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融入创新教学的实践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5
/ 2

小学语文课堂融入创新教学的实践思考

朱小莉

广东省湛江市麻章第二小学    524094

摘要:学生加强对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不仅可以完善自身的思维方式,还可以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为了让学生深入感受语文课堂的魅力,教师要肩负起学生成长路上“引路人”的重要使命,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保障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记忆和理解,让学生在看待问题时形成清晰的逻辑思维。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创新教学;实践思考

引言

小学语文是培养小学生语言能力、智力素质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一种重要课程。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新课改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要求,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创新适合于现代教育的思维模式。为此,在改革创新的前提下,小学语文教学必须积极探索与创新,为实现素质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小学语文教学现阶段面临的问题

(一)教学理念陈旧,缺乏新颖性

调查研究证明,新生代儿童过于早熟,自制能力比较差,虽然比较聪明,但对实践活动缺少兴趣。基于以上情况,具有先进教育理念的教师也应与时俱进,善于观察了解研究儿童的这些特点,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制定科学、实用的教学模式,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探究氛围。但是,部分教师难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在制定教学方案时创新性也会明显下降。只有高度重视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够充分调动他们的参与热情,使他们产生探究兴趣并完成知识的内化与吸收。但现阶段语文课堂的教学模式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整体呈现落后状态,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取的是“灌输式”的做法

目前,很多语文老师仍然沿用了传统的“背诵”教学方式,即“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老师按照教科书上的指示生搬硬套,教学方法太死板了,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没有任何帮助,反而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对前面学习的内容没有理解或一知半解,老师们就会开始新的课程。如果没有把前面的内容全部掌握,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部分人的语言能力会有所下降,从而影响到他们的学习效果。

(三)急功近利,忽视了学习方法指导

“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累”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追根溯源,主要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过度追求学习成绩,把主要的教学时间用来完成应试教育的任务,一味进行“题海战术”的训练,不重视在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渗透和指导。

二、小学语文课堂融入创新教学的实践策略

(一)紧跟时代发展趋势,创新教学方案和目标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学生的学习需求也趋于多样化,因此在教学方案与目标的创设上也好符合时代发展趋势,突出其多元化。例如,在《少年中国说》这一课学习时,在教学目标创设时不仅要注重知识能力的目标,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目标创设。本课的知识和能力目标为“在理解词语、句子、语境的基础上,能够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积累重点词汇。”而情感和价值观目标则为: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感受强烈的爱国情怀,以此激发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和为了祖国繁荣富强的奋斗精神。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还可以语用跨学科教学的方法创新教学模式,将《少年中国说》这首歌曲带入课堂,通过音乐节奏调动学生的情绪,让学生能够快速地快速地掌握文章的感情基调,同时也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提高教学效率。

(二)采用提问式教学

传统的课堂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这种教学方式使得课堂氛围压抑、单调,会大大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抽象的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每次在教学前,要先进行认真地备课,对每节课堂内容做精炼化地提取,对知识点设置合适的问题,引发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回答。教师将课堂交给学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主总结,进而让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技巧。例如,在《小壁虎借尾巴》一文的教学设计中,因为文章是以故事的形式展开的,教师要在对文章的讲解过程中根据文章的发展进程与学生进行互动。首先,教师先让学生粗读文章,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划分文章段落,总结文章核心思想。然后,教师再让学生细读文章,找出小壁虎断尾的原因以及壁虎断尾后对自身是否有影响?这一系列紧跟文章发展的问题,可以吸引学生的上课注意力,引发学生思考。最后,教师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层次的讲解,然后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阐述文章表达的思想,并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奖励。这样提问式的教学方法,在文章的发展脉络里与学生保持互动,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对文章内容进行探索,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文章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在无形之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有助于学生置身小壁虎断尾的情境中感受小壁虎的强大生命力,有助于学生的语文学习。

(三)关联生活经验进行教学

小学阶段高效语文课堂的构建,需要将语文知识与生活相互关联,并提高学生的学习意识,促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情感共鸣,以此才能实现高质量的语文课程学习,鉴于此教师则可以融合生活化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引导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结合实际生活经验,实现知识的内化。譬如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落花生》教学时,教师则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问题如下:文章怎样描述落花生的场景?引导学生寻找出描写落花生的语句,并在描写中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的情感,并引导学生深度探究,学生可以抒发自己的间接,在交流过程中,提高思维的发展与进步,理解并掌握知识。在比如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梅花魂》时,教师则可以通过文章引导学生初步阅读感受,并让学生产生深刻的印象。让学生通过阅读进行探究,这时引导学生讲述自己见过的梅花是什么样的,并讲述自己曾经学习的关于梅花的诗句,并在课堂中分享,结合这些诗句,讲一讲自己对于梅花的看法。接着教师则可以引导学生深度探究文章,讲述文章中的作者是怎样写这一主题的,并表述了怎样的情感。

(四)挖掘资源,外延内化

学习资源是课堂教学和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基础要素之一,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幅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山东省莒南县号称中国革命的“小延安”,拥有悠久的红色历史文化,这为本地区小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如学生学习了《狼牙山五壮士》《灯光》等课文后能够感受到革命前辈为胜利英勇不屈、勇于牺牲的精神。教师可鼓励学生利用周末到115师司令部展览馆观看英雄人物的图片,了解革命的历史,听莒南县籍特等功臣英雄人物曹玉海的故事,拍下英雄人物的照片,然后组织学生制作英雄人物的手抄报,讲讲身边英雄的故事,写写演讲稿,开展“向英雄致敬”演讲比赛。活动的开展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巩固了课堂教学成果,深化了对英雄人物的认识,也深深懂得了现在幸福的来之不易,从而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结束语

简而言之,小学阶段的语文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重点教学内容,因此教师需要优化课程教学模式,这也是教师需要努力的方向。同时教师可以结合微课教学,融合生活化元素等方式实现效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价值,构建全新的课程教学环节,丰富学生课堂学习体验度,以此保障课程的教学质量,构建高效的语文教学课堂。

参考文献

[1]杨东军.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构建语文高效课堂[J].求知导刊,2021(18)

[2]张房玉.浅析新课改下小学云教学的创新[J].考试周刊,2017(1)

[3]刘淑会.对新课程下小学语文创新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祖国,2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