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学音乐教育中声乐教学的有效开展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5
/ 2

在中学音乐教育中声乐教学的有效开展探究

于馨丽 ,段婷婷

(商丘师范学院音乐学院,河南商丘   476000)

摘要:我国素质教育提倡中学生德智体美全方位发展,音乐课作为美育的重要一环在中学课程中十分重要。中学生在青春期阶段成长迅速,情感上日益丰富、身心发展、思维能力与知识接受力不断提高,并且处于变声期阶段。而中学声乐演唱在音乐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所以要求教师在教授音乐的时,在培养其专业技能的同时,要注意保护好学生嗓子及心理,并在学习好音乐基础知识上,以音乐丰富学生的精神内涵、净化心灵、塑造情操、达到健全的人格。

关键词:中学音乐教育;声乐教学;重要性;开展

一、中学音乐教育现状分析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初高中音乐课堂上大多强调感受鉴赏与相关文化的渗透,忽视传统教学中的歌曲学唱习以为常,现在在公开课的观摩中,很少能见到以一节学唱课为主体的课程,大多都将重点放在了欣赏上。我们再强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不能忽视了知识与技能,这明显是是对新课程标准的错误理解。学习和了解音乐的力度、速度、音色、节奏、旋律、和声等基本表现要素是基础知识,而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内涵与掌握相关文化是附加项,要做到二者相辅相成,中学音乐教育想要达到此目的主要要做好掌握系统长期的训练方法、音乐基础的学习与衔接及教师的教授与引导。

二、教师在中学声乐教育中的重要性

(一)掌握认知方向,发挥向导作用

中学生音乐教育中,教师要掌握认知方向,以音乐教育提高学生素养、培养良好意志品质,使学生的共情能力、角色体会、身体及头脑运用的灵活度有所提升,更是要让学生能以自然舒适的感觉开口唱,自我体会、自我实践、学以致用。通常来说,声乐初学者在进入学习阶段后的一段时间(一般1-2年)都还属于自发的、盲目的模仿行为。这个时期,声乐方面专家习惯称之为声乐学习的“盲点”时期,就好像一个人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没有方向感,不懂路牌指示,也不知道目的地,但都是暂时的,这时要求声乐教师要发挥向导作用,做积极正确的师范、准确找出学生演唱发声的错误之处,我使中学生在声乐学习中不走弯路、不迷路。

(二)克服教学难题,做到因材施教

声乐作为一门视听感觉性的艺术,其传播实现方式包括两方面内容,分别是:歌唱主体(歌唱者)和接受客体(听众)。在声乐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学生树立正确的声音概念和形象审美观念、科学地认知自身音色、并帮助其整合和塑造声音形象。而声乐教学中的难点往往也在于二者的平衡。例如许多同学不能分辨自己的音色,会模仿同学声音音色,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让学生知道每个人音色的独特性,并因材施教。帮助歌唱者对主观的声音和客观存在的声音进行科学区分,以客观存在的声音(通常指听众听到的声音)来引导自己的感觉,尽量避免主观听到的声音来误导自身的歌唱感觉。在此过程中,教师扮演着学生的观众和听众的角色,可为学生的演唱练习提供及时的意见和建议,帮助学生理解和认知,充当好学生的第二双眼睛和耳朵的重要作用。

三、中学声乐教学的开展策略

中学声乐教学应在了解学生自身基础的前提下因材施教,声乐教学与器乐不相同,声乐演唱者本身就为一门乐器,但这门乐器却与众不同,如同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每个人的声音都不相同,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要根据科学的发声方法帮助学生发现自己本身的应该有的声音有如下的教学方法:

(一)呼吸训练

歌唱呼吸在声乐演唱中非常重要,它直接影响歌唱者的声音是否能传的远,演唱者是否自然舒适的发声。简单来说,歌唱呼吸是指人体肺部及腹部进行呼气与吸气时,横膈肌做出的双重运动。在声乐教学中有很多种呼吸方法,比如:妇肋间肌式呼吸、胸式呼吸、腹式呼吸以及锁骨式呼吸等多种不同的呼吸方法,也有将胸腹式联合起来的呼吸方式。但是正确的呼吸顺序应该是是:首先,嘴自然张开微微吸气,感受到气息吸到小腹,做到气沉丹田,接下来,感受横膈肌扩张,此时横膈膜收缩并与小腹有一定的对抗感,再然后,喉头要自然放松,注意不能提喉,感受嗓子好像在胸腔位置,最后发声时要注意头腔的参与,这一系列的操作,使得我们自身像是一个“大管子”如同乐器一样发出我们声音原有的音色,声乐教学要从呼吸的训练开始。要做好气息教学这一关键环节,并且让每一位同学都能熟悉运用。

(二)演唱曲目的选择

在中学生的声乐演唱歌曲选择方面,教师要精心准备,选择适合这一时期学生发展的曲子,并且充分做到保练结合。处于变声期的中学生,在生理方面:嗓音缺乏足够的耐久力,声带缺乏应有的光泽度且控制嗓音的能力相对较弱。在心理方面:自尊心强,情绪易波动。因此,教师在选材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把音色作为声乐教学的重心,把音域作为声乐指导。在选择演唱曲目时,要考虑到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的实际承受能力,教师在给学生选择作品时,尽量避免选用让易处于变声期的中学生皱眉头的作品,例如从《花非花》《送别》《点绛唇 赋登楼》《嘎达梅林》这些音域跨度小、旋律相对简单、演唱气息连贯的歌曲开始。

2.寻找一些与中学生变声期阶段成长经历与认知能力相符得音乐作品。教师要在日常教学和生活中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在与学生的互动交谈中对学生的兴趣及特点进行深入了解、进而有针对性地寻找合适的声乐演唱选材。

3.在日常声乐教学过程中,可以尝试引入一些具有民族特色或者家国情怀的政治性歌曲作为变声期中学生声乐教学的选材。教师可以利用这种具有鲜明特色的调性与方言,强化学生对声乐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使中学生能够暂时淡忘变声在演唱时带来的不适与影响,例如江南民歌《无锡景》大多采用的苏州方言小调,河南民歌《编花篮》等,这些风格鲜明的音乐作品,不仅可以加强对学生进行民族音乐的传统教育,还能够充分启发变声期中学生对祖国各族民歌的喜爱之情,或一些爱国歌曲《我和我的祖国》《唱支山歌给党听》等,再加上教师细心点评与背景讲解,可以在系统练习声乐的基础上,有效提高变声期中学生的音乐洞察能力与审美能力。

四、结语

适应新时代与新课程标椎的要求,当代中学的学生不再以教材论长短,而是以学生们在的全面发展过程中找到个人优势,这也使当代中学音乐教师不仅仅要对音乐新课改深度解读,还要用自己所学技能与本领来发现、引导及培养。而歌唱是音乐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人类先天最本能、最直接的一种表达方式,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嗓音,它如同乐器一样可以发出优美的声音,这些声音有时高亢,、有时低沉、有时急促、有时悠长等,能直接激起人们的情感和审美的体验。声乐教学是音乐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学生能够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开启音乐的天赋和艺术修养。教师树立正确的中学生教学方式,让学生去感受美、鉴赏美、表达美。

总之,在音乐教育中声乐教学时重要一个环节,不仅要做到每个阶段的侧重学习,还要做好衔接,以及声乐教师对每位同学的因材施教,这些都会影响到中学生的声乐学习及对音乐教育的认知。

参考文献:

[1]林嵌.浅谈中学生变声期的声乐教学策略[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7,6(01):133+141.

[2]姚连乔,党凯丽.声乐教学中童声演唱的训练方法初探[J].北方音乐,2019,39(22):189-190.

[3]陈豪举. 中学音乐教学如何体现审美教育[D].海南师范大学,2018.

作者简介:于馨丽(2000-),女,汉族,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人,本科在读,商丘师范学院研究方向:中学声乐教学。

指导教师:段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