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小学数学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与实施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5
/ 2

探讨小学数学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与实施方法

杨茹

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呼伦南路小学   010020

摘要:为了推动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本文就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设计问题进行了探讨。从总体上进行模块划分,并确定各个模块的内容;单元的总体评审和提升等设计重点。以期对小学数学单元的整体教学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单元整体教学的理念就像是要让学生去看一片树林,而不是只去看一棵树。在正常的小学数学课堂上,老师们都是按照课时来授课的。然而,从教科书的编排上来看,以单元为主体的数学知识难以单独划分为一节课,而实际上,同一单元的数学知识之间存在着某种内在的关联。从总体上来说,数学单元涉及到的都是比较大的知识点,为了更好地理解,必须循序渐进,从易到难地厘清所有知识,以期形成完备的知识体系。但是,教师也不能过于重视教学内容的完整性,而忽视教学的具体细节。其实,如果将整个单元教学看作是一个质的变化,那么,课堂教学就是一个数量的累积。因此,要把单元整体教学有效的实施到教学实践中,就不能忽视它的作用。

一、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意义

就数学而言,为了实现自己想要的学习目的,必须要将某个问题集中在一起。对于学生来说,在完成一个单元的学习后,需要整体、全面、清晰地把握每个单元的共同目的。在数学教材中,始终遵循着“螺旋上升”的原则,将课程内容组织起来。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要从全局的角度出发,整合资源,进行教学设计。而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实践与研究,也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通过对小学数学单元的整体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知识联系和交流,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深度学习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同时也能帮助老师更好的掌握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

二、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设计问题

(一)过于注重独立课,忽略整体设计

通过对小学数学教学的调查,发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视教材的处理,包括教学设计、习题设计、思维方法的渗透。特别是,一些示范课往往渗透了很多教学内容和数学思维方法。鉴于同一主题、不同层次的知识,教学中存在着知识重复、知识缺口、连接不当、跨度大等问题。

(二)教学环节缺乏综合性与多样性

以教科书形式呈现的数学知识具有潜在的思想和思维价值。但是关于同一主题和内容的教科书常常结构都是相似的。在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重写教材,向学生灌输知识,缺乏创造性思维和加工,导致教学方法不同,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学质量低。

(三)作业形式缺少层次性、系统性

家庭作业是小学数学的一种扩展和补充,它是一种很好的自主性和积极参与的方法。然而,据有关调查发现,由于老师的教学任务十分繁杂,许多老师只是照搬课本,加上一些家长随意购买了一些课外补习材料进行练习,造成了大量重复、机械的练习,极少出现思维层面的练习,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发展。

(四)单元整理缺乏反思性

新课程强调学生必须学会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养成思考和质疑的学习习惯。学生对数学发展过程的理解,实际上是在数学活动中积累经验、模块化知识、系统化学习过程,帮助学生在数学活动过程中积累经验。然而,在实践中,许多教师认为,如果新课的内容讲清楚、练习到位,不需要总结,就可以在实践中达到教学目的。因此,很多教师在课堂总结时都是三言两语带过,或者是被作业时间挤掉。

三、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实施路径

(一)通读教材与学情分析,对单元知识目标进行明确

小学数学课本中的数学知识单元编排,是将有联系、有共同主题的内容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并遵循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采用这种编排方式,可以使教学内容更清楚、目标更明确,但存在着类似的教学组织方式、单一的联系方式等问题。如果老师对教材的理解不当,很可能会造成教学雷同,练习重复,环境反复。因此,在实践中,应全面阅读教材,立足于全局,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的定位与科学划分。

例如,在《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阅读教科书来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使教学目标更加明确。特别是,鼓励学生掌握20以内的进位加法熟练进行口算;鼓励学生使用加法和减法来解决简单的问题;通过学习数学,学生可以了解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对教学模块进行详细深入的讲解,不仅可以促进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还可以促进教学模块的整体学习和处理,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二)通过研读教材,对单元思维目标进行补充

小学数学教材中涉及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数学知识,属于教材明线,另一部分是数学思想,属于教材暗线。在教学中,教师只需通过阅读课本就能理解第一部分的内容,而在第二部分中,则需理解数学思维方式,才可以基于整体层面对教材进行理解。数学思维需要被渗透、积累、重复、整合、应用等。这个过程是漫长的,需要数学知识和基本技能作为学生理解的基础,以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然而,必须指出的是,教师应在日常实践、教科书的具体部分和数学活动中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指引学生感悟和体会,尤其是指引学生体会数学方案化难为简的作用。

例如,在《20以内的进位加法》授课中,教师可以根据教科书的内容补充模块化思维目标。具体如下:模块内容9加几,教学目的是理解和形成数学思维,培养小学生的抽象性、概括性和可操作性;模块内容“8、7、6加几”和“5、4、3、2加几”,旨在进一步理解凑整思想,培养学生通过多样化的方法观察、比较和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在整体基础上进行模块划分,对各模块内容进行确定

在实践中,衔接课堂与课堂、单元之间的关系很重要。此时,教师应结合教材的教学目标,充分把握知识结构,理清不同知识点与教学方法的关系,以及重点和难点,有效优化教学结构,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应在模块知识之间建立垂直联系,合理确定每个模块的内容、主要教学方法和相应的教学目标。

例如,在讲解《多边形的面积》时,转化求积是基本数学方法,教师可以预先设定模块、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起:以平行四边形面积为例,通过切割变换数学方法,教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的运算公式;承:计算三角形面积,计算梯形面积,运用拼合转化、全归纳、逻辑推理等数学手段相结合,引导学生通过不同路径推导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理解矩形、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连接性,提高学生的分析、总结和推理能力;转:帮助学生使用各种方法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切割、填充等方法提高解决单个问题的能力;合:通过对多边形区域进行排序和复习,应用图式关系和互补方法,从面积公式中导出各种平面图式,并总结面积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求解水平和综合素质。

(四)单元整体回顾和提升

在总结阶段,老师要自觉地放缓节奏,使学习的广度和深度得以加深,引导学生复习,梳理单元重点,巩固基本的数学方法。在此阶段,教师可以通过回顾和重温知识、归纳总结、汇报收获和展示成果、多元评价和有效扩展。这种方法既有助于学生建立起整体的知识结构,又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与能力,为今后的数学学习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之,运用单元整体式教学的方法来组织小学数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意识。要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单元内的课时和课时的关系,使他们能对数学知识进行系统化的梳理,并注意单元集体备课与教学内容的联系,使其与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发展的规律相结合,在综合评估中切实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参考文献:

[1]杨新跃.小学数学单元主题教学的设计与实施[J].四川教育,2021,(22):24-26.

[2]王永春.小学数学单元整体设计的教学策略[J].小学数学教育,2021,(21):4-6.

[3]张艺.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探究[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21,37(03):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