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5
/ 2

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王静

陵城区第一中学  山东省德州市   253500

摘要:在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语文教师需在自身教学中,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与学生的主体性意识培养不谋而合。加强对学生的主体性意识培养,属于我国素质教育开展中的重要内容。对其积极研究就会发现,想要对学生主体性意识进行培养,首先就需要使学生能够充分体会到语文学习所带来的愉悦感,通过激发学生对语文教学活动的兴趣,对学生的兴趣进行转化,保证学生能积极主动地进行语文知识探寻,这样才能通过高中语文教师以及学生的积极合作,发挥两者的共同作用,使学生能逐渐养成坚强的意志,形成自信、自尊、自强等优秀品质。所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主体性意识进行培养,对学生而言,获益终生。

关键词高中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教师应该利用课堂进行教育工作的全方位发展。怎样的学习习惯才能有助于学生发展,就需要培养怎样的技能。未来社会发展已成为每个老师都必须认真对待的重要问题,学校面临着信息、知识界和人力资源竞争的日趋激烈,尤其是全面实施,学校紧急要培养一个具备良好理论技能的学生。教师应在教学研讨环节对学生加以引导,让学生独立思考,共同探究,在课后拓展环节中,注重赋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性。

一、高中语文教学工作发展现状

(一)学生教学活动参与度不足

学生教学活动参与度不足是限制高中语文教学工作综合水平的一个重点因素。由于这一问题的存在,学生往往难以充分结合相关知识点对于语文知识进行合理探索与有效分析。另一方面,较低的教学参与度导致了学生无法根据教材中涉及的语文知识和课文内容进行自主思考,其不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意识,对于学生群体语文能力的优化造成了极大影响。

(二)教师干预过于严重,学生难以实现自主学习

在学生主体性意识培养中,学生个体是学生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因此想要对学生的主体性意识进行培养,就需要将培养学生的个体意识作为基础,若学生缺乏独立性,将导致学生个体性意识和主体性意识之间的连接关系受到直接破坏。在高中语文教学工作中,很多学生存在主体性意识缺乏等问题,出现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生不具备独立性。高中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往往要求学生严格服从自己的安排,存在着过于严重的干预情况,这将导致学生缺少主体性意识以及自主意识发挥的环境。服从教师安排已经成为学生的一种内化习惯,受到这种习惯的影响,学生通常会选择被动状态进行问题的思考与学习,被动地接受教师的命令,一旦缺乏教师的引导,学生就会出现迷茫情况,无法独立进行问题的学习与解决,久而久之就会导致学生完全失去主体性意识。

(三)教学方法针对性水平薄弱

在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时候,教学方法是否具有针对性往往也会对教学工作的最终效果造成重要影响。在这一问题上,基于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下,部分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时候并没有充分考虑到自己设计的教学方法是否可以满足学生的实际诉求,且其在结合这些方法来组织教学活动的同时,并没有充分关注到学生群体的实际表现。这一问题导致学生难以结合相关内容合理实现对于语文知识自主探索,限制了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充分拓展。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一)促进生本化课堂的构建,引导学生实现思维的发散

作为一名合格的高中语文教师,其在组织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应及时做好对于自身教育思想的合理调整与转换,从而结合素质教育理论积极开展对于教学模式的调整与变革。针对这一问题,很多教学研究资料表明,只有真正发挥学生群体的价值,教师才能让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结合相关内容展开独立的思考,其对于学生语文能力的优化与改善至关重要。与此同时,通过相关工作的合理拓展,教师可以有效促进教育教学工作向生本化的方向进行调整和变革,其进一步推动了教学工作综合质量的持续提升。另一方面,通过相关工作的合理推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分析语文知识的时候尝试对自己的思维进行发散,而不是一味地靠教师来进行知识讲述,这一点很重要,它可以帮助学生们学会对知识进行独立思考,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持续提升。与此同时,通过积极做好对于相关工作的全面探究,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实现,对于相关内容的持续拓展与合理优化,其进一步促进了中国教育教学工作模式的充分改善。

(二)引入质疑研究,以训练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方法

在思考中读书,在质疑中探讨,他们不断练习,不断地探索与追问表明他们具有旺盛的求知欲,是继续勤奋工作和积极思考的好表现。在这种情形下,老师要尽可能地利用现有知识,积极引导他们开展“询问”,让他们在“疑”中找到课题,在“疑”中引发兴趣与创造。而语言教学则将语言研究成为课堂教学变革的主要突破口,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正确地指导学生研究,促使学生思路明确。而合作教学则大多出现在课堂教学上,是一项以鼓励学生发展兴趣为主要目的的合作教学,主要是通过学生团体组成的集体力量来解决。同学之间在平衡的环境中相互交往,就有助于提高合作教学,从而减少学生个体差异。

(三)完成高中语文翻转课堂构建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课堂模式对学生的主体性意识培养具有重要影响。在实际教学中,教室空间较为局限,教师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师在教学中,无论如何对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进行优化,也很难达到快速激发学生主体性意识的目的。教师想要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制约,保证学生的语文学习空间能得以拓展。教师赋予学生更多、更自由的主体性学习空间,对学生主体性意识养成具有重要价值。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普及,高中学生已经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与前人相比,拥有更加先进的学习手段,更加丰富的知识技能,更加快捷的学习渠道,这也就为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了诸多可能。教师就需要以此作为基础,为学生创建高中语文翻转课堂,通过线上教学以及线下教学的有效融合,保证高中语文教学工作能以网络技术作为支撑,逐渐促进学生主体性意识的苏醒,保证信息技术能做到合理运用。

(四)课后实践,延伸自主学习范围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运用自主学习策略,教师要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出发开展课后实践活动,从语文课程的实际内容出发,以“传承经典、弘扬文化”为主题引导学生将课内外的语文知识结合起来,围绕中国古典小说、国学经典、文学著作等展开项目化的课后实践探究活动,让他们历经创建小组、选择议题、科学分工、搜集材料、组内辨析等环节深入研究传统文化,促使他们从社会、文化、经济等横向角度和时代发展的纵向角度建构项目化的探究体系,自觉成为传承文化和弘扬文化的主体。而当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自信感逐渐增强时,他们的精神世界会愈加充盈,其自主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也会明显加强。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社会背景下,对学生的主体性意识进行培养,属于高中语文教学工作的重要方向之一,这也是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这就要求教师逐渐转变自身落后的教学理念,赋予学生更多的主动权,强化对学生的引导效果,以期对我国高中语文的教学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高原.学生主体性意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7(2);136-137.

[2]茅利平.浅析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性意识的培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7(12):179.

[3]石晓婷.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性意识的培养[J].西部皮革,2016(16):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