现节拍,从而帮助学生掌握音乐学习的基本方法。借由声势律动开展中职音乐教学活动,可以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其在感受音乐乐趣的同时掌握音乐知识,把握音乐的节奏感。配合声势律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让中职音乐教学活动变得更加有趣。教师可尝试利用声势律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制定具体的音乐互动目标,通过肢体动作、声势表现曲目的音乐特点。以中职音乐教材《中国民歌》的教学为例,可在选定民歌素材之后开展音乐教学活动,启发学生的音乐学习热情。教师以“秦腔”作为对象开展音乐教学活动。在课堂上,教师为学生播放秦腔的音频文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秦腔有着怎样的音乐特点?在提出问题之后,为学生预留五分钟进行鉴赏。学生对秦腔的艺术特点进行探究,随后给出音乐学习结论:秦腔是一种高昂、强烈的民歌,其节奏变化并不明显,但声调变化极为突出。教师通过声势律动开展教学活动:以跺脚为基本动作,感受音乐作品当中音乐技巧的独特表现。当音调从低到高变化时,学生跺脚,记录音调的变化特点;当音调从高到低变化时,学生再次跺脚,掌握声音的旋律变化与节奏变化。这一环节的音乐教学以感知节奏为目标,教师要放宽对学生的要求,帮助学生感受音乐作品。对于不同的民歌,要考虑声势的合理变化,如壮族民歌虽然高昂,但节奏的变化和语速的转化极为明显。在声势律动过程中,要提高学生的动作频率,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多元化音乐知识。围绕着最基础的教学任务入手,以低难度、趣味化为要求,帮助学生认识并了解音乐作品的特点,打造全新的中职音乐课堂。

3促进学生对音乐知识与技能的掌握

对于中职生而言,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必须先掌握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打好基础才能保证后续在音乐道路上的成长发展。而在教学阶段,很多音乐教师都习惯采用传统教学方式,通过理论知识输出来让学生记忆背诵,在这种单调的教学氛围中,学生往往学习效率不佳,很难完全掌握知识内容,实际教学缺乏质量。声势律动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官,中职音乐教师应利用声势律动来引导学生对音乐知识产生更具深度与广度的理解,更扎实地掌握音乐技能,提高他们对音乐的学习能力。在应用声势律动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音乐知识来设计听、唱、动等环节,做好教学实践工作,促使学生在跟随节奏的过程中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对本节课内容建立深层记忆;同时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保证学生学习热情,积极参与到声势律动教学过程中。比如《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这一曲目,教师在对节奏和作曲风格进行讲解时,应转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带领学生进行声势律动训练,让学生以律动身体的方式来感知音乐节奏,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通过这种教学方式,更易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教师的教学效率往往也会事半功倍。音乐教师在开展声势律动教学时,还可以融汇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文化内涵等因素。例如《伏尔加船夫曲》所要传达的就是沙皇统治下人们的生活状态,既包括水深火热之中的忍辱负重、饥寒交迫,还涵盖了人们百折不挠、坚韧不屈的精神品质。在进行声势律动的应用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效仿纤夫拉纤的动作,在律动中深入思考音乐作品,正确解读作品所要表达的内涵。

结语

总而言之,近些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中小学开始重视音乐课堂的重要性,然而目前我国初中音乐教学还存在着些许不足,很多教师并没有认识到声势律动教学法的优势。因此,这就要求音乐教师要积极了解声势律动教学法的内涵和意义,并积极寻求有效措施,通过创新课堂形式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音乐教学情境,将声势律动教学更好地应用到我国初中音乐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更加专业科学的音乐课堂。

参考文献

[1]叶飞敏.基于声势律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研究[C].课程教学与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二),2020.

[2]郭月明.“音”你而动——体态律动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应用的重要性和方法微探[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20):16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