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工程管理现状改进措施的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5
/ 2

关于建筑工程管理现状改进措施的探究

王云亮

沂源县悦庄镇人民政府,山东 淄博 256102

摘要:在建筑业大力发展的过程中,工程管理工作越来越受重视,且从当下大部分的建筑项目建设情况来看,施工现场组建了专门的管理组织和管理团队,也配备了专业的管理人才。但值得注意的是,从部分工程的管理情况来看,由于工程规模日益扩大、施工作业也越来越复杂,所以施工中的隐患、影响等因素越来越多,给管理效果造成了影响,加上信息化建设缓慢、人才队伍建设不当、施工过程重复和浪费等一系列问题的存在,加大了工程管理的难度,所以有必要探讨管理现状和对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现状;改进措施

建筑工程管理一是可以优化工程管理流程,研究工程管理流程,将管理理念融入到工程建设的每个环节,并制定相应的管理体系。二是能提高管理效率,通过科学的管理理念和现代化的管理体系,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降低成本,并且在保证进度的前提下,减少建设对环境的污染和损害。三是可增强防范措施,通过强化安全和质量管理,提高施工安全、预防质量问题,降低因为质量、安全问题带来的损失。四是保障工程质量,从全周期考虑质量管理,确保工程的质量稳定,避免因质量问题带来的政治、经济、社会风险。

1建筑工程现代化发展中产生的变化

技术发展:施工技术不断更新换代,如BIM技术、机器人施工技术、3D打印等技术的应用。

设计理念:设计理念注重环保、节能、智能化等。

施工流程:施工管理流程日益精细化、标准化,建筑预制化、模块化生产、集成施工等应运而生。

资源管理:施工过程中逐渐加强对资源的管理,包括施工机械设备、人员、材料等的利用和监控。

安全管理:安全问题更加引起关注,施工安全防范工作不断加强。

管理模式:引入现代管理模式,如全过程管理、成本管理、风险管理等。

2建筑工程管理现状

2.1信息化建设问题

该方面问题主要有以下表现:建筑施工现场信息缺失,建筑施工现场信息分散、缺失,导致管理效率低下,工程质量难以保证,项目管理存在较大难度[1]。建筑信息化建设成本高,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因此会造成一定的成本压力。建筑施工人员信息化素质不高,现阶段部分建筑施工从业人员的信息素质较低,难以适应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受以上因素影响,不仅会制约信息化管理建设步伐的逐步加快,同时也无法发挥信息化的作用和功能。

2.2人才队伍建设问题

目前,大部分建筑工程施工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人才队伍水平参差不齐。第一,人才建筑工程实施效率低,建筑工程管理人才队伍人员素质不齐,会导致建筑施工管理效率低下,延误工程进度[2]。第二,建筑工程质量难以保证,管理人才素质不高,难以对施工过程进行及时的、有效的质量监控,导致建筑工程质量难以保证。第三,建筑安全隐患增加,管理人才缺少安全意识,会导致建筑安全隐患增加。

2.3工程过程重复和浪费问题

首先,设计阶段。设计过程中,存在重复设计和计算,导致设计时间和成本的浪费。其次,施工阶段。施工过程中,存在误工、存废、返工等现象,导致施工时间和成本的浪费。最后,各项资源利用率低下。建材、人工等资源的利用不够充分,导致资源利用率低,出现浪费现象。

2.4安全、环境污染等问题

施工安全和施工中的环境保护一直以来都是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重点管理内容,但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安全施工效果和环境保护效果仍然差强人意。第一,建筑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频发,最终基于可能会造成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等严重后果。第二,能源资源消耗增加,当建筑施工过程中环保措施不到位时,可能导致能源、资源消耗增加,同时增加环境污染。第三,噪声、扬尘等污染源增加,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噪声、扬尘等污染源增加,可能对周边区域居民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2.5质量管理存在缺陷

质量管理关乎着工程总体的品质和综合效益,但现阶段部分建设工程中,质量管理存在缺陷的情况十分普遍。一方面,建筑质量问题频发。缺乏有效的质量管理将导致质量问题增加,可能造成建筑物质量不符合要求,使用寿命短、安全问题等问题[3]。另一方面,建筑工程法律风险增加。建筑质量问题频发时,将增加建筑工程法律风险。除此之外,建筑工程名誉受损。当建筑质量问题频发时,将往往导致建筑工程的名誉受损,牵扯到专业公司的负面影响也可能相应增加。

3建筑工程管理的改进措施

3.1加快信息化建设

在信息系统的建设中,应该坚持实用性和系统可操作性原则,同时弥补建筑工程优化与信息技术的差距。第一,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包括建立建筑施工项目管理信息中心,制定信息共享标准和数据接口规范。第二,推动信息化建设落地。推广IT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实现建筑工程管理的全过程信息化。第三,通过大数据分析指导管理。充分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对建筑工程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指导建筑工程管理决策。

3.2重视人才队伍建设

建筑业从业人员素质不高,队伍缺乏基层管理人员,应该加强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首先,注重人才培养。通过组织培训、聘请专家、实行人才挖掘计划等方式,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其次,完善评价考核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考核体系,根据评价考核结果,对人才进行适当的激励和奖惩

[4]。最后,建立共同成长机制:建立人才梯队体系,为有发展潜力的员工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建立共同成长机制。

3.3解决过程重复和浪费问题

针对流程繁琐、重复套路和浪费资源等问题,应该引入和推广现代管理模式和技术,创新管理理念,提高效率和质量。如推行BIM技术,借助BIM技术进行设计、施工、运营等多个环节的协同,改善过程重复和浪费的问题;也要推广精益生产模式:通过对建筑工程管理流程进行改进,实施精益生产管理,减少过程重复和浪费的问题。另外,还可建立全过程质量管控,全面推进建筑工程质量管控,实现流程质量管控,将质量控制融入全过程。

3.4严防安全隐患和环境污染

施工现场大量废弃材料、垃圾的处理,减少噪音、油烟污染等问题都需要切实加强管理和监管,充分考虑环保和安全问题,同时利用新技术、新材料等手段降低对环境的影响。第一,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制定统一的安全管理规范和标准,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不断得到改进和管理[5]。第二,推行清洁生产理念:实行清洁生产理念,通过应用新型装备、新工艺等手段,减少环境污染。第三,加强环境管理。注重环境保护,加强环境管理,制定环境管理规章制度,建立监测系统,加强环保督查。

3.5强化质量管控

应从采购、仓储、加工、施工等各个环节入手,加强对质量方面不同节点的控制,实现质量管理全过程的全面覆盖和管理。首先,建立质量管控体系。即严密的质量管控体系,并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标准。其次,要强化质量管理责任。压实企业和项目领导班子对质量的全员责任,建立质量管理层级体系,明确各级质量管理的职责。最后,加强质量控制。通过工程过程统计及质量控制图表等手段,加强对质量的监督控制,减少工程质量缺陷的发生。

结束语:

近年来,工程项目规模越来越大,风险和复杂性也相应增加,需要实现高效、精细、协作的管理。强化施工管理可以提高施工进度、减少资源的浪费,优化成本效益,提升工程品质和安全。

参考文献:

[1]项学君.关于建筑工程管理现状改进措施的探究[J].建筑·建材·装饰,2022(13):16-18,57.

[2]丁吉强.关于建筑工程管理现状改进措施的探究[J].居舍,2018(17).

[3]杨櫹.关于建筑工程管理现状及改进措施的探究[J].房地产导刊,2020(5):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