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差异化战略的企业管理战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4
/ 4

基于差异化战略的企业管理战略研究

原小影

徐州报业传媒集团 221006

摘要:在社会经济形势不断变化的大背景下,为适应市场经济对企业发展的需要,企业需要在明确自身实际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差异化战略的企业管理战略,通过创新管理理念、优化内控环境、规范管理行为、加强风险评估等方式,切实提升管理水平,以便为增强市场竞争力、抗风险能力提供有力的支撑。

关键词:差异化战略;企业管理;战略

引言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据科学的应用范畴越来越多元,这为企业的业务战略布局提供了重要的工具。通过数据工具的使用能够显著地提升信息利用的效率和水平。结合着已有的数据资源能够对现有的数据分析系统和管理模式进行结构性的优化,进而为企业的长远规划和战略决策布局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实现企业发展的可持续。在业务经营的过程中需要深刻认识到大数据技术所产生的商业价值,充分利用大数据中的各类信息来推动管理模式的变革,进而显著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在未来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通过大数据技术开展企业管理活动能够促进决策效率显著提升。

1基于差异化战略的企业管理的作用

1.1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与管理效率

如何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很多的企业在这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精力,信息化建设为企业提高管理效率提供了一条快捷的途径。企业主要是以信息化平台建设为基础,运用最新的网络信息技术和大数据技术,实现了企业管控流程的优化,促进企业管理和业务管控的高度结合。传统的数据处理方式以手工操作为主,不仅需要企业耗费大量的人力成本,还存在工作效率低、易引发操作失误等问题。而在大数据环境下,企业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设置运行程序、控制指标和执行方法,在信息系统中自动化处理企业经营相关数据。在大数据环境下,企业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的数据处理能力,在短时间内实现数据获取、查询、整合、分析以及共享等工作,极大地提升了数据处理效率,降低了信息生成成本;同时,企业在适应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同时,其组织结构也逐渐趋于扁平化。管理链条的缩短,有效减少了信息传输环节,企业也可以在低成本状态下创建多元化的信息传输渠道。通过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不仅能够使内部信息互通更加便捷,也能够推进管理信息与业务信息协调统一,从而促进企业管理水平与管理效率的提升。

1.2实现企业经营管理目标

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营利自始至终都是最为基础的目标,而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就应该充分地关注自身的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提升,以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更为有利的位置。因此,企业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应充分关注盈利点的扩大和利润的稳固,以及市场规模的拓展。但是,就现实情况来看,那些对社会有突出贡献的企业并不单纯地以经济效益提升为经营管理目标,在利润增长上并不是过分依赖某个技术或是某个方面的突出优势。从理论层面上来看,那些对社会和产业发展有突出贡献的企业在差异化战略经营管理上往往有着4个特点:其一,关注技术的优化;其二,重视经济效益的提升;其三,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其四,保持发展的持久性。由此可见,企业的经营管理既要有明确的发展目标,也要能够将目标落实到具体的各个方面,从立足于国内市场拓展到全球市场,从而在创新发展和技术优化的条件下推进自身的高质量发展。另外,还应充分关注企业在社会发展中的角色,以为人类和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1.3确保管理效能最优化

差异化战略企业管理还能够更好地发挥企业效能。在进行企业管理时,合理的激励机制和评价制度,能够为员工自身发展提供充足的保障。同时通过明确各部门管理人员的职能,激发员工工作热情,促使员工对企业的生产更加积极,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企业管理还能够将企业发展与人才管理有机结合,通过相关培训为企业发展提供储备人才,充分发挥企业的效能。

2新形势下企业管理现状

2.1管理模式不够成熟

差异化战略企业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如果企业的管理模式无法适应新经济环境对企业运营管理的要求,那么企业的整体运营管理质量必然无法取得预期的效果。在新经济环境下,为了确保自身的运营管理能够与市场经济变化情况相适应,企业需要对自身的管理模式进行调整,但受企业管理层的管理理念落后的影响,企业的管理模式往往不够成熟,使得企业的管理水平不高,进而导致企业的运营管理效益下降。在实际运营管理过程中,企业的管理层一般将关注点聚焦于企业生产经营、提升效益等方面,对自身管理的重视程度不足,没有形成与时俱进的管理理念,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运营管理效益的提升。同时,当前仍存在较多企业的管理人员专业水平无法切实满足新经济环境需要的情况,在运营管理过程中对内部管理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较差,导致企业的运营管理模式相对粗放,无法合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创新。上述情况的存在,大幅度降低了企业的综合竞争力,阻碍了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

2.2责任管理机制缺失弥补

责任管理机制缺失是现在企业管理存在的另一个问题,在开展企业管理活动时,需要明确企业内部各方主体的责任,充分落实各项工作,确保企业内部管理良好。但目前,很多企业在责任划分方面并不是非常合理,经常出现责任划分混乱的情况,导致出现各部门权责交叉,相互推诿的情况。虽然也有部分企业建立了三会一层等公司治理结构,但在实际落实方面却并不理想,董事会与管理层几乎是同一套人员的情况并不少见。

2.3全员管理观念的落后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剧烈的变化,行业内部的竞争也变得越发激烈和复杂。要想在这个激烈复杂的市场环境中占据一席之地,企业管理者就必须善于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树立科学的企业管理信息化发展理念,指导企业进行信息化发展。然而,从目前企业的发展现状来看,部分企业决策者和基层职工对企业管理信息化的认识和了解不足,没有认识到企业管理模式转型升级的必要性,没有深刻感受到企业在时代发展背景下进行企业差异化战略管理模式创新的紧迫感,仍然采取传统的管理模式。

2.4绩效考核游离指标

企业想要实现长久稳定发展,就必须拥有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以及对对应的激励措施,促使员工能够发挥自身优势,为企业发展提供动力。但目前,绝大部分企业只关注短期利益,忽略了长期战略规划,无法从全方面制定绩效考核指标,加之指标未能细化及量化,导致工作人员存在懒散现象。此外,企业未能重视员工权益,导致员工工作积极性丧失,企业人员流动性增加,不利于其高质量发展。

2.5大数据分析专业人才匮乏

大数据借助计算机与互联网而迅猛发展起来。人才作为企业数据分析和加工的实施者,对企业信息数据进行加工是一个专业性非常强的任务,需要企业有专业的人才来完成任务。但是当前很多企业缺乏这种技术性的数据分析专业人才,看似满眼专业人才,更则所谓企业数据分析人员大多是来自其他职位的临时调用人员,参与企业数据分析处理,也可能是商家为节省自身成本招聘了几个对计算机、互联网操作稍有了解的人。这些人在处理和分析企业大数据时专业不精、效率不高、质量不高,给企业发展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此外,信息化技术的引入对相关人员技能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而企业针对这一要点未能落实培训教育工作,导致工作人员缺乏计算机操作能力,极易出现人为操作失误的现象,无法保障日常工作及管理效率。

3基于差异化战略的企业管理战略

3.1不断提高创新管理意识

处在新的环境和条件下,企业在管理上要想有所突破,就应加强对管理模式的创新,以充分把握市场环境变化的一般规律,从而为现实性发展提供切实的保障。就处在“互联网+”的大数据时代来看,企业要想在管理上有新的突破,走在时代发展的潮头,必须通过智能化管理推进大数据在管理体制中的应用。例如,通过手机客户端进行考勤和绩效的考核等,也可通过大数据分析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在市场上的反馈情况,以为后续的市场监测提供一定的参考与此同时,企业还应加强对创新元素的引入,将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新动力,从而为企业更高质量地发展提供切实的保障。另外,还应加强对管理体制的改革,以通过制度的创新和体制的优化激发企业更大的潜力。

3.2重视人才引进问题,优化人力资源管理

在市场经济结构迅速变化的影响下,许多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的不规范现象层出不穷,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的市场需求。首先,企业应重视自身的人才引进问题,优化人力资源管理策略,规范企业经营管理员工的组织架构,提升其在市场中的综合竞争能力,以此为企业的良性循环建设奠定人才基础。其次,企业要从经营管理人才的培训角度出发,充分应用新媒体、大数据等数字信息化技术手段,打造跨省市、跨企业等多维度的经营管理培训平台,完善平台的培训管理机制,通过为企业培养出具有基本管理专业能力、综合实践能力的适用性经管人才,为企业在时代潮流中的稳定健康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再次,企业可采用新媒体等推广方式招聘各地的经营人才,定期邀请专家整合企业内部、外部的人才资源,为企业的稳定运营奠定优质的人才基础。在积极引进人才的同时,企业还要合理实施企业经营管理职员的分配、流动战略,使职员在流动学习中提升自身的综合实力,在实践中提升企业整体的“硬”实力。

3.3提高企业产业模式的设计合理性

在制定产业模式设计工作的改革策略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对城市化进程的关注,根据基础设施建设数量的特征,制订无形资产管控工作的调整创新方案,使企业的产业模式创新可以保证拥有更加理想的实施条件。要结合行政机构的要求,对项目开发所需资源进行总结,根据产业模式的创新需要,对第三产业发展方案进行优化创新,更好地满足产业模式的改良需求,并保证在充分获得市场认可的基础上,具备更强的市场竞争力。在制订产业模式设计的具体方案过程中,需要对各项城市配套设施的建设需求进行总结,提高产业集聚质量,使资产的运营管理职能可以得到进一步优化,并保证在经营模式得到优化创新的同时,切实提高资产的运营管理水平,以便能够在改良产业模式的同时,促进资产的保值增值。

3.4完善企业监督管理激励机制

合理的监督管理激励机制是提升企业整体经营管理水平与效率的重要基础。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实行监督管理激励机制,可以按照特定的评价指标准则对企业员工的日常工作表现进行评价,根据对应的评价等级进行相应的奖励与惩罚。企业科学地应用监督管理激励机制,通常可以大幅度激发职员工作的积极性,在提升职员自身综合实力的同时,还可以提高企业经营效率,达到企业与职员之间的双赢协作平衡状态。为了达到提高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水平的目的,在制定企业内部监督管理机制的过程中,企业应以职员为本,贯彻公平、公正的基本原则,同时结合基于新媒体技术的经营管理智能平台实时调整与优化机制内容,并根据市场环境的需求与时代背景的变化及时更新机制内容,使企业的监督管理激励机制具有时效性、协同性等特征,从而实现企业健康发展目标。另外,企业要将监督管理激励机制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结合起来,综合提升职员在工作层面、精神层面、基础学习能力层面等多方面的综合评价效果,从而实施对应的激励策略,提升职员在企业工作过程中的充实度与幸福感,进而推动企业整体的和谐、稳健发展。

3.5提高竞争性因素影响的应对水平

在制定经营管理和发展战略的过程中,一定要对市场竞争因素的影响进行有效应对,尤其要对地方投融资平台扩张的相关影响进行总结,使企业所面临的各类恶性竞争可以得到更加有效的应对,以便能够在投融资平台的竞争能力构成因素得到精准判断的情况下,实现对各类竞争压力的妥善应对,使发展战略得到进一步优化。此外,需要对投资方及业务范围等因素加以分析,根据企业主营业务的特点,创新经营方式,使平台公司可以更好地实现资源整合,并保证在经济资源和物质资源实现均衡化配置的情况下,更好地满足竞争性影响因素的管控需要。以便能够为投资顺利实施发展战略提供更加理想的条件。

3.6建立健全企业网络

在大数据的背景下,企业要想取得新的发展,就需要加强对数据的采集和处理,而要加强对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就需要建立健全的网络系统,有了健全的网络体系,才能更好地对内部数据和外部数据进行采集和管理,才能有更好的支撑和保障。所以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要注重选择行之有效的措施,来构建科学健全的网络体系对企业网络构建理论要进行深入剖析,本文从企业本身的实际发展状况出发,将企业的发展作为落脚点,积极改变传统的经营管理观念,对于企业信息网络进行强化,由此,可以逐渐增强信息网络的创造力,加强对信息的处理和分析,以便更好地利用信息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继而达到企业更好地经营和管理的目的,使企业得到进一步的稳定和持续的发展。

3.7重视大数据反馈中的作用

现阶段,很多企业的决策管理程序还是沿用传统的方式,对数据的反馈与解读并不专业,使得大数据的反馈结果在企业决策中的作用并不明显。然而,企业的决策需要依据市场的变化而变动,大数据技术因为其高效性的特征,给出的结果反馈往往具有较高的时效性,能够帮助企业更好更准确地把控市场的脉搏,了解市场的需求,如若大数据反馈的结果在企业决策层不能对企业经营管理方向的制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则企业的决策方向很有可能会滞后于市场发展的实际情况,不利于企业获取最大的效益。由此而言,企业大数据反馈在企业决策中的应用要充分考虑企业实际,要考虑企业决策层的数据阅读能力,对大数据反馈的结果进行二次转化,以便决策层更好地应用反馈信息;同时,要加强提升企业决策层的大数据技术理解能力,帮助企业决策层在决策过程中更直观地使用大数据技术。

3.8细化考核指标,重视绩效考核

绩效考核是规范员工行为的首要办法,能够对企业以及内部员工实际工作情况进行考核,以考核分数或评语的形式反映出来,能够保障各项工作质量得到不断提升。绩效考核体系主要包含绩效目标、绩效指标以及具体考核方式,绩效目标的制订应该依据企业实际情况而定,不同企业之间考核目标有明显不同。例如,部分企业绩效考核目标属于多层次目标体系,需要从多方面着手,包含企业目标、部门目标以及个人目标等。一方面,企业管理者在制订考核目标时应对各部门员工工作情况、工作内容以及管理想要达到的效果等进行综合分析,要求企业全体员工熟知绩效考核内容,确保绩效考核指标能够量化以及细化,增强员工认同感。另一方面,管理人员定期以及不定期检查员工实际工作情况,针对工作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改进措施,责令有关部门限期整改。合理运用绩效考核结果,将其与部门以及员工业绩相挂钩,并落实奖惩制度,对制度遵循情况以及工作情况进行评价,对表现优异者给予奖励,调动其他员工工作积极性;反之,给予惩处,起到警示作用。管理者可依据员工工作能力适当调动工作岗位,提供人才培养平台,使其不断进步,便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落实,能够规避企业人才流失。

3.9优化调整企业内部管理模式

在企业管理信息化发展过程中,企业必须要对内部管理模式进行优化调整,融合企业中层和基层相关部门,去除赘余的管理部门,使各个部门的管理职能作用更加清晰,管理责任更加明确。在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中,很多部门的管理责任不够明确,而且还存在多个部门同时管理一项事务的现象,导致管理资源被浪费,管理效果不理想,不利于企业在信息化时代的经营和发展。信息技术的全面推广应用对于企业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无论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型企业都应当积极地改革创新管理模式,推动管理信息化发展。企业管理者要对信息化有足够的重视,制定出完善的发展规划和策略,站在信息化发展的角度看待企业管理工作,让企业跳出传统管理模式的思想禁锢,让企业管理更符合时代发展要求,从而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3.10更新企业管理手段,不断提升管理水平

优秀的企业管理模式是企业发展的润滑剂,能够直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推动企业的发展。具体来说,企业通过对管理模式的改进,能够构建新的服务模式,同时能够加强对社会市场需求的了解,掌握市场走向和趋势,为科技创新提供全面且详细的信息。首先,企业应该积极进行管理手段的创新,在质量管理、人力管理、营销管理、财务管理、薪酬管理、组织管理、风险管理等方面进行创新,通过制度的约束和制衡,保障管理的质量和效果。比如,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借助信息化手段建立信息共享平台,确保信息的流动和高效使用,尤其是要保证科技创新应用到具体实践中的实效性,确保科技创新成果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应用,使企业获得直接的经济效益。其次,企业要学习国内外优秀企业的先进经验。一般情况下,科技创新能力强的企业,也拥有比较先进的管理经验。因此,企业应该在结合自身实际的基础上,以全球经济一体化为依托,在引进先进技术的同时学习优秀企业的管理经验,特别是要结合自身实际,学习对方是如何将企业管理与科技创新有机结合、发挥二者合力的,从而不断创新自身的管理手段和方式,为企业的科技创新和快速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3.11培养责任意识,完善管理体系

责任意识是员工职业素养中的重要内容,在实际管理中,要想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需要从员工责任意识方面入手,通过培养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落实企业管理工作。具体而言,在管理体制发生改变之后,企业需要对自身各基层部门的职能进行相应的调整,做好企业业务指导。在平时工作中,多跟员工进行沟通交流,帮助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确保企业管理活动良好开展。与此同时,企业还需要在明确各部门权责的前提下,加强部门之间的合作,形成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内部管理机制,确保管理工作有序进行,各项任务能够落到实处,避免出现相互推诿责任的情况。此外,企业还应建立相应的反馈制度,详细记录工作情况,以此来提高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保证企业管理工作的规范性。

3.12加强风险评估

新经济环境下各类安全风险的存在,必然会对企业的正常运营管理造成不利的影响,企业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应加强风险评估工作,以便提升自身管理水平,满足企业正常运营管理发展需要。资金风险是企业运营管理过程中较为常见,也是危险性极高的一种风险,在新经济环境下,一旦出现财务风险,企业破产的可能性将会大幅度增长。为避免企业在运营管理过程中因资金链断裂、资金安全风险、融资风险等问题的出现,影响自身的运营管理安全,企业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可以通过加强风险量化评估的方法,认清风险原因,完善企业的风险评估机制,以便在切实降低企业风险安全隐患的同时,为企业后续管理决策的制定提供有力的支持。以沃尔玛为例,其作为全球知名的大型公司,在风险管理方面设置了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业务部门防线。在沃尔玛,业务部门涉及大量的资产和现金业务,在交易阶段,会面临诸多风险,属于企业风险管理的前沿阵地。管理层立足于宏观和微观角度,制定了风险管理方法和内控流程,并将其与业务部门相融合。其中,宏观角度包括企业组织结构、职责划分和审批程序,微观角度包括采购政策、存货和资金管理,通过上述措施的应用,筑造第一道防线。第二道防线是风险管理部门防线。主要是指统筹管理各单位的风险、协助业务部门开展内控评估和管理、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的方式,对财务风险予以分析。第三道防线是内部审计防线。在审计部门的领导下,分析和控制企业的内部风险,确保业务部门掌握重点风险,同时识别新风险。

3.13加强市场把控,打造企业品牌

对于企业来说,应立足于管理理论和经营管理体系的完善,在非技术要素的作用下打造企业品牌,形成企业的社会影响力,从而为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和用户满意度提供切实的保障。与此同时,还应对市场环境进行深层次的、科学的分析,以精准地预测市场环境的变化,有力地把握社会环境和政策变化等带来的契机,从而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市场发展动力的蓄积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经济新常态下,企业要努力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具体而言,企业要完善风险管理机制,针对企业内部与外部风险进行有效的监督,降低风险出现的概率;同时培养员工的责任意识,科学调整自身各基层部门的职能,确保各岗位部门职权统一;在管理过程中,企业还需要培养管理人员的创新意识,积极引入现代企业管理方式,提高企业管理效率;最后,基于差异化战略的企业管理战略,才能创建科学的人才培养机制,做好人才培养工作,为企业管理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马燕琳.大数据视域下的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分析[J].全国流通经济,2021,(27):47-49.

[2]王志立.新形势下企业经营管理的改革和创新研究[J].营销界,2021,(39):125-127.

[3]文加彬.内部审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探讨[J].经济管理文摘,2021,(18):75-76.

[4]吴文洁.新形势下企业经营管理的创新[J].商业文化,2021,(26):62-63.

[5]张李辉.大数据时代企业经营管理的挑战与对策[J].中国市场,2021,(27):187-188.

[6]王焱.金融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营销界,2021,(37):146-147.

[7]窦慧鑫.基于经济新常态下企业经营管理的创新策略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21,(25):13-15.

[8]冯国保.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的企业经营管理创新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21,(25):60-61.

[9]李永昌.目标管理视角下企业经营管理的创新[J].商业文化,2021,(23):36-37.

[10]曹文文.新时期下企业经营管理中内部控制优化的路径探析[J].东方企业文化,2021,(S2):167-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