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学校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5
/ 2

特殊教育学校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探析

蔺慧如

陕西省城市经济学校  陕西省西安市  710016

摘要: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强调各学校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思想道德教育融入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着力构建方向正确、内容完善、学段衔接、载体丰富、常态开展的德育工作体系,大力促进德育工作专业化、规范化、实效化,努力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工作格局。特殊教育作为现代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积极相应并践行“三全育人”的教育理念。将德育教育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

关键词:特殊教育;学校教学;德育教育;教学策略

引言

为全面准确了解各地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状况,进一步扩大特殊教育资源,改善特殊教育办学条件,努力建立布局合理、学段衔接、普职融通、医教结合的特殊教育体系,全面提高特殊教育发展水平,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推动特殊教育事业更好发展,特殊教育学会在教育厅、残疾人联合会等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对各地特殊教育发展现状进行了详细的调研。虽然现在特殊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存在一些有待破解的问题。总结成绩、找出短板并提出有效对策,对推进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育人目标

特殊教育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具有良好的品德,养成文明、礼貌、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掌握基础的文化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具有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锻炼身体的基本方法,具有较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得到提高;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掌握一定的日常生活、劳动、生产的知识和技能;初步掌握补偿自身缺陷的基本方法,身心缺陷得到一定程度的康复;步步树立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形成适应社会的基本能力。

2育人内容

特殊教育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要面向全体学生,坚持因材施教,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各类课程的整体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要上好艺术类课程,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其他学科也要从本学科特点出发,发挥美育功能。美育要结合学生日常生活,提出服饰、仪表、语言行为等方面审美要求。

 特殊教育学校要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教育,要把学生的身心康复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根据学生的残疾类别和程度,有针对性地进行康复训练,提高训练质量。要指导学生正确运用康复设备和器具。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卫生习惯,提高学生保护和合理使用自身残存功能的能力;适时、适度地进行青春期教育。开展认识自我、尊重生命、学会学习、人际交往、情绪调适、升学择业、人生规划以及适应社会生活等方面教育,引导学生增强调控心理、自主自助、应对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特殊教育学校应特别重视劳动教育、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学校要对低、中年级学生实施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爱劳动、爱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的思想,培养从事自我服务、家务劳动和简单生产劳动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要根据实际情况对高年级学生实施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提高学生的自食其力能力及劳动、就业能力。

3德育教育

3.1积极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

想要使德育更好地渗透在特殊教育的课堂上,就需要积极发挥教师的榜样力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教师必须以身作则、带头示范、言传身教。一是加强对自己行为的约束。在平时的日常工作中,经常会看到很多家长或者老师都会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并且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这其实也是对自己行动的检讨。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由于其身体和心理上的缺陷,致使他们普遍存在自卑、恐惧等情绪,容易产生焦虑症状,如果教师能够及早认识到这个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来消除他们的焦虑情绪,那么就可以有效地减少孩子们的紧张情绪,从而促使他们健康成长。对于与学生相处时间最多的教师来说,教师的一言一行都能够给予学生很好的榜样和示范作用,因此,教育工作者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二是教师还要努力为学生营造浓厚的关爱氛围。特别是当学生面临着困难或者遇到挫折时,大家都会希望能够通过一定的手段让学生感受到来自外部环境的帮助,这时候教师便要善于利用各种形式向学生展现出他们的真诚,同时还要鼓励他们勇敢面对困难。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所以在与学生交往的时候要注意把握分寸,尽量避免将矛盾点放在语言层面,这样既没有办法达到沟通的目标,也无法建立起亲密的友谊关系。三是做好心理调适。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掌握正确的引导方式,不能只看到学生表象上的改变,更要看到学生内心深处潜藏着的需求,这样才能够实现真正的教育目的,而不仅仅局限于口头上的教训,从根本上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四是加强个人修炼。教师应该积极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去,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充分满足每位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心理需求,这样可以增强自己的教学效果。教师的工作就是传递知识,但是并不能因此忽视自我管理和反省,尤其是教师的个性化发展,更应该得到重视,只有自己成为更好的人,才能以更优秀的自己去引导学生。

3.2过程育人中的德育渗透

健全课程教材体系。根据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结合残疾学生特点和需求,制订盲、聋和培智三类特殊教育学校课程标准。加强特殊教育教材建设,新编和改编盲、聋和培智三类特殊教育学校的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教材,覆盖所有学科所有年级。注重培养学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注重学生的潜能开发和功能补偿。增加必要的职业教育内容,强化生活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

要严格落实德育课程。按照课程方案和标准,上好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课,落实课时。发挥其它课程德育功能。要根据不同年级和不同课程特点,充分挖掘各门课程蕴含的德育资源,将德育内容有机融入到各门课程教学中。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将德育内容细化落实到各学科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中,融入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                                                                                                                                                                                                                                                                                                                                                                                                                                                                                           

改革教育教学方法,围绕课程目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挖掘课程思想内涵,充分利用时政媒体资源,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发展学生道德认知,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加强个别化教育,增强教育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开展"医教结合"实验,提升残疾学生的康复水平和知识接受能力。探索建立特殊教育学校与普通学校定期举行交流活动的制度,促进融合教育。以培养就业能力为导向,强化残疾人中、高等职业学校专业特色,建好实习实训基地,进一步加强对残疾学生的就业指导。

3.3全方位育人中的德育渗透

要积极争取家庭、社会共同参与和支持学校德育工作,引导家长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营造积极向上的良好社会氛围。多数特教学生家长文化水平低或者看不到孩子的未来报有放弃教育的想法,故需要加强家庭教育指导。要建立健全家庭教育工作机制,统筹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家长会、家访、家长开放日、家长接待日等各种家校沟通渠道,丰富学校指导服务内容,及时了解、沟通和反馈学生思想状况和行为表现,认真听取家长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促进家长了解学校办学理念、教育教学改进措施,帮助家长提高家教水平。

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想使得这些特殊孩子将来能够以健康的心态积极面对生活,学校不仅要教给他们生存本领和职业技能,更重要的是将德育教育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和全方位。注重培养学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重视学生的潜能开发和功能补偿。在加强德育教育的基础上增加必要的职业教育内容,强化生活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才能使他们自食其力、更快更好地适应社会。

参考文献

[1]杨密婷.特殊教育学校开放办学模式下的德育实践策略[J].吉林教育,2020(16):5-6.

[2]张婷.特殊教育学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J].智力,2020(14):182-183.

[3]王海东.刍议“班班通”环境下特殊教育学校的德育活动课[J].吉林教育,2019(32):18.

[4]姚秀玲,肖会被,李丽武.论特殊教育学校德育和教学工作的相互融合[J].教育界(基础教育),2019(01):147-149.

[5]李伟,刘敏涛,李来福,张天爱.浅析特殊教育学校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新课程(中学),2018(08):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