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制造精度管理及过程控制措施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4
/ 2

船舶制造精度管理及过程控制措施探讨

吴海丹, ,霍其东

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当前,我国船舶制造领域依旧处于发展阶段,无论是管理体系的构建,还是生产加工技术,都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距离。因此,管理者需要将精度管理融入实际工作中,不断优化原有管理手段,对生产效率以及生产技术进行有效控制[1]

关键词:船舶制造;精度管理;过程控制措施

引言

在国际经济贸易运输中,船舶贸易占据着重要位置,船舶运输成本相对较低,船舶运输行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在不断发展船舶制造行业的过程中,需不断创新和改进船舶制造,相关人员与时俱进,不断适应现代化船舶制造行业的发展形势,加强精度管理。

1我国船舶制造业精度管理特征

1.1特殊性

我国船舶制造业不同于其他生产加工行业,由于船舶制造需要大量生产加工原料,部分原料由于其特殊性质而对生产加工环境以及加工工艺又有较高要求,如果因场地不够或生产加工设备质量不过关影响整个加工制造质量,将难以确保精度管理理念的有效落实[2]。通常来讲,在各项施工环节中都需要现场监管人员做好监管措施,对重点施工环节还需加大管理力度,才能够科学有效地对人力物力资源进行合理分配。

1.2船舶产品结构复杂

船舶产品结构复杂,每个部位之间的联系十分密切,由于船舶本身体型较大,施工人员在长时间生产加工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安全隐患。此时,监管人员需要加强质量和精度管控力度,结合安全风险做好多元化应对措施。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部分船舶制造企业已经形成了自动化生产加工,但依旧有大部分船舶制造企业采用原有施工工艺,很多工序都是依赖工人原有经验。随着新时代的不断发展,客户生产需求的不断转型升级需要管理人员以及工人不断优化原有思维认知,如果一直沿用传统加工方式以及设计理念,将难以满足新时代对船舶产品生产加工的现实需求。

2船舶制造精度管理的有效应用

2.1标准偏差测算

确保船舶制造工作的整体质量,是实现造船精度管理的重要条件,需加强造船各阶段的精准分析,严格控制产生的偏差和标准差。通过使用先进化的测量工具,在测量标准差期间,采集和测量有关数据信息,做好统计工作,分析与统计测量数据。依托计算机信息管理、数据库技术等,创建和应用数据管理模型,综合性使用BP神经网络与直方图,全方位考虑各过程的有关因素,包括:加工、切削、计数等,从而确保计算标准偏差的精准性。在切实使用期间,主要采用2种方法来应对造船测量标准偏差问题,分别是:1)系统补偿量,是为了对精度要求进行满足,增加附加值于工件基本尺寸上的补偿方法,属于几何补偿范畴;2)非系统补偿量,包括:火工矫正补偿、数控切割补偿、焊接补偿等,此种方法是在造船期间存在的变形工件尺寸具体状况的补偿方法。

2.2合理分配补偿量

由于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可能会因人为操作失误或环境影响导致部分船舶零件出现质量隐患。因此,管理人员需要通过合理分配补偿量的方式解决上述现象。将补偿后的零件用于后续生产加工过程,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常见的分配补偿量方式主要有两种,首先是系统补偿,其次是非系统补偿[3]。以系统补偿为例,工作人员需要在加工零件上额外增加数值,进而满足精度需求。增加的这部分补偿量就是实际补偿量。而非系统补偿量是指在生产加工过程中,针对某些船舶零件产生的特定变性现象,需要通过焊接以及矫正的方式进行处理。

2.3数理统计技术

数理统计包括两个主要方面的统计数据:1)如何在测量中实现对数据的合理、快速和有效的访问;2)如何从获取的造船数据中计算出最准确和最可靠的结论;船舶建造过程会产生大量的数据,要实施精密控制和测量其数据处理量更是呈百倍、千倍的增长;通过先进的数理统计方法和技术来加强精确数据的收集、组织和创建完整的数据库;以及对这些数据进行深度统计和分析,从而实现对船舶制造精度的更好的控制。

3船舶制造过程控制技术应用相关对策

3.1加强对精度检测技术的应用

船舶制造检查工具的使用水平和可靠程度会严重影响船舶制造的精度,加强测量的有效性是主要获取有关补偿计算数据的方法,在保障整体船舶制造工作质量方面,精度检测技术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伴随着不断发展的测量技术水平,现阶段有关船舶制造精度检测标准与以往接触式测量方法呈现出不适配的情况,出现了许多诸如远程摄影测量技术等新型非接触式测量方法,此种方法能够在测量船舶制造焊接收缩方面中,保证有关收缩应力数据所获取的精准性和真实性。

3.2制定科学合理的精度标准

船舶领域的精度管理是指工作人员需要通过制定精度标准的方式,结合内部环境以及外部环境经进行探讨。此外,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各不相同,每家船舶制造企业的进度标准也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在我国当前市场经济背景下,各大船舶生产加工企业要明确自身发展道路[4]。以提高船舶建造质量为导向,构建一批专业素质较强的工人队伍。从长远角度出发,应加强利用精度管理手段代替原有人工能够完成的工作,最终促进我国船舶制造领域朝着智能化、系统化的方向发展。

3.3强化过程控制

船舶建造过程中,制造过程控制分为主动和被动控制,主动控制是指在处理精度问题发生之前,对影响加工精度的因素进行研究和控制,确保过程不受精度问题的影响,被动控制指的是由于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而在船舶制造过程中出现的、难以预测的问题。对于此类问题通常需要制定与落实应急措施来确保实现目标的准确控制。在船舶制造过程中,精度控制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是动态变化发展的。船舶制造中的每一道工序对于基准精度都有着较高要求,通过不断的测量、比较来完善基准精度,不断优化船舶制造精密控制系统。

3.4做好主动与被动精度控制

精度控制主要分为主动控制与被控控制2种类型:1)主动检查是指可用于解决这些问题的深入研究和过程控制分析;2)被动检查是指发生了某些情况,并且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形成了计划之外的精度,这种情况通常需要具备为未来做好准备和预防的能力, 为了实现船舶制造精度的精确动态控制,应仔细测量制造过程中的产品尺寸,与此过程的参考精度相比,如果在一个过程中实际尺寸的结果与精度要求相同,并且符合某些使用标准,则还可以通过电子检测来计算和组织后续过程的补偿结果。 在计算结果符合指定要求之前,将这些结果插入到精度控制系统数据库中,如若相关工作人员没能熟练掌握精度控制和管理的流程,还能够采取将此次链接组成方法减少的方式,利用分段修整的方法来解决问题。通过船舶制造的基本管控机制,节约制造成本,提高船舶制造企业的生产效益,从而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现阶段船舶行业精细度管理方面,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针对于此,船舶制造企业需要全面掌握和熟悉船舶制造精度管理,包括标准偏差测算和数理统计技术,并通过加强对精度检测技术的应用、提高精度标准制定的科学性、强化过程控制、做好主动与被动精度控制等,确保船舶制造的整体符合相关精度要求和标准,从而提高我国船舶制造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进而促进船舶行业的可持续和健康发展[5]

参考文献

[1]张丙柱,邓中军.关于船舶制造精度管理及过程控制技术的思考[J].船舶物资与市场,2020(08):58-59.

[2]许春明.船舶制造精度管理及过程控制技术[J].科技资讯,2019,18(22):67-68+74.

[3]朱翔洋.船舶制造精度管理及过程控制技术探究[J].内燃机与配件,2019(12):199-200.

[4]黎锌.精度管理及过程控制技术在船舶制造中的应用研究[J].冶金管理,2018(07):193-194.

[5]孙强,刘宏,刘亚杰,杨红升,陈哲.精度管理及过程控制技术在船舶制造中的应用[J].石化技术,2018,26(12):289+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