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应用于中小学教育的作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4
/ 2

博物馆应用于中小学教育的作用分析

陈萌

籍贯:河北省石家庄

单位:石家庄市青少年社会综合实践学校

邮编:050000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博物馆的功能也在发生变化,从单纯的收藏、展示功能逐渐转向教育功能。博物馆是中小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能够帮助中小学生开拓视野,学习更多的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文化素养。实现图书馆教育功能与中小学教育的结合能够提升中小学教育效果,帮助中小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然后结合实际的中小学教育案例,针对博物馆展览与中小学教育结合与互动,在教学上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博物馆展览;中小学教育;功能

博物馆是重要的文化教育机构和社会公共机构,其陈设、展览的物品,主要服务于教育和调查研究。对于中小学教育而言,博物馆展览可作为第二课堂,丰富其教育资源,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和延伸,让学生对相关知识有着更加深入的了解,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博物馆展览涉及到人文、科技、历史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对于多个学科的学习均有着良好的帮助。博物馆展览与中小学教育的结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博物馆展览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功能和作用

1.1教学资源的拓展

博物馆展览和陈列的物品,在人文、科技、历史等多个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并有着全面、详细的描述和介绍。博物馆的物品和资料,与中小学各学科内容有着紧密的联系,可将其作为教材内容的拓展和延伸。中小学校在日常教学的 基础上,定期组织参观博物馆,将其作为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实现博物馆与中小学之间的资源互动,在博物馆中获得更加全面、丰富的信息。该过程中,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对于人文、科技、历史的发展有着更加深刻的认识,对于相关学科的学习有着极大的帮助[1]。

1.2吸引学生学习兴趣

在自然科学、历史等学科的课堂教学中,仅通过语言的描述和讲解,较为枯燥和乏味,且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容易使学生失去兴趣,影响学习效果。但是在博物馆当中,学生能够获得直观的学习体验。在科技博物馆中,学生能够近距离接触实验,观察实验过程中,进而对科学知识和理论进行深入的理解,使学习更有趣。在生物博物馆中,学生能够对古生物化石、动植物标本进行观察。相比于书本上的图片和文字,更加直观、生动,更好的帮助学生了解生物的发展历程,吸引其学习兴趣。在历史博物馆当中,从一件件文物中,感受历史的气息,在精神上受到震撼。博物馆展览与中小学教育的结合,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2博物馆展览与中小学教育的结合与互动

2.1开设“博物馆课程”

中小学校应加强与当地博物馆的合作和交流,开设“博物馆课程”,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博物馆,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与探索的机会。定期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而博物馆则派出专业的讲解人员,并成为“博物馆课程”授课教师,为学生进行讲解和指导。博物馆工作人员的讲解和指导,能够与教师的课堂教学内容形成配合,进一步丰富了教学内容。此外,学校还可以向博物馆租借资源开展教学活动,博物馆将便于移动的资源带给学校,各个学校在租借时需要登记注册,填写租借时间和归还时间,教学过程中自觉保护藏品。建议博物馆复制藏品,将复制品借给不同学校,各学校教学进度基本相同,借走复制品后无需担心教学进度问题。为了丰富教学活动,教师可以与博物馆课程研发团队一同探讨教学计划,并实时优化深入发掘该藏品的内涵价值。

2.2数字化教学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博物馆课程”的开展,是在博物馆内建立第二课堂。但考虑到“博物馆课程”的课时较为,则需要应用数字技术,构建新媒体平台,以加强博物馆与中小学校之间的信息交流。在课堂教学当中,利用幻灯片、视频等形式,将博物馆馆藏和馆内资源展示出来,能够获得近似于参观博物馆的体验,将其作为教材内容的拓展,吸引学生的兴趣。博物馆应建立数字服务平台,学生利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访问其微信公众号或登录APP应用,能够更加方便、快捷的了解博物馆展品信息。通过VR设备,学生无需走动,在进入虚拟场景中,能够观察到千余件藏品,能够获得实际参观博物馆的体验。

2.3培养志愿者讲解员,延伸博物馆教育

培养未成年人志愿者是我国在拓展延伸博物馆教育功能上取得的一个重要成果,通过培养中小学生博物馆志愿者,不仅能够帮助中小学生提升对博物馆的认知,还能够通过中小学生志愿者的推荐和讲解,帮助未成年人更好地利用博物馆资源,形成良好的传递效果。目前,在我国多个城市,这种培养未成年人博物馆志愿者的方式已经成为了实现博物馆教育的重要模式之一,这种志愿者模式不仅本身就是中小学教育的一部分,同时也能够通过志愿者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带动更多的中小学生在课后也能够热爱博物馆,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索。可以说,培养博物馆未成年人志愿者是我国在建设博物馆教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创新与突破。进行博物馆小志愿者服务推广,能够促进中小学乃至整个社会对博物馆的认识和热爱,提升博物馆的利用效率,同时,也能够使社会的学习氛围更加浓厚,形成良好的循环效果。

2.4创新教学思路,发挥博物馆中小学第二课堂作用

博物馆相对校园而言具有更丰富的馆藏储备和更新颖、更高科技的基础设施,中小学需要抓住博物馆的这些优势,积极利用,创新中小学教育模式,丰富教育方法,提升教学效果。由于博物馆具有多种形式的知识展现方式,比如书籍、古物、视频,甚至VR等形式,在寓教于乐的博物馆环境中获取更丰富的科普知识,让这些知识更加深刻地印在学生的脑海里,相较于中小学课堂而言,更加丰富多彩,更加具有趣味性,也更加受到学生的欢迎。在博物馆中,学习不再是枯燥的书本知识,而是一场视听盛宴,学生在这里,可以听,可以看,可以真实地感受,可以取得更加深刻的理解与更加扎实的记忆。发挥博物馆教育功能,创新中小学教育方式,将两者有机结合,能够提升中小学教学效果,为学生带来更好、更生动的体验。

同时,利用博物馆进行这样一系列的活动也能够让博物馆的教育功能惠及更多的青少年学生,减少地区、经济的阻碍,让中小学生都能够享有这样的学习机会。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于某些欠发达地区的青少年学生而言,掌握一种获取知识的方式比直接接受知识来得更加有效和珍贵。

博物馆中珍藏的一切,都是祖先留给我们的重要财富,这些遗留下来的珍贵文物是当时历史文化的重要体现。中小学生在博物馆中进行学习能够更好地体验历史文化环境,穿梭时空一样地感受我国悠久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通过在博物馆进行学习,能够对学生进行精神熏陶,增强他们对祖国文化的热爱和认同,不仅可以提升综合文化素质,还能够增强爱国情怀,是一举多得的措施。因此,将博物馆作为第二课堂,当做中小学生的教育基地,很有必要。

3、结论

综上所述,博物馆展览与中小学教育相结合,能够有效拓展中小学校的教学资源,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该过程中,中小学学校充分利用博物馆展览的资源,并与课堂教学内容有效衔接。开设“博物馆课程”,使学生不局限于课堂,进一步开拓其视野,为其学习和成长奠定基础。同时应用现代化信息科学技术,实现数字化的博物馆展览,方便学生的学习,其对于提高中小学教育水平有着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潘新,赵巧凤.发挥博物馆在农村中小学中的教育功能——以淮安地区为例[J].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01)

[2]朱峤.如何提升中小学教师利用博物馆教育資源的能力[J]. 中国博物馆,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