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红色之火深燃青春之魂——关于“依托本土红色资源厚植家国情怀”的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4
/ 2

让红色之火深燃青春之魂——关于“依托本土红色资源厚植家国情怀”的探索

刘秀芳  

河北栾城中学   051430

  〔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如何利用本土红色资源,宣传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现在教育工作面临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红色资源  涵养灵魂  文化自信  民族复兴

  〔作者简介刘秀芳  河北栾城中学语文教师,中学一级师,石家庄市级骨干教师,组织多项市、区级课题研究。

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巨大的思想价值、教育价值和时代价值,具有正面的价值导向、深厚的革命内涵、鲜明的历史印迹、不朽的精神丰碑,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也是教育人、培养人、涵养人的精神沃土。青年是最有可塑性、最具发展潜力的弄潮儿。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如何让广大青年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这是一个培根铸魂的巨大工程。积极发掘红色资源的思想价值,依托红色资源提高青年学生思想境界,唤醒其内心深处奋斗不息的灵魂动力,厚植家国情怀,培养时代新人,应当成为思想政治工作一项重要任务。

一、有助于厚植家国情怀,涵养优良品德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持续抓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引导人民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融入社会发展、融入日常生活。”

二、有助于树立积极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当今社会,一些年轻人盲目崇拜网红流量明星,羡慕不劳而获,梦想一夜成名、一夜暴富,要改变这种畸形价值观,有必要带领青年学生走进本土红色人物,通过当地或身边的红色人物表现出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保家卫国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斗志,使青年学生对家国怀有敬畏、赤诚之心;通过红色故事主人公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新时代改革发展中投入的极大热情和奉献精神,培养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涵养美好品德,逐渐从内心改变其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促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以史为镜知兴替,以人为镜明得失。红色文化资源既是英雄事迹,也是成长经验,是指引青年学生前行的灯塔要积极引导青年学生深入自己熟悉的村镇社区,寻找本土红色故事,指导青年学生聆听、写作、讲述本土红色故事,重点了解本土籍人士,比如通过了解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对越自卫反击战、对印自卫反击战等战争的军官战士,可从中感悟舍身取义、为国奉献的情怀了解参加过抗震救灾、抗洪水火灾等援救工作的本土籍解放军战士、消防队员,可从中感悟越是艰险越向前、大爱无疆的情怀;了解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对本土做出过突出贡献,在当地有一定影响力的带头人,可从中感悟甘于奉献、一心为公的情怀;了解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医护人员、志愿者、基层干部等,可从中感悟勇于拼搏、敢于担当的情怀。这些发生在身边的革命英雄人物、先进事迹更能激起青年学生的思想共鸣,唤醒他们的民族自信、文化自信,从而产生强大内驱力,摒弃庸俗思想,终其一生为自己、为民族努力奋斗。

三、有助于提升语文核心素养,提供鲜活的素材支持和精神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必须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

高中人教版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和中册也分别设计了一个“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单元,主题为“伟大的复兴”和“苦难与新生”,每一篇课文代表党史的一个阶段,直观表现党史进程,引导学生把握我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进程,深入思考党在这一历史进程中的领导地位及其重要意义。其涵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中国初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乃至新时代抗疫时期,表现了中华民族优秀精神、革命精神一脉相承,体现新时代我党领导人民进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取得的新成就。

结合语文教材,深挖本土红色资源,开发校本课程,能够更加直观有效地深入到青年学生心里,以家乡英雄为自豪,树家乡人物为榜样,走进本地第一个红色党支部,走进本地烈士陵园,走进在祖国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新中国建设时期等不同历史时期涌现出的可歌可泣的模范人物家中,记录身边的故事,感受身边的感动,更加切实有效地助力青年学生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有助于马克思主义在青年心中牢牢扎根。

四、有助于激发树立踔厉前行、造福家乡的人生理想。

面对升学的巨大压力,多数青年学生没有时间阅读,所谓的阅读不过是东拼西凑的碎片式阅读,加之现在电视、网络等娱乐节目泛滥,日常熟知并关注的多是流量网红明星,导致一些青年学生知识匮乏、思想肤浅、灵魂空虚。没有理想的人生就如同盲目独行的扁舟,很难找到合适的渡口靠岸。

深入挖掘本土红色文化中蕴含的精神宝藏,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渗透感悟本土红色文化,是时代的需要,国家的需要;将本土红色文化转化为青年学生耳熟能详的经典故事、诗歌,以多种形式开展朗诵、宣讲、歌咏乃至表演活动,使其成为弘扬我国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让红色文化在青年学生中耳濡目染,化春风于无形,润春雨于无声。

举办本土红色故事大赛。通过原创故事,评选出优秀选手,颁发奖励证书,推荐参加更高级别的讲故事活动,有效激发青年学生的讲故事、写故事热情同时口口相传,还有助于红色故事在青年学生之间传播,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信念

举办征文比赛。散文、诗歌、故事、报告文学等各种文学体裁均可,评选出优秀作品并推荐发表。还可整理成册,出版校本教材,那将是青年学生一生难忘的记忆和自豪,同时也可将红色人物的精神传递全校,传承后人,这也是学校的一项荣耀,本土的一件幸事。

“万里乡为梦,三边月作愁。”若无家乡,国家不成;若无国家,家乡不立。胸怀故乡人民,讲好家乡红色故事。培养学生以深邃的视野、博大的胸怀、自信的态度,择取最能代表家乡变革和家乡精神的题材,进行艺术表现,塑造更多为世人所认知的家乡文化形象,谱写新时代新征程中建设美丽家乡的新篇章,这不仅仅是教育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让红色火焰深燃青春之魂,厚植家国情怀,帮助新一代青年树立正确、积极的价值观、人生观,对于国家、民族、时代都将是一件幸事。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我们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不断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同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传承中华文明,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红色江山来之不易,守好江山责任重大。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把红色基因传承下去,确保红色江山后继有人,代代相传,培养新时代青年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方能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注释

1


 34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人民日报》2022-10-16 01版。                                                                                                                                                                                                                                                                       

5 全唐诗(第二百卷)岑参,送人赴安西,唐代诗人

6习近平,在辽宁考察时强调 在新时代东北振兴上展现更大担当和作为 奋力开创辽宁振兴发展新局面 《人民日报》2022-08-19 01版。                                                                      

 

 

 

本文系石家庄市教育科学研究“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依托听、写、讲本土红色故事提升高中生写作能力厚植家国情怀的实践探究》(立项编号:2021102)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