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应用局限及提升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5
/ 2

大数据时代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应用局限及提升对策

王鹤霖

摘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正逐渐进入大数据时代。大数据对人类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大数据对犯罪对策领域,特别是对犯罪心理测试和分析技术的影响将是变革性的。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犯罪心理;测试技术

引言

在大数据时代,一切都可以用数据来描述。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人们可以依靠计算机技术来收集、存储和分析数据,预测自己的衣服、食物、住宿、交通和其他活动,以及模拟情绪、想象和思维,在线与虚拟世界中的信息交流和互动,概述个人和群体的行为轨迹。与数据相关的技术正在改变世界:一方面,新兴的技术手段为我们带来了克服思维和行为刻板印象的无尽可能性;另一方面,传统技术手段面临着淘汰、转型和更新的问题,甚至直接进入历史博物馆。数据、数字和数量本身不具有大小、有用和无用的特征。犯罪心理测试技术是否会走出历史阶段,还是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值得我们深入而全面地思考。

1犯罪心理学

犯罪心理学是一门运用心理学理论、方法,研究与犯罪有关的心理活动及其客观规律的科学,即从心理活动方面,探索犯罪原因的学科。从犯罪心理学目前研究的情况来看,可以区分为狭义的犯罪心理学和广义的犯罪心理学。狭义的犯罪心理学,只研究犯罪人的心理,即犯罪主体的心理,其中包括犯罪人犯罪心理结构形成的原因和过程,犯罪过程中的心理活动,以及怎样对犯罪心理结构施加影响和加以教育等等。广义的犯罪心理学则不仅研究犯罪主体的心理,而且研究有犯罪倾向的人的心理和刑满释放人员的心理,以及被害者、证人、诉讼过程中司法人员的心理和罪犯改造过程中的心理,等等。因此,有些学者将犯罪心理学视为犯罪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同犯罪社会学一样,他们都是从一个侧面研究犯罪形成的原因和条件,探讨犯罪的规律,寻求控制和预防犯罪的对策。这是很有道理的。这说明犯罪学与心理学的联系密切,同时也反映了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发展趋势。

2犯罪心理学的作用与局限性

(1)传统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在实际战斗中的作用。刑事心理测试中获得的数据、图像、文本可以为调查和取证提供大量信息,限制调查的范围和对象,有效消除对无辜者的怀疑。与此同时,犯罪心理测试技术也在不断扩展,利用人员筛选、忠诚度评估等应用于重大安保活动,做出认知判断和决策。(2)大数据时代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的局限性在于,从测试中获得的数据不能代表被测试者的全部数据,不能反映被测试者的心理行为的全貌,不能推导和预测被测试者的所有社会行为,不能构建事件(事件)发生和发展的整个时间序列。广泛应用的犯罪心理测试技术,依靠生理心理学和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根据不同的情况(事件)对受试者进行系统的调查和测试。犯罪心理测试数据的来源在某些情况下是有限的,测试数据不能代表整个人口。首先,受试者的选择有局限性,不能代表总人口。根据案件(物质)侦查取证工作的需要,犯罪心理测试技术选择通常与案件(物质)的线人和参与者有关的科目。其次,在实际战斗中,测试者通常只收集被测试者的某些生理指标,如呼吸、皮肤电图、血容量、动作反应和脑电图反应作为参考值,而其他行为反应不包括在记录范围内。同时,在每种情况下(事件)为特定受试者进行的犯罪心理测试活动是不可重复的,这也限制了测试数据的来源 使用不同的测试方法和元素,在不同情况下(事件)使用不同的犯罪心理测试标准和数据时,相关和情境问题的权重存在差异;不同的测试人员对同一情况(材料)有不同的看法,对设计测试项目有不同的安排,并给予不同的权重;由于不同厂家生产的仪器和设备的灵敏度不同,用户参考的试验评定权重不同;存在不同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不同的测试对象和标准差异。

3犯罪心理测试未来应用

3.1微表情/反应进行同步测试评估

微表情是指面部肌肉群中个体情绪变化的即时反应。测试人员通过比较受试者肌肉群的变化来分析和评估受试者的心理和行为变化。受试者的行为基线是基于时间序列变化的特征构建的,作为评估标准。在非常相关的元素(也称为“敏感信息”)中,受试者反应的时间序列的具体变化是心理和行为评估的核心。通过收集受试者微观行为反应的基本数据,测试人员分析和推测人际交往中的数据变化以及受试者心理行为变化的特征,从而使用更广泛的标准来构建心理测试工作,扩大使用的领域和作用。个体测试要素中存在的“行为基础”的变化有利于比较、评估和分析,也可以更好地消除犯罪心理测试中的“数据歧视”,为受试者提供更公平的环境。

3.2科学内容分析技术科学内容分析

科学内容分析技术是语音分析技术的新发展,以语音变化和拒绝声明为核心标准。这项技术是以色列测谎仪Sapir首次开发的。与SVA和RM技术类似,SCAN技术的基本假设是,基于真实经验记忆的语言内容不同于基于虚构的语言内容。SCAN技术使用书面陈述,最好由受试者撰写,以确保这些陈述是受试者自己的话。SCAN技术涉及的标准相对广泛,包括“否认指控”、“情绪”和“语言改变”等12个标准,这些标准来源于学术研究、技术教师培训课程或技术实证观察。到目前为止,关于测谎分析在科学内容中的价值的研究仍然很少。实验室研究表明,事实证明,真实和虚假陈述在测试科学内容的分析标准方面没有明显差异;由于实验材料和类型的差异,实地研究的结果存在显著差异。因此,支持这项技术的科学证据相对较弱。

3.3量化自我的小数据测试构建数据融合基石

以训练和提高技术技能。提出, “我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捕捉和处理任何信息,无处不在的微型设备不断收集、传输和计算,形成了一个包罗万象的信息网络。随着数据逐渐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影响甚至取代了原有的指示性生产方法和认知框架,量化自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趋势。”心理和行为变化数据使测试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心理和行为的变化规律,而个体自我量化数据的积累为数据融合和共享提供了这样一个全球性的“支持”,可以突破数据孤岛,让人们感同身受。”个人可以使用各种可穿戴设备记录心理生理活动数据,量化自己的生活,找到生理和心理困惑的节点,从而为改变生活质量找到基础。可以说,量化自己以结束犯罪是心理测试技术的目的。

结束语

在人类打击犯罪和识别欺骗的活动中,刑事司法心理学根据恐惧反应理论等心理学原理,通过科学的实验室研究和司法实践,总结了心理生理测试技术、非言语分析技术和言语分析技术,心理控制理论、神经认知加工理论和自我决定理论。目前,这些应用技术还不成熟,但在某种程度上,它们可以揭示欺骗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和模式。作为一种早期的测试技术,心理生理技术有很多实验和经验支持,包括问题控制技术可以帮助测试真正的骗子,而犯罪现场技术在消除虚假骗子方面有很大的准确率。作为语音分析技术的一个新发展,科学内容分析技术侧重于强调语音变化和否认陈述,并提供了探索价值。此外,证据呈现技术专注于积极掌握证据呈现策略的测试人员,是专业人士和心理学家的有效组合模式,被广泛认为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张奇才,刘春雪.犯罪心理测试结论的证据属性研究[J].法制博览,2022(25):48-50.

[2]胡泉.犯罪心理测试结论的证据属性分析[J].法制博览,2019(13):89-90+95.

[3]樊新.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在疑难案件侦查中的运用[D].甘肃政法学院,2014.

[4]钱成竹.犯罪心理测试的相关法律问题探析[J].法制与社会,2007(06):301.

[5]付有志.犯罪心理测试所测的心理内容[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3(03):125-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