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专业教师课程思政胜任力提升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5
/ 2

高职院校专业教师课程思政胜任力提升策略研究

邓艳芳 ,任媛

重庆建筑科技职业学院

摘要: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报告基于课程思政胜任力模型用调研数据进行实证研究,为此,提出政策建议:层层保障,着力提高思政素养;多措并举,巩固思政教学融合能力;建立团队,形成强大育人合力。

关键词:课程思政、胜任力、提升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课程思政脱胎于上海“学科德育”“课程思政”的实践探索,后形成于国家一系列政策文件中。发展至今,不管在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探索中课程思政建设都取得了良好成效。但由于传统职业教育理念中“重技轻德”功利思想的影响,以及高职学生对思政学习兴趣不浓,推进高职课程思政建设面临更大的困难和更多的挑战。高职院校教师作为课程思政实施的核心和关键,需要提升其适应新时代、新要求的胜任力,从而提升课程思政实施的有效性。目前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开展如火如荼,而课程思政实施的有效性是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提升专业教师课程思政胜任力的研究具有现实的理论价值和指导意义。

二、调研结果与分析

(一)调研背景

本次调研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主要通过调查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从多个维度了解高职院校教师课程思政胜任力发展的现状,剖析高职教师职业态度及思政素养、专业教学能力、思政教学融合能力、发展能力的水平。通过多角度差异分析,鉴别教师课程思政胜任力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高职院校教师课程思政胜任力提升的策略。

(二)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1.基本情况分析

以“高职教师课程思政胜任力提升研究”为调查题目,经过试验修订后的问卷于2022年7月问卷通过问卷星和电子邮件主要在重庆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中开展问卷调查。此次调查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的份数为225份。运用SPSS25对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分析出参与调查的教师分布如表 1 所示。                

1 调查样本分布

学校类别

公办

52.4%

民办

47.6%

性别

26.7%

73.3%

教龄

5年以下

4.4%

6-10

20.0%

11-15

28.9%

16年以上

46.7%

学历

博士研究生

2.2%

硕士研究生

73.3%

本科

24.5%

职称

教授等高级职称

11.1%

副教授等副高职称

51.1%

中级职称

37.8%

2.信度与效度分析

运用SPSS25得出信度系数(Cronbach α 系数)大于0.9,因此说明研究数据信度质量非常高,而且分析项的CITC值均大于0.4,说明分析项间的相关关系良好,这也说明了信度水平良好。综上所述,数据信度质量高,可进行下一步分析。研究项对应的共同度均大于0.4,说明研究项信息能够被有效地提取。而且,KMO值为0.813,也说明数据能够被有效提取信息。此外,4个因子的方差解释率值分别是56.573%、14.843%、8.275%、5.52%,旋转后累积方差解释率85.175%>75%,意味着研究信息量能够有效地提取出来。

3.重要性程度分析

在信度与效度分析的基础上,运用SPSS中的AHP层次分析,结合本研究确定的高职院校教师课程思政胜任力构成,可得出如下结果(见表2)。其中各级指标综合权重则是采用对应相乘的方式进行计算,即二级指标的权重等于一级指标的权重乘以二级指标的权重。

  表2 重要性程度分析

层次1

层次2

指标解释

职业态度及思政素养

0.2412

职业认同0.1853

热爱教育事业,始终紧跟党中央,履职尽责,以身作则

关注学生0.2069

关爱学生,关注学生思想动态,与之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思政素养0.2195

拥有良好的思政素养,紧跟时事前沿动态,参与课程思政培训,不断学习思政知识

职业兴趣0.1991

专业知识扎实,主动寻找交流和学习机会,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拓展知识面

职业责任0.1891

主动考取并及时更新专业技能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

思政教学能力0.2539

教学设计0.1886

做好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0.2075

课程思政知识点能很好的挖掘、与专业课知识点能很好的融合、能较好的把握思政教育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教学方法手段0.1994

具有个人魅力,教学风格特征明显,课程思政教学方法和手段丰富、新颖

教学过程0.1992

做好专业课课程思政的准备、实施和反馈

教学准备0.2053

咨询思政课教师,或与思政课教师联合备课,建立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共同挖掘思政知识点

思政教学融合能力0.3524

课程开发0.1422

主持校级或主研市级专业课课程思政精品课程、在线开放课程、微课慕课等的制作

教材编写0.1527

主编或参与编写专业课课程思政教材或案例集

教学比赛0.1476

参加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比赛并获奖

指导学生竞赛0.1376

指导学生参加互联网+创新创业、职业技能比赛指导工作、技能大赛并获奖

课题研究0.1512

主持校级或主研市级课程思政相关教改科研项目

发表论文0.1419

课程思政相关论文的发表

企业服务0.1268

深入企业,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或咨询服务

发展能力0.1525

信息技术运用0.3204

能熟练运用并不断学习各种信息技术手段,应用课程教学管理平台(如智慧职教、智慧树、云课堂、超星学习通、高校在线课程开放平台等),整合优势课程思政教学资源,辅以个人特色,开发个性化的专业课课程思政授课方式

教学评价0.3362

做好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评价

价值引领0.3434

课程思政案例丰富、价值引领强

4.发生频率分析

对总体样本经过综合测算,其发生频率得分为3.79(总得分为5分)。运用DEEP软件,第一层次各课程思政胜任力发生频率得分柱形图见图1,从图中可知,发生频率得分从高到低依次是职业态度与思政素养、发展能力、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思政教学融合能力。运用DEEP软件,第二层次各课程思政胜任力发生频率得分文本图见图2,由此可知职业认同、关注学生、思政素养、教学设计发生频率得分较高;而得分最低的四项分别是教学比赛、企业服务、教材编写、课题研究。

图1 课程思政胜任力发生频率分析


图2 课程思政胜任力发生频率文本图

5.困难程度分析

对总体样本经过综合测算,其困难程度得分为3.75。第一层次各课程思政胜任力困难程度得分见图3,可知困难程度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思政教学融合能力、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发展能力、职业态度及思政素养。第二层次各课程思政胜任力困难程度得分见图4,由此可知困难程度最高的课程开发、教学设计、指导学生竞赛;困难程度最低的三项依次是职业认同、职业兴趣、思政素养。

图3 课程思政胜任力困难程度分析

图4 课程思政胜任力困难程度分析气泡图

6.影响因素分析

    通过对高职院校教师课程思政胜任力影响因素分析,其分析结果见图5,可知职业态度及思政素养、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影响因素最大的是个人因素,其次为学校因素,而此思政教学融合能力、发展能力影响因素最大的是学校因素,其次是个人。这说明高职院校教师课程思政胜任力提升与学校及教师自身密切相关,与此同时,政策因素的影响也不能忽略。因此,在进行高职院校教师课程思政胜任力提升路径设计时,应从多维度多层次予以考虑。

图5 课程思政胜任力影响因素分析

三、对策建议

(一) 层层保障,着力提高思政素养

通过“政府——学校——教师”自上而下的方式,着力提高思政素养。首先,政府政策导向,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夯实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思想政治基础。其次,学校围绕课程思政建设完善教师发展体系,出台方案,建立制度,组建课程思政教学素养培训体系,建立考核评价机制,营造良好氛围。最后教师个体层面,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提升政治素养,德育能力。

(二)多措并举,巩固思政教学融合能力

根据调研数据显示,思政教学融合能力的发生频率较低,困难程度较高,可以在竞赛、教材、科研与课程思政教学融合能力等方面着重提升:1.以赛促建,以赛促改,搭建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提升途径。2.构建分层分类的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提升培训。3.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平台,提升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建设能力。

(三)建立团队,形成强大育人合力

通过建立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混编教师团队,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备课,集体研讨,设计教学环节进行经验交流,相互借鉴,形成育人合力,构建“大思政”的育人局面。

参考文献:

[1]蔡爱丽.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胜任力双螺旋模型构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8.

[2]宋杰.课程思政背景下专业教师胜任能力思考[J].黑龙江教育,2021.8.

[3]张合振,李俊洁.职教本科背景下高职教师教学胜任力理论内涵及实践价值研究[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6.

[4]王秀萍,王文勇.高职课程思政的内涵、问题和对策研究[J].教学教学论坛,2021.6.

[5]梁燕.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若干思考[J].北京教育,2020.8.

[6]谢蕾.高职专业教师职业能力模型研究[J].内蒙古煤炭经济,2021(3)

[7]朱建柳.高职院校专业教师职业能力模型建构及其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7

基金项目:重庆市教育评估研究会“高职院校专业教师“课程思政”胜任力研究”(课题编号:PJY202120)

基金项目:重庆市教委教改项目“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思政内生动力机制研究”(课题编号:Z213245)

作者简介:邓艳芳,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高职教育管理、企业管理、财务管理;

任媛,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高职教育管理、企业管理、财务管理、大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