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背景下对中小学校教育空间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5
/ 2

疫情防控背景下对中小学校教育空间的思考

万树芬

浙江迪通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   湖北武汉 

摘要

疫情的不确定性及危害巨大性,给尚无抵抗能力的中小学生造成了严重的身心损害。学校停课,考试延期等等都使得中小学生不得不承担巨大的心理压力。教育空间作为教学的主要场所,在疫情肆虐的特殊时期针对疫情的防控却几乎为零。在对疫情防控的深入了解及对教育空间属性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笔者对教育空间重新划分,并提出特殊时期的教育空间应对策略。

关键词:疫情防控教育环境空间营造

1.疫情防控下的中小学校

相较于幼儿教育与大学教育来讲,中小学教育是承上启下的教育过程,承继幼儿教育的知识萌芽,对其不断夯实,并增加新的基础知识以作为未来学习、成长的基础;启发对未来的思考,对大学学习的思考,对以后人生的规划等等,也是学生基础知识积累及对学生的未来影响相对较大的时期。在这个时期的学生逐渐脱离幼儿的稚嫩走向心智的成熟,不断的独立自主并渐渐的学会承担自己的小责任,但是他们还不足以去接受社会的邀约,还不能够很好的去保护自己。被称之为人生转折点的中招和高考两个关键阶段都是在中小学教育时期,无论是从学生成长的阶段上来看还是从学生生长发育的阶段来看,中小学生没有了幼儿时期的特别照顾的同时,也没有形成可以完全自主的能力,是学生生涯过程中健康卫生最容易受到忽视的时期,而一旦受到影响,这个影响肯定是巨大的。

2003年的SARS,以及2019年的新冠疫情,都在告诫人们疫情发生时间的不确定性以及对人类危害的巨大性。实事求是的讲,2019-nCOV或许会持续相当一段时间,也许可能称之为时期,而疫情给一切带来了不确定性,未来疫情是否反复也未可知。但不得不承认的是疫情给人类提了个醒:公共卫生是关乎人类生存大计的重要事项,特别是针对人群聚集且这类人群还没有自我保护能力的场所的公共卫生,是需要特别关注的。疫情防控是必要的,而疫情防控之下的生活则是必须的,尤其是对处于成长阶段的学生来说,疫情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率、考试进度,甚至造成了受家庭条件差距影响的阶级划分,特殊时期的种种不利现象都时刻在宣扬着教育空间对疫情防控回应的必要性。

2.中小学校的教育空间

新时期的教育空间是容纳了室内教育空间、室外教育空间以及学校公共空间等的宏观层面的教育空间,是具有广义教学意义的空间。针对疫情防控的必要性,从空间层面上可以把教育空间归纳为封闭空间、半封闭空间以及开放空间,通过空间开敞程度对教育空间的划分更符合疫情防控的需要。

封闭空间:主要针对学校室内教学空间、室内活动空间、室内文艺空间等室内空间。这类空间相对封闭,特别是冬、夏两季关起门窗就成了真正的"死"空间,此时的空气流通不得不依赖机械设施,对疫情防控是十分不利的。

半封闭空间:主要针对室内空间之外的廊下空间、平台空间而言,具有局部开放、部分有建筑构建遮挡的空间属性,相较于封闭空间而言,在疫情防控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而半封闭空间同样具有最基本的遮风避雨等功能属性,因此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是否可以考虑将半封闭空间作为主要教学空间是很有必要的。

开放空间:开放空间是教育建筑空间中疫情防控最为有利的空间,具有完全开放的空间属性而偏向于教学场所的一种存在,因此开放空间在疫情防控中,应该是教学氛围营造的重要场所。由于群众性自发的疫情防控,开放空间的重要性及使用频率都会出现相应的提升,因此也是疫情防控的重要场所。

从建筑空间层面来讲,通过采用适当的设计方式、合理的技术应用来破坏病菌的生长环境,通过空间设计减少病菌的传播途径,通过设施设备的设置消杀病菌等是主要的防疫防控方法。

3.疫情防控下的空间策略

疫情的突发性,给现有的教育建筑空间提出超出空间能力的要求,就势必要对现有的建筑空间进行改造以满足疫情防控需要,而随着对疫情防控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将疫情防控作为建筑设计的重要因素进行控制是十分有必要的。因此,宏观层面来讲,疫情防控背景下的空间营造应该是涵盖了对现有空间进行改造以满足疫情防控的需要和对未来空间设计中满足疫情防控需要这两个方面。

3.1通透空间的营造

教育空间是学生集聚以共同学习、探讨知识的场所,也是容易引起呼吸感染的特殊场所。提升空气流通效率以促进室内空气更新是减少空间内部病毒滋生、交叉传播的关键,也是疫情时期对教育空间改造、设计的关键。

多数教育建筑中的教学空间是并列排布的,教室紧邻而门窗并列(图)。当风向与教室走廊平行或夹角较小时,风向会使得各教室之间的空气交叉,造成疫情扩散速度的加快,是十分不利的。在建筑设计之初,对于人群聚集较大,满足日照要求的前提下,充分考虑主导风向对教育空间空气流通的影响是很有必要的。且疫情防控前提下建筑设计考虑的主导风向是区别于年主导风向的,疫情防控因素影响的主导风向应该是以疫情多发季节的主导风向为主,这样才能针对性的解决疫情防控对空间的需求问题。

室内空气流通的提升是与风向有紧密联系的,以风向与空间开门窗面的夹角为因变量分析室内空气流通的效率得知(图),当风向与空间门窗洞口面垂直时,室内空间的空气流通速度最快,当其平行时,最慢。因此,根据不同地区的风向及日照条件,综合分析的前提下尽可能的使得两者的夹角合适是提升疫情防控的关键。

自然光照是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育的关键,也是中小学校设计规范中明文规定必须遵守的条文,再加上风向的不确定性,造成在实际项目中风向与空间门窗洞口面垂直情况的发生概率基本为零。以空气流通为前提下,减少相邻空间的空气交叉造成的感染事件,可以采用特殊条件下的空间组织模式——共享空间的融入。

此处的共享空间主要是相邻封闭空间之间设置的通透性空间,也即半封闭式空间,具有两端通透的空间属性(图)。这样可以引导气流由共享空间传入传出,很大程度上减少封闭空间之间的气流交叉。但结合我国城市土地紧凑、空间集约利用的大背景,可以设置成为单元空间以集约利用有限的空间资源。将多个教室并列成为一组,相邻组之间设置共享空间以在某种程度上避免交叉感染(图)。

3.2建筑技术的运用

以主导风向与墙体的夹角为因变量,分析夹角变化时的空气交叉感染程度可知,相邻教室之间空气交叉流通程度是跟风向与墙体夹角相关联的,其关系如图(图)。由此可见,当夹角接近0或者90时,对避免空间之间的交叉感染是十分有利的。而应对疫情应该尽可能的减少各封闭空间的空气交叉,避免因空气交叉造成大面积感染事件的发生。

充分引入新的建造技术,在门窗洞口处设置建筑构件以引导风向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因风向造成的空气交叉问题。如图,在门框处设置弧形建筑构件,类似空调出风口的导风板,姑且称之为风导板。当风吹过洞口时,通过风导板可以改变风的方向进而将该部分风引入室内,即减少了空气交叉,又提升了室内空气流通,对疫情防控具有积极作用。

此外,在各种教育空间类型中,封闭空间的半封闭化、开放化是提升疫情防控能力的重要措施。疫情时期,将半封闭空间作为教学的主要空间,开放空间作为教学益智场所,是特殊时期对教育空间综合利用的重要策略。

4.结论

对疫情防控背景下的教育空间的探索,同样适用于人群聚集的各类型空间场所中,如办公楼、宾馆等等。封闭空间的封闭性弱化是提升疫情防控的关键,也是提升空间趣味性及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方式。此外,设计疫情防控的因素还有很多,如室内温湿度等等,在教育建筑空间营造中势必要综合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