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韵融专业 诗词促素养——中职宋代诗词专题教学实践与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5
/ 3

宋韵融专业 诗词促素养——中职宋代诗词专题教学实践与研究

陈赵赟

杭州市旅游职业学校      310052

【内容摘要】

本文对《中职语文课程标准(2020)》中“古代诗词”教学专题进行了教学新模式的实践与研究。宋代诗词教学以宋韵和园林“植物”为切入点,构建“诗歌+植物”的立体学习体系,以专题教学引导园林专业学生主动参与古代诗词学习的探索,抓住与古人产生共鸣的契机,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提升文化素养,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

【关键词】

宋韵文化  中职语文课程标准  古代诗词  专题教学

一、研究缘起

2020年教育部制定了《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版)》(以下简称《课标》),该标准为一线中职语文教师指明了语文教学的方向。

《课标》提到:应结合职业教育特点,选择与职业生涯密切相关的教学内容,融入职业道德、职业精神教育,强化与职业能力密切相关的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满足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语文是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特点的课程,为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可结合专业特点学习语文、运用语文,选择与专业相关的教学内容。

在课程标准要求下,部编教材设置了十五个教学专题,其中基础模块专题四为“古代诗文选读”,该专题在十五个教学专题中,学时数设置最多,为36学时,可见这一专题的学习得到了很高的重视。

陈寅恪先生说过:“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宋韵文化的精神特质可以概括为:厚植于心田的家国情怀与民本观念;深沉的忧患意识以及与此相联系的悲愤色彩;经世致用、留名青史的历史使命感;善于洞见生活真相与人生哲理的思考能力;兼容并包、和而不同的君子之风;超迈前贤的文化底蕴、艺术修养及雅致的生活趣尚。

二、课标主导,专题切入

“古代诗文选读”专题旨在引导学生阅读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古代诗文,体会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增强对中华文化思想理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的认识和理解,提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学生从小学开始就背诵古代诗词,特别是许多经典诗词作品,学生都能朗朗上口、烂熟于心。然而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在学习诗词时,重在诵读,然而对于诗词的具体内涵,却常常囫囵吞枣,难以表达。因而学生在古代诗词学习中往往有一定的畏难情绪,在理解上无法找到共鸣,产生了理解上的偏差。

中职语文部编教材目前还未发布,古诗词教学目前学习的是《风骚掠影》中职学生诗词曲选读本,笔者根据本书进行古诗词教学。

学生学习中国古代经典诗词,不仅要会背诵诗句,更要体会诗歌中的精神内涵、审美趣味和文化价值。笔者以中职语文课标解读精神为主导,文专融合理念为载体,学生发展为本,进行宋代诗词教学实践与研究。

在宋代诗词教学中,笔者开展专题学习,引导学生梳理文化常识,增加学生的文化积累,感悟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引导学生学习诗词鉴赏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看法,并且联系园林专业知识和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开展小组间的交流和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

、宋韵融合,植引理解

由于古人的生活环境与植物息息相关,因而古代诗词作品常常会涉及到自然植物的描写,或诗句起兴、或借以比喻、或借景抒情。许多古代文人熟悉植物的生长,如若去掉这些植物的描写,许多古代诗歌将味如嚼蜡。

《风骚掠影》中宋代诗词共有57首,笔者进行分类研究后发现其中有37首诗词涉及到了植物,理解这些涉及到的植物,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内涵。

笔者教学的对象是园林专业学生,园林专业学生在植物识别学习中要掌握两百多种植物。诗歌中出现植物最多的是兰、柳、松、荷、竹、桑、桃、桂、茶、菊、梅、梧桐等,这些植物皆在学生必须掌握的植物范围内。

基于园林专业学生所掌握的植物基础知识,笔者将《风骚掠影》中职学生诗词曲选读本中宋代诗歌进行分类,共分为四类,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诗词。

(一)借植物以起兴

 所谓“起兴”,就是诗歌的引起,“兴者,起也”,就是借用其他事物,来引出所吟咏的对象。“起兴”一般用于一首诗的开端。

苏轼名篇《蝶恋花》中首句:“花褪残红青杏小”中出现了“花”和“青杏”两种植物,苏轼将这两种植物放在首句,为全诗起兴,给整首诗奠定了情绪基调:“春天即将结束的伤感”。

范仲淹在《苏幕遮》中写到:“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以“黄叶地”起兴,浓墨重彩地展现出一派秋意,为下阙“明月高楼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做了情感铺垫,自然引出了下阙的乡愁、旅思、愁绪。

(二)植物推动诗歌发展

第二类诗歌中的植物在全诗中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

陆游在《临安春雨初霁》中写下了千古名句:“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在这首诗中陆游用一种带有跳跃性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好与纯真。听着潺潺的春雨,想象着小巷中扑鼻的杏花香,春的气息充盈于小楼深巷之中。利用听觉、视觉、嗅觉描摹出一幅江南春景图。诗中的“杏花”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

苏轼在《雨中游天竺灵感观音院》以“蚕欲老,麦半黄,山前山后水浪浪”开篇,其中“麦半黄”正是麦子已到快要成熟之时,需要农民及时锄土,以利于麦子的营养吸收,促进麦子的成熟质量,这些工作需要在晴天完成,而此时山前山后却被雨水笼罩,农夫只能辍耒。“麦半黄”体现了当时天灾之下,农民的困苦生活。如果对诗歌中的“蚕欲老,麦半黄”不做详细的解释,学生很难理解诗歌的讽刺意味,容易出现误读。

(三)违背植物知识,有助诗句理解

在这一类诗歌中,全诗出现了不同季节的植物,似乎有悖常理,但引导学生仔细揣摩,却能更好地理解诗歌表达的情感。

辛弃疾在《青玉案·元夕》中首句写到:“东风夜放花千树”,学生在初读时,误以为是东风吹拂之下,花儿开满了枝头。笔者提问:元夕是什么节日,那时花儿开满枝头了吗?不是花儿,那又是什么呢?通过教师的引导式提问,学生明白了元夕是元宵节,那天晚上的花灯就像是千树花儿盛放,充满了诗人的浪漫想象。这首描写元宵节的诗词,流传千年,让学生深深感受到了“宋韵文化”的精神特质:超迈前贤的文化底蕴、艺术修养及雅致的生活趣尚。

(四)了解古代植物生长规律

在古代诗歌教学中,植物的知识不仅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同时诗歌的理解也能让学生了解古代植物的生长规律。第四类诗歌中有大量植物的直接描写,学生背诵、理解这些诗歌,能更好地了解古代植物的生长情况。

王安石《梅花》就有对植物种植的直接描绘:“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墙角数枝梅”说明当时在庭院中常种植梅花,作为观赏植物。王安石描绘的这一幅梅花图,让园林专业的学生仿佛穿越千年,闻到了淡雅的梅花香味,真切地感受到了宋代高洁闲逸的田园生活。这首咏梅的经典之诗,足见宋人“善于洞见生活真相与人生哲理的思考能力”的精神特质。

张耒在《田家》中写道:“门外青流系野船,白杨红槿短篱边。旱蝗千里秋田净,野秫萧萧八月天”。在短短几句诗中,出现了三种植物——白杨、红槿、野秫,通过理解这几种植物的生长规律,可以了解宋代时农民种的植物情况。而在秋天,蝗虫遍野、粮食收获寥寥无几,也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了粮食对于百姓的重要性。

、学生主体,任务驱动

笔者将《风骚掠影》推荐的宋代诗歌中涉及到植物的37首诗歌分为四类,在教学中以学生发展为主体,任务驱动、问题导向,针对每一类的诗歌教学,采用了多种教法和学法。

(一)启发式学习

《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是范成大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园诗,其中蕴含了许多园林专业知识,分为五部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诗歌描写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植物景色和农民的生活。这组田园诗也深刻地体现了“宋韵文化”的精神特质:厚植于心田的家国情怀与民本观念。

如“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过墙来”。课上笔者让学生反复揣摩诗句的含义,感受诗人描写的植物景色:既写了漫山遍野的百草千花,也写出了舍后荒畦的绿意葱茏。最后一句诗句“邻家鞭笋过墙来”堪称神来之笔,邻家的笋尖闯入,让整首诗熠熠生辉,顿生精神。笔者趁此让学生根据鞭笋的生长知识来推测诗歌大概写于什么时候,既巩固了植物知识,也对诗歌有了更深的理解。

(二)讨论式学习

由于年代久远,古代诗词中会有一些值得深入探究的句子。在思维的碰撞中,学生对诗歌印象更为深刻,在学习中有了自主探究的过程。

周邦彦在《苏幕遮》中提到:“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笔者和学生进行讨论,此诗是什么时候写的?写此诗的地点在哪里?

学生进行探究后发现:这首词主要表现了周邦彦对家乡的思念。他“家住吴门”,却“久住长安旅”,农历五月时怀念家乡的荷花,他描写的荷花只是记忆中的荷花,并不是亲眼所见。诗人用寥寥几句,把荷花的美景展现出来。在红艳的初日之下,圆润碧绿的荷叶,衬着亭亭玉立的荷花,随风摇曳,对荷花进行了精细地描述,浑然天成,妙手偶得。

南宋诗人杨万里更是将荷花的风姿写得大方美丽温婉柔美:“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古称“菡萏”的荷花,在诗人笔下风姿绰约,花苞时显得伶俐可爱,盛放时又尽显雍容华美。

(三)对比式学习

将同样涉及到春天植物的诗歌——晏殊的《破阵子》与姜夔的《扬州慢》进行对比式教学。《破阵子》中“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春天的“梨花”、“碧苔”、“飞絮”秀美清新,表现出诗人当时愉悦的心情。

姜夔在《扬州慢》中写到了“红药”——“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虽然桥边的芍药年年开放,却无人有兴致去欣赏它们的美丽。同样是春天娇美的鲜花,两首词表达的情绪却迥然不同,由此笔者提问: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区别?通过对比式学习,学生关注到了诗人当时的思想情感和诗歌所反映的历史背景,继而了解到姜夔所处的时代是金兵南侵之时,繁华的江南早已物是人非,也就理解了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落寞孤寂的感受,感悟到了诗人具有的历史使命感。

(四)探究式学习

《风骚掠影》的57首宋代诗歌中有37首涉及到植物,笔者布置项目任务,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

学生以2——3人为一组,每组分配1——2首诗歌,将诗歌中出现的植物进行梳理,举一反三,找出其他诗歌出现同样植物的诗句。学生对植物所涉及到的典故、传说等进行探索,最终形成纸质报告,并在课堂上小组间相互分享。

如柳永在《雨铃霖》中吟诵“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在诗歌中多次出现,“柳”作为古代传统意象,往往代表了离愁别绪。《长亭送别》中也多次出现“柳”这一植物。学生在理解了“柳”在本诗中的含义,触类旁通地理解了其他诗歌,提升了古代诗词的理解鉴赏能力。

再如《声声慢》中的“梧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学生在探索过程中,找到了李煜词中的那句:“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对比两句诗,虽然诗人的时代、背景、身世不同,但诗歌中透露出的愁苦却是相同的。

笔者通过专题学习、任务驱动、问题导向,在古代诗词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对古代诗词的探究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提升教学探索创新

通过前一阶段在宋代诗歌教学中运用 “宋韵融合、跨界学习”的专题教学实践与研究,学生在古代诗词学习中有了较大的提升。在学习中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而是积极主动地参与和探究。诗歌教学也不再只是朗读、背诵、默写,更多转为对古代诗词的理解与运用上来。

“宋韵融合、跨界学习”创设了适合学生学情的学习情境,不仅夯实了学生的文化底蕴,更是构建了“诗歌+植物”的立体学习体系。

园林专业学生通过植物这一切入点,把握了与古人产生共鸣的抓手,拉近了古今之间的距离,开拓了学习古代诗歌的新天地,从而拓宽了文化视野,提高了文化素养。在学习古代诗词的过程中,提升了学生的文化自信心与民族自豪感。

“古代诗文选读”专题是中职语文教材十五个专题中的一项,笔者将利用古代诗词这一专题教学积累的经验运用到其他专题中去,结合专业特点来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继续在中职语文专题教学中进行实践与探索。

【参考文献】

[1]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 版) [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2]张金英.风骚掠影——职高学生诗词曲选读 [M].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2015.

[3]潘富俊.草木缘情: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植物世界[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4] 肖瑞峰.论宋韵文化的精神特质及生成原因[J].社会科学战线,2022(8).

陈赵赟1983年12月,女,汉族,浙江省杭州市,讲师(中职),硕士研究生,汉语言文字学