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统编教材文言文教学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5
/ 2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文言文教学策略研究

宋琼

眉县第三小学 

摘要:通过对文言文教学相关研究的整理和分析,发现针对小学阶段的文言文教学缺乏理论性的研究,本文的研究以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选编的文本为主要研究材料,基于教育部贯彻推行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提出小学文言文教学优化策略,望能对小学语文文言文的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在传统的文言文课堂教学中,主要以讲解方式为主,强调字词的含义理解,逐句进行释义讲解,造成语文课堂枯燥无趣,成为小学阶段文言文教学的难点,如何能更好地对小学阶段的文言文进行系统的优化教学就是本文论题研究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一、贴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

小学生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就其心理特点而言,他们对新鲜事物本身就有着很强的好奇心和兴趣,于他们而言是初次接触到文言文,可谓是新知识,对此,对于文言文一定有着浓厚的新鲜感和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中要合理地利用好小学生自身的这一心理特点。那么,如何做好文言文的启蒙教学呢?以学习的第一篇文章《司马光》为例,作为启蒙篇,首先一定要做好课堂导入,拉进学生与文言文的距离。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最初接触书本不是对文字拼音的认识,而是对书本插图的理解,我们在教学中也可以抓住这一特点,以生动有趣的图片来导入。从统编版教材选编的文本内容上就能感受浓厚的趣味性,从小学生这个年龄阶段出发,传授他们古代人物的趣味小故事,喜闻乐见的寓言故事、神话传说等,这一特点完美的遵循了小学生阶段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

二、注重培养教师的专业素养

注重培养教师的语文专业素养,其主要目的在于提升语文课堂教学质量。语文教师的语文专业知识素养是语文老师必备的专业素养,是老师上好一节课的基础,也需要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自我反思,加强自我提升的意识,在教学中不断提升自我。有的乡镇小学或者教学相对落后的地区,在分配语文教师时,存在专业与学科分配不匹配的情况,因此,学校在对教师对应所授学科安排时,一定要注意教师的专业能力,确保小学语文教师要具备相应的语文专业能力,同时,学校还要定期地对语文教师的专业能力进行培训和考核,以此方式督促语文教师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知识与能力。

三、创新文言文教学模式

教师应该利用多种形式教学,坚决杜绝呈现给学生单一的教学形式,创新文言文教学模式,拉近学生与古代文言文的距离,让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杜绝只是单纯为了应试而学,让学生认为学习就是负担。文言文学习不应以教师的讲授来代替学生个人的理解,文言文阅读应是学生充满个性化的学习行为,要注重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理解,更关注到学生个人独特的理解、感知和情感体验。文言文的教学必须遵循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律,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理解、鉴赏和评价能力的全面培养。同时,文言文的教学又具有独特的阅读教学模式,所以针对文言文独特性,我们应该对此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共同探索出更适合小学生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达到更佳的教学效果,促进文言教学的发展。

四、提高文言文学习趣味性

不管是针对大家所不熟知的文言教学,还是耳熟能详的现代文教学,任何教学,提升学生的主观兴趣才是提升教学效果的最佳良策。小学阶段文言文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应该放在如何教懂、学懂多少文言文知识上,而应让学生通过初次接触文言文知识,就对文言文感到新奇感并对此产生浓厚兴趣,消除对文言文这一板块知识学习的畏难心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的情感体验,让他们融入文章的情境之中。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最重要的老师。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就是给学生找到了提升学习的良策。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学生如果对学习不感兴趣,那么将会成为学生沉重的心理负担。

五、小学文言文教学应注重积累

语文的学习就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作为语文学习的重要板块,文言文的学习也应重视积累。《新课标》评价建议中关于古诗文阅读要求指出评价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

由此可见,小学文言文教学应该重视知识积累,积累是文言文学习评价标准的一个重要方面。

六、小学文言文教学应注重诵读

新课程标准在小学高年级阶段的阅读要求中提出:“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文言文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教师不应该以自己的主观意识及阅读经验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让学生自主阅读,主动地思考和积累。我认为小学文言文教学应该以诵读为主要学习方式,这里的诵读,重点在于如何“读”上面,指的是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经过反复朗读,最后达到熟读成诵。这里的“诵”一定要注意不要理解为背诵的“诵”,也就是说诵读不等同于简单的背诵,对于诵读的要求更高,背诵只是简单考察记忆力,达到积累的目的。诵读却要求学生通过反复朗读,能读出文中的韵律、节奏,读出文本所传达的情感。诵读不是简简单单的朗读,也不是背诵,诵读可以让读者在读中感知文本语言,最终实现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朱熹也说过,诵读的要义在于得其滋味,反复诵读,咀嚼其味。于爱芳也在她的论文中提到了“小学文言文教学要以读为主,一步步引导学生读出文言文的韵味。”也就是说文言文学习要以诵读为主要学习方式,重在感受文言文韵味,读出语感,读出自己对文言文的理解。

七、同学互读

学生自己达到了学会自读的要求过后,也可以展开学生互读,进行交流合作学习。互读环节的开展也更能让学生集体参与到学习中来,而不是仅仅老师一个人在那儿讲解知识点,课堂氛围也就活跃起来了。通过互读的进行,同学之间可以相互朗读,听别人读时可能会发现跟自己读得不太一样的地方,这个时候问题就出来了,有了问题才能更好的去解决问题,对同学读读得好的地方,也可以吸取经验,自己进行改进提升。在反复朗读中,会让学生们感受到文言文的语言表达同现代文的语言的区别,特别是在文言的韵律和节奏方面,对此产生自己的理解。

在国家大力倡导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教师们也应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自觉担上引导新一代学子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任,深入推进课程改革的理念,在不断教学实践和反思过程中优化文言文阅读教学,让古代先贤的思想智慧在当代小学语文课堂中得以更好的传承和延续。为培养社会主义新时代优秀接班人而不懈努力、奋力前行!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11.

[2]谭明月.小学语文统编教材文言文教学策略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